摘要: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对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管理举措进行分析。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由于采矿工程具有作业环境比较复杂、结构多变、影响因素多等多个特点,使得安全事故发生比较频繁。因此,对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于施工安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的提高采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对于促进我国采矿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采矿工程的技术特点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使得工作人员在采矿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危险的认识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与规范,并严格要求采矿企业按照规定要求来进行施工。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有较多的采矿企业在采矿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使采矿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采矿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与矿产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科学合理的采矿技术。而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采矿技术类型多样
目前,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采矿技术也竞相出现在采矿行业中。而采矿技术的应用方式与适用程度会由于开采的矿产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举例来说,作为采矿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井下采矿技术,长壁开采技术会经常应用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但是却不适宜应用在金属矿产的开采中,这是因为金属矿产的矿层厚度及其储量均与煤矿存在较大差异,而针对该种情况,在对采矿技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矿产的不同进行判断与选择。
1.2采矿工艺技术复杂程度较高
从安全性与生产效率这两大方面来说,井下采矿工艺与露天采矿工艺技术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与露天采矿工艺技术相比,在采矿工程中应用井下采矿技术,开采安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实现,而且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制约,为了确保每个环节安全进行,需要提前准备。而且从井下开采工艺技术来说,其复杂程度较高,在实际采矿工程进行过程中,对于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十分高。
1.3采矿技术发展快
与其它行业相比,采矿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十分快,这是因为鉴于采矿行业的需求,采矿企业对于采矿技术的研究力度越来越大,而且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采矿技术的研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采矿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2、煤矿工程采矿技术分析
针对当前采矿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掌握技术形式的具体要求,采用因地制宜的采矿技术。以下将对煤矿工程采矿技术进行分析。
露天开采技术。此类开采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通过有效的处理煤矿开采工作,能实现矿体的剥离。由上而下的开采方式主要是以大型的机械设备为主的,为了对各类开采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提前了解煤矿资源量,不断提升开采效率。此类开采技术安全性比较高,相对损失也比较小。
地下开采技术。地下采矿技术主要是针对有色金属。在现有的采矿技术中,多采用填充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技术以及崩落采矿技术等方式。其中填充开采技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通过相关材料进行空白地的填充。通过支架的方式对开采层进行施工,能将传统的石料填充转变为膏体填充。深矿井开采技术在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阶段要解决瓦斯及煤尘问题,在采矿环境中,由于会对地面造成影响,深井环境也会出现变化,必须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在进行采矿阶段,为了实现技术,可以采用岩石崩塌的方式,对压强管进行管理,进而实现采矿。
填充开采技术。填充开采使用的是水砂、矸石和膏体等填充材料对空区进行填充。该填充形式有助于缓解作业压力,减少由于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或者变形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围岩崩塌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开采技术适用于矿山地段,由于我国地形多样,地质构造也比较复杂,因此填充开采技术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性施工现状应用。
硬顶板开采技术。硬顶版开采技术是综合应用低压原理和埋深原理,借助岩层定向水力压裂技术对倾斜顶板进行处理。该技术能实现对技术形式的有效控制。在工作中要结合采用步距垮落技术,只有两种技术完美的融合,才能保证施工安全,不断提升回收率。
缓倾斜煤层的开采技术。缓倾斜煤层的开采技术类别比较多,分为缓倾斜薄煤层的开采技术和缓倾斜厚煤层的开采技术,薄煤层开采技术应用的是刨煤机完成开采工作,刨煤机的体积比较小,功率比较大,开采效率比较高,在开采过程中应用更安全。为了保证技术的有效性,要配备其他配套设施。对于比较厚的煤层,开采单位可以采用一次性开采技术,避免出现焊接缝或者开裂的现象。
3、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3.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生产规划
在根据巷道生产需要进行生产设计的同时,针对巷道所在围岩的地质情况来进行安全生产规划,针对矿井具体灾害类型,规划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特别是井下采空区积水的防治。以安全促生产,以科学促生产,以发展促生产。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在提高矿井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吸取过去发生矿难的惨痛教训,认识不安全生产的重大危害;开拓眼界,跳出生产与安全相争的狭窄局面,以科学发展促进安全与生产的共同提高。在安全生产培训中,一定要贯彻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只有不断强调,才能够唤起员工在井下工作的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的过程中,拟定安全事故逃生演练和求生演练,通过日常模拟来保证井下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进行有序的急救处理。
3.2 构建合理的安全责任制度
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工种和岗位的操作流程来进行管理制度上的安全施工,根据具体的应用措施来实现分层管理,通过井下监控系统来对作业工作面进行24小时监管。针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化,实施安全责任制度来保障井下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3.3 加大力度进行安全职责的认证
在井下采矿实施中,对安全隐患进行彻查,合理地利用专业监测来实现大规模的检测管理,通过安全隐患的检测管理来实现安全责任认证。
3.4 加强通风管理措施
矿井通风是井下生产作业的命脉所在,良好可靠的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根本。构建安全合理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普及通风安全知识,能够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在构建井下通风制度的过程中,应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具体分析,按照相关的通风要求来进行人员配备,要以岗定员。只有重视安全通风环境,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够确保井下安全生产。
3.5 积极参加社会保险
保险是现代社会一种对抗风险的商业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及员工的抗风险能力。在矿产企业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事业投保,投入人身、生产、事业等方面的保险,为其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针对采矿工程的特殊性,为了提升采矿工程的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引起重视,必须根据实际采矿情况,选择合适的采矿技术。为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提升防范能力,最终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整体效益的目的。由于技术形式本身比较特殊,只有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为采矿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树刚,马莉,杨守国.互联网+煤矿安全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构架[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07):34-40.
[2]孙继平.煤矿信息化自动化新技术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01):19-23+83.
[3]孙继平.煤矿信息化与智能化要求与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4,42(09):22-25+71.
论文作者:戴沿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技术论文; 采矿工程论文; 井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矿井论文; 煤层论文; 煤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