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测量中放线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在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也顺利保证建筑物质量与施工进度。测量放线工作贯穿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也是整个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测量放线施工工作。本文对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引言
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测量放线施工操作,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房建工程施工规范来制定施工计划,设计完善的施工图纸,准确核对各个项目工程,确保施工项目的坐标高度以及控制点准确无误,才能使后续施工操作有序进行下去。
1 房屋建筑测量中放线施工必要性
在房屋建筑测量中放线施工为房屋建筑施工基础工作,对施工的进行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测量放线该环节没有掌控好,那么房屋建筑便难免会生成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整体施工阶段测量放线都是处于运行状态的,同时对施工工作起到引导作用。而且测量放线按照房屋建筑始终进程划分,即可被分成初始定位、主体测量与基础测量放线。定位测量环节,进行首次放线;基础测量是继安装完定位桩以后,做放线测量的复核工作;而主体放线测量继正式开始建筑施工以后进行,同时要对竣工之前全部测量与施工工作给予指导。以上三部分即是房屋建筑测量放线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房屋建筑总体建设质量有力确保,因此房屋建筑建设时期,将测量放线环节控制好是非常必要的。
2 房屋建筑测量中放线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放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
2.1 准备工作
在测量放线之前应当将先期准备工作做好,这样才能防止工程运行时影响到测量的效率和进度。在准备阶段,工程管理人员应当设置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测量团队。测量放线团队由1名测量工程师及每个区段的2名所属标段技术人员构成,当建筑场区内导线控制网的操作人手不够时,还可调派项目工程部门的其他人员配合工作。相关人员要对轴线控制网、梁柱边线、控制线测量放线工作进行复核,只有经过复核审批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2.2 施工阶段
2.2.1 基础施工放线作业
(1)设置基础导线网
在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地理、条件地势复杂交错,存在各种交错起伏和自然变化,因此为了对基础工程进行准确测量控制,必须在开工之前的基础场地中设置 2~ 4 个桩位,使它们构成导线控制网,以此保障单位工程轴网更好地建立起来。一般在基础施工场区的四周以及中间高处位置必须设置一处位置,保证两者能够进行通视,通过全站仪能够进行准确投测。在设置导线以及导线网时,需要按精度等级来进行不同的划分,具体可以分为 1、2、3、4 等不同的等级。
(2)设置控制桩及投测轴线
控制桩位于完整的基岩上,可直接将控制点设置在基岩面上。控制桩点设置完成后,须在其四周设置安全的围护设施,要确保围护设施醒目、清晰,能够被人们注意到,这样才能够起到保护控制桩的作用。房屋建筑施工场地周边控制桩容易受地面沉降影响或人为碰撞影响而发生移位,因此在每次进行轴线投测前须先对控制桩进行仔细检查,若无移位现象,才能投测。在基础施工阶段利用控制桩,采用经纬仪结合 50m 钢卷尺等测量工具直接对各轴线进行投测。然后根据设计截面对各构件进行放线操作。
2.2.2 主体施工测量放线
主要步骤如下:一是用两条控线将所需尺寸量出,同时用红笔标记好;二是布置两人小组现场尺寸相合及拉尺摆线,接下来在龙门板上将施工线固定好,经钢尺校对无误以后再进行挂线工作。按照图纸规定标准,利用钢尺准确取放位置,使铅锤同地面垂直,接下来结合石灰粉撒出开挖线,同时在龙门板上用水准仪调整测放高程。除此之外,还会把钢板预埋于预选的点内嵌入,这时候就可在钢板上结合经纬仪做交点划痕,继而作为竖直投测轴线的基点做上层定点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标准层的施工测量作业
2.3.1 控制网的设定方式
在对建筑工程上部结构标准层轴线进行放线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采用内控法传递轴线,并且及时引测轴线。一般来说,建筑物的第一层地面中必须设置合适的测量内部控制点,然后在周边位置设置相应的测量外部控制点,把这些控制点进行连接,能够得到精确的矩形控制网,不同的控制网点中所使用的材料为预埋钢板,预埋钢板的表面标准点需要刻画十字标记。
2.3.2 控制线的引测作业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中进行引测时,要对内控点中设置方形观测孔,当投测房屋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轴线时,必须在内控点的位置处设置垂准仪,然后依次往上来进行垂直引测,确保所有的施工楼层都能够得到准确测量,当所有的楼层被测量完成之后,可以利用钢尺和经纬仪来进行重复核算测量,复核完成之后继续投测轴线以及控制线。在各个层级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校正、核对控制线。
2.4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首先应确定好沉降观测点的数量以及位置,接下来再由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与设计企业一同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审来确定,判断出沉降点实际情况和施工工艺。待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当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对观测点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以确保对沉降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偶尔施工现场还需要设置相应水准点,要设置大于等于两个的观测点以为接下来的引测提供方便。并且在开始观测之前,要重复检查基准的水准点,观测时主要涉及到设备包括毫米分型水准尺及 S3水准仪。若情况正常或条件允许每一层建筑物施工结束以后均需加以观测,主体结构竣工之后也应该每月分层、定期观测。施工场地围有临时事件发生,比如大风、暴雨等情况,要予以重新测定。对沉降点进行观测时对周围条件同样有相应要求,例如尽量选取晴朗天气,早晨及傍晚时段,沿着固定路线固定观点加以观测等。
3 改进测量放线施工的措施
3.1 合理设置施工控制网
在进行房屋建筑测量放线前,首先应建立好施工控制网,控制网的网格形式主要是矩形和正方形网格。测量放样需要依据施工控制网,对其的精确度要求较高。为了降低误差,必须合理设置施工控制网,提高其精确度。
3.2 控制放线孔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基层以及地面一层测量放线中不需要设置放线孔,如果设置了放线孔,就会导致雨水倒灌、淹没地下室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在设置放线孔时,必须把放线孔控制在轴线半径的 1 m左右,而且要在剪力墙和电梯井、电梯等之中合理控制放线孔,使房屋建筑测量放线作业质量得到保障。此外,需要在同一层面中来设置放线孔,使垂直仪更好地进行控制,在不同区域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合理分配放线孔,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3 放线的记录与整理
在房屋建筑的测量放线操作完成之后,应该做好放线的记录以及整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该观测后将问题立即报告进行处理,并且要将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加以保存,结束测量后及时处理问题,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因此,在测量放线过程中,应该注意放线的记录以及整理,确保项目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4结束语
建筑测量放线的好坏是与建筑质量直接相关的工作,因此,必须做好。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应用放线测量技术针对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技术,能够提升测量放线的质量,为后续房屋建筑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现代化建筑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论测量放线时常遇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法[J]. 李艳杰. 民营科技. 2015(06)
[2]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准确与高效的有效控制[J]. 刘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2)
[3]关于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实践分析[J]. 宋成栋. 河南科技. 2014(09)
[4]建筑施工中放线技术的一些探究[J]. 黄享成.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1)
论文作者:沙际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测量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轴线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基础论文; 工作论文; 房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