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90年代广东的经济区划_经济论文

论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划论文,广东论文,年代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 要本文从经济区的空间系统特征、经济组成与空间组成特征、动态演进特征及功能特征上重新介定经济区的定义;由此定义和经济区形成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广东经济区划四项原则;并提出与发展广东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7个经济区划分意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此分区方案的科学性。

关键词经济区 经济区划 地域单元 协调发展

经济区划,即划分和建设经济区。60年代我国按6个经济协作区考虑经济计划,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我国按7个经济区域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述经济协作区与经济区域即相当经济区。广东经济区划应属全国经济区划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实现全国和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80年代广东划分为粤中、粤东、粤西、粤北和海南5个经济区,不久海南设省而改变了广东原来的经济区划范围。同时,由于90年代前后广东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而形成与80年代大不相同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使80年代的广东经济区划在90年代无法胜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基本职能,因而有必要重新划区以取代之。

1 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背景特点

1.1 进入工业化和经济外向化阶段

1985年广东省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为50.2:49.8,农业劳动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重为39.7%,1991年的后一项指标为49.5%,显示1985~1991年为广东半工业化时期,即以1985年指标为依据的8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反映的主要是农业经济阶段的区域经济状况,而以近年指标为依据的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则以工业化经济为背景。同时,广东工业化主要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带动结构调整和规模升级实现的。1994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4.46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达99.21%,分别相当于1985年值的12.76倍和5.88倍。同期工业净产值增长6.8倍。表明广东经济在90年代进入工业化和经济外向化阶段。

1.2 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经济体制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于1978年起步,经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从搞活企业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渐进过程。1985年前基本属于以农村改革、单项改革和搞活企业为主的改革初级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明确本世纪末建立此体制框架;1994年国家在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显示90年代进入层次较高并将建成新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此阶段的体制推动力将比前段大得多。

1.3 形成以沿海与山区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扩大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1985年前广东工业薄弱,分布集中城市,形成城乡差异大而地区差异小,沿海与山区差异不突出,如1980年粤东沿海地区与粤东山区[1]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98元和280元。80年代中期起,广东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至80年代末即形成沿海中部重而两翼和内地轻,并以沿海和内地山区不平衡扩大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格局。此趋势在90年代更加强,如上述粤东沿海与山区两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分别达1225元和906元,1994年达3688元和2172元,差距拉大;而粤中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比重,1978年为47.5%,1985年为56.1%,1994年达58.8%,偏集加强。

1.4 履行全国经济区域分工

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应在两方面履行全国按7个经济区域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工:一是广东沿海地区应积极参予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主,并以外向型经济发达为标志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区;二是粤西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予建设全国以重要的能源、色金等生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和旅游业等项基地为标志的我国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经济区域。为落实上述地域分工,促进广东外向型经济与内地山区经济各自发挥优势,应把广东沿海地区与山区划为不同的经济区,改变80年代各经济区都包含此两类地区的状况。

2 广东经济区划的理论方法

我国至今未形成取得共识的经济区划理论,更无科学的省级经济区划方法可供借鉴。为了取得正确的经济区划结果,应对基本理论方法作探索。

2.1 经济区定义的介定

对经济区的定义,国内外众说纷纭,皆因未能从本质特征上作介定。就其本质特征而言,经济区应是自然区和行政区以外的另一多层次地域系统;具体说,它是反映经济要素地域组合特征,即经济地域分异规律的多层次经济地域单元。经济要素的地域组合永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停运行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而发生明显改变;另方面,经济要素组合是以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专门化分工为基础的,并表现为以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和支持它正常运行的辅助部门、自给性部门一起构成一定的经济组成,并以其中的专门化生产部门作为此经济组成的中心和标志;同时,这些专门化生产部门分布的地区,就是经济区的地域中心,中心以外的相关辅助部门和自给性部门的地区,是经济区的腹地;由中心和腹地构成经济区的一定范围。人们依据经济区的经济组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发展变化的规律,组织合理的地域分工,由此促进地区结构演进和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实际上把它应用于组织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之中。根据上述经济区的空间系统特征、动态演进特征、经济组成与空间组成特征及功能特征,其定义可概括为:经济区是反映经济要素地域组合特征并被应用于组织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多层次经济地域单元,它具有以专门化生产部门为中心和标志的一定经济组成和相应的空间组成,它的组成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而明显改变。全国多层次经济区构成全国的经济区系统。

2.2 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目的与方法

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基本目的:一是履行国家经济区域分工,使广东沿海和山区与国内各经济区域之间能共创协调发展效益;二是指导市县按所在的经济区发展方向发挥优势,创造市县优势效益和省内地区协调发展效益;三是将本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确定的建设项目,按经济区发展方向相关布局于各经济区,以提高项目效益和优化总体布局。

广东经济区划应采取以地域分工原则为主要依据的区划方法,不宜按经济中心划区方法。因为当前广东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的结构体系极不合理,它与区域经济体系相脱节,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分异规律特点。因此,若按经济中心划区,将无法实现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经济区划基本职能。只有地域分工关系能确切反映经济区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表明只有以此作为主要依据进行经济区划,才能较好地实现经济区划的职能并实现上述广东经济区划目的。

2.3 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原则

2.3.1 经济上相对完整 指广东一级经济区不仅反映省内第一级经济地域分异规律的区域经济组合,还应达到相对完整的经济水平,即具备直接承担全省经济区域分工任务的实力,表现其主导专业化部门在省内有重要地位,其与辅助部门、自给部门在区内结合为足以独立发展、不断壮大的较完整区域经济。而这种完整性通常建立在有足够的人口、土地等资源和一定经济基础等较完整的区域环境之上。

2.3.2 结构特征鲜明而经济技术联系密切 广东一级经济区应以省内第一级空间层次上具有同一鲜明结构特征,并存在密切经济技术联系的地区为范围。此结构是以发展为地区经济支柱的专门化部门为中心,如珠江三角洲以基塘农作专门化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结构,今日以新兴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专门化为中心的工业结构,特色鲜明,地位重要。同时,同一结构特征的地域范围,表现为专门化部门内不同工艺流程生产之间及该部门与辅助部门、自给性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的范围,即主导专门化部门所在的经济中心地区与它所吸引的腹地范围,就是该经济区的空间范围。

2.3.3 以省辖市的市政区域为基本单元 省内一级经济区应由一个或几个完整的省辖市的市政区域所构成。完整的市政区域居同一经济区内,便于明确要求和依靠各市行政机构按经济区的战略关系处理各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使经济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有关经济区的资料也容易取得。至于以县为基本单元可具有更高的精确性,这是另一层次的经济区。

2.3.4 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 指划分和建设广东经济区,应以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建立地区之间互补性分工协作,实现最大宏观效益为最高准则。由于对经济区划理论方法的把握常有差别,各项区划原则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如保持市级行政区完整的原则或强调结构一致的原则,不一定能达到经济技术联系密切的要求等。只有从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高原则统筹有关矛盾,才能得到最佳方案。

3 广东经济区划分意见与依据

在对省内各市“八五”计划及十年规划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上述广东经济区划原则和有利于执行国家经济区域分工,有利于发展广东外向型经济及扶持省内山区发展出发,建议90年代阶段广东省划分为7个经济区。分别是:粤中沿海经济区、粤东沿海经济区、粤西沿海经济区、粤北山区经济区、粤东山区经济区、粤西丘陵山区经济区及大亚湾-东江经济区。这7个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地域组成、主要经济中心、基本资源、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等基本情况及指标详见表1,各经济区的分布及规模见图1。

表1显示,7个经济区均由若干个完整的省辖市的市政区域构成,表明该区划方案符合上述第3条分区原则;只要剖析此分区方案还符合其余3项分区原则,那么此经济区划结果将具有胜任现阶段广东经济区划职能的科学性。

图1 广东省经济区分布与经济规模

表1 90年代广东经济区系统基本情况

注释:表中数据依据于1994年统计资料数字(括号内为90年数字)

一方面,这7个经济区,均由一定经济要素组成,并且是客观反映广东省内第一级经济地域分异规律的经济地域单元。众所周知,广东外向型经济从80年代中期起迅猛发展,至90年代前后已形成省内的沿海与山区两类差异极大的地区经济类型。表现为山区经济仍以资源型传统经济占重要地位,仍处于工业化前的生产力薄弱阶段;沿海地区由于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现代工业、集约农业及“两头在外”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但由于广东沿海地区漫长和山区地域广阔,并没形成经济联系密切的广东沿海经济区域和广东山区经济区域整体。其内部不同地区存在着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现状水平等差异,在这些差异基础上,现今在广东省沿海的中部和东西两翼,山区的北部与东西两壁,均已形成各具特点、差异明显的经济区域。此外,在粤中沿海与粤东沿海两地区之间,已形成以惠州市和大亚湾为中心的另一外向型经济区域。上述7个差异明显的经济区域,反映了广东省内第一级空间层次上经济要素的不同组合特征,即反映了该空间层次上的全省经济地域分异规律,因而成为该层次的经济区系统。

另方面,这7个经济区均是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地域单元。表现在它们已形成在省内有比较重要地位的以专门化部门为中心的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因而具备了直接担负全省经济地域分工的经济实力。7个经济区中规模最小的粤东山区经济区,80年代工业产值增长3倍,工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由原来以煤炭、电力等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工业为中心,变为以加工度比较大的制造业为中心,并形成卷烟、化学制造、机械制造、建材制品、化纤等专门化部门,其与传统的资源开发工业构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成为全省的酸碱水泥、棉纱布坯、铁矿石、化纤等原料生产基地和卷烟、建材制品、原煤的重要产地。因而,可直接承担全省经济区域分工。同时,由于该地区第三产业和以水果、林产品为主的创汇农业有较大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区域经济,并由过去主要作为下游腹地的腹地型经济,变为现今结构上初步自成体系,实力上步入良性循环,可以自求发展自成中心的区域经济。表明该地区已发展为广东省内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第一级经济地域单元。其他6个经济区更成熟,自然也达到相对完整的经济水平并符合此分区原则。

从另一分区原则看,7个经济区都符合“具有鲜明结构特征,而经济技术联系密切的经济地域”的原则。表现在各经济区都有各自以特色鲜明和地位重要的主导专门化部门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并由此形成区域内部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例如,粤中沿海经济区,以新兴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通迅设备制造和引进技术为主的纺织工业3个专门化部门最突出,其与机械、汽车制造、医药等专门化部门共同构成该区的结构中心,这些专门化部门在全省的专门化指数[2]是1.09~1.25,其总产值占该区工业总产值40%以上,表明其为该区最重要的专门化部门,并显示该区以外向型的现代轻型加工业占突出地位的结构特征;农业则以渔、牧、蔗、蔬菜等专门化为结构中心,并以创汇农业和产业化的集约农业地位重要为结构特征。同时,该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与经济技术上相关的辅助部门(如金属制品业、运输业、金融业)和与自给性部门(如粮食、副食部门)相互依赖、互为促进,形成区内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而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区域经济。表明该区正是结构特征鲜明而经济技术联系密切的经济地域。其余6个经济区也同样具有各自鲜明结构特征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如粤东沿海经济区以专门化指数在1.65至3.08之间的工艺制造、缝纫、塑料制造3个工业部门为主导专门化部门,并成为结构中心,显示该区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为结构中心的特征;该区农业以副业专门化最突出,它们与畜牧、水果专门化构成结构中心而显示以劳动密集型的创汇农业专门化为中心的结构特色。粤西沿海经济区则以专门化指数在1.55至7.5之间的石油工业、食品工业专门化最突出,它们与建材工业构成该区工业结构中心,显示以现代石化工业和资源型食品工业并存的结构特征,该区农业以糖蔗、渔、牧和林业全面发展为结构特色。粤北山区经济区以专门化指数高达6.5至18的金属、电力、煤炭工业为主导专门化部门和结构中心,显示该区的能源、金属矿资源开发和加工的专门化最突出为结构特征;农业则以林粮专门化为结构中心。粤东山区经济区以专门化指数在1.6至4.6之间的卷烟、化学工业和建材制品、金属、煤炭、电力等专门化为结构中心,显示该区以新兴的轻、化工业和传统的金属和能源资源开发加工并重为结构特征,同时该区农业以水果专门化地位重要为特色。粤西山区经济区以专门化指数在1.3至1.8之间的缝纫、皮革毛制品、化学工业和食品、建材制品、建材矿产等专门化为结构中心,显示以劳动密集型的新兴工业和农矿资源开发加工工业地位重要为结构特征。大亚湾—东江经济区以专门化指数在1.68至2.5之间的电子通讯和电力工业两个专门化部门为结构中心,显示以现代加工业和基础工业地位重要的结构特征;该区未形成地位重要的农业专门化部门,而以副业突出为结构特色。各经济区主导专门化部门与辅助部门、自给性部门之间必然的密切联系,不具体表述。

至于此经济区划还符合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突出表现在设置大亚湾—东江经济区问题上。有人认为不必设此经济区,其实设置此经济区,不仅由于惠州市的经济发展基础、水平、结构和今后发展方向与粤中沿海经济区有很大差异而不适于归入该经济区,更由于设置以惠州市为中心的大亚湾—东江经济区,明确该区以发展外向型临海重工业为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充分发挥惠州市和大亚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而加快该地区发展;同时可开辟广东新的沿海重工业基地而解决工业过度集中珠江三角洲的问题,从而取得优化工业布局效益而有利全省经济发展。另外,有人从河源市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都属于山区类型而认为该市应划归粤东山区经济区和不该划入大亚湾—东江经济区。其实,把该市和惠州、汕尾两市一起组成大亚湾—东江经济区,目的是有利于以大亚湾为门户的河源市和汕尾市利用大亚湾和惠洲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彼此建立互补性分工协作关系,共同加快发展。尤其河源市由东江与惠州市相连,历来以惠州市区为门户,同时自身土地、劳力资源丰富而发展不足,正好与惠州市优势互补,划在同一经济区内可实现相互促进发展。若囿于经济类型划区,无法建立互补发展关系则不利于地区发展。

上述经济区划保持了珠江三角洲完整,有利于衔接国家经济区域分工和营造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把沿海与山区置于不同经济区有利于它们各展所长和参予国家不同经济区域分工。以上论述显示,9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是取代80年代广东经济区划的最佳方案。

来稿时间:1996年6月。

注释:

[1]此段述及的粤东山区和粤东沿海地区指地理上的地区,前者包括梅州、河源两市,后者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4市。

[2]各区专门化指数均按1990年指标计算。

标签:;  ;  ;  ;  ;  

论20世纪90年代广东的经济区划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