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艺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 要】目的:为分析研究C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随机选择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在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方法:对84名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分析研究各项检查结果,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CT检查后疾病的确诊率、阻梗部位诊断的准确率、肠梗阻原因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97.62%、98.81%。结论:CT检验对于肠梗阻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可有效诊断患者的患病类型与患病程度,值得在临床医疗诊断与治疗中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CT;肠梗阻;应用价值
引言:
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任何原因所引起的患者肠内容物通过性障碍的情况,是现阶段临床医疗服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状,其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患者在实际的患病期间极易患有水电解质紊乱、肠穿孔等并发症、体液与电解质丧失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休克、肾衰竭、脱水等不良状况,严重影响患者实际生命健康安全。为帮助肠梗阻患者提高生命健康质量,医疗服务机构积极进行科学化病理检验手段的创新及改进,确保肠梗阻疾病的有效诊断,为患者制定科学合适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实际治疗效率的提升,现以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践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84名肠梗阻患者中男患者44名,女患者40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26~86岁,平均年龄为(58.7+10.3)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实践研究前的治疗检查,其全部符合研究标准。84名患者中出现腹痛症状的患者16人、恶心症状患者20人、腹胀症状患者19人[1]、伴发热且白细胞升高症状患者29人。此次实践研究在肠梗阻患者与患者家属知晓与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且患者在一般资料的研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相关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对84名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分析研究各项检查结果,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借助先进的GE16排CT,西门子EspritCT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身体部位的扫描检查,指导患者采用合适的体位进行相关的检测。采用横断位进行全腹扫描,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病情发展状况较轻的患者在进行实际的检测前口服800-1000ml浓度为1%的泛影葡胺药物,使用先进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部位扫描前,需将仪器的电流与电压控制在合适的使用范围之内[2],同时确保间距与层厚均为8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借助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腹部的扫描后,专业的工作人员将扫描完成的原始性数据借助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数据信息的三维图像重组,分派专业知识水平高、综合实践技能强的放射科医生对患者的病理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明确患者的实际发病部位,调查具体的发病原因,充分了解现阶段患者发病部位周边的病理情况。
(三)实验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分析研究各项检查结果,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3]。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快捷、有效的SPAA软件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二、结果
84名肠梗阻患者经过专业的CT检查后,疾病的确诊率为100.00%,明确肠梗阻部位的患者82例,占据总人数的97.62%,明确肠梗阻原因的患者83例,占据总人数的98.81%。对患者进行再一次的CT增强扫临床疗效检查后,检查出腹部存在其他病变的患者共计53例,占据总人数的63.10%。
三、讨论
随着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改变较大,临床肠梗阻患者的人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为对患者的患病原因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与分析,临床医疗服务机构积极进行检查手段的探索与升级,确保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路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专业的CT检查是现阶段临床对于肠梗阻疾病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反映出来的影像特征为:患者肠梗阻肠壁变薄,位于近端处的肠管扩张,位于远端的肠管萎缩,与此同时,还可以见到气液平面。黏膜下层出现水肿的患者,肠壁会出现对称性环形增厚的情况。专项的CT扫描可以清晰的看到患者肠壁薄厚、肠壁积液等情况,同时,将患者实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纳入考量,进而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高质量诊断,其实际的检查效率较高。
依据发病原因对肠梗阻的患病类型进行区分,主要可以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三种,其中,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其实际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肠管道外部受压、肠腔内堵塞、肠壁出现病变等。在实际的患病期间,患者存在腹痛、恶心、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为深入了解患者的患病原因,临床医疗服务机构常常借助血常规检查、腹部B超、X线钡餐造影、CT、X线立体腹平片等方式进行专项检查,在充分结合现阶段患者的临床疾病症状表现的前提下,对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进行明确。此次实践研究中,以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先进的CT检验仪器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病因检查,通过对相关实验数据信息进行专业性分析,可以发现CT检查可以实现对患者肠梗阻发生部位与发病原因的明确,其实际的检查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CT检验对于肠梗阻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可有效诊断患者的患病类型与患病程度,清晰的图像质量,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内周围组织与结构的准确反应,实现对患病原因的准确查找,值得在临床医疗诊断与治疗中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荣光,赵佳乐,刘利强.浅析腹部X线、超声检查、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结果分析[J].现代化医疗诊断,2016,04(14):104.
[2]张晓强,吴琪琪,唐哲楠.简述多层螺旋CT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研究价值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34(14):278.
[3]黄蜂洋,郝新舒,王海迪.小议肠梗阻应用超声检查、CT检测、X线诊断的临床结果对比[J].现代化医学医药杂志,2016,34(15):382.
论文作者:杨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患者论文; 肠梗阻论文; 症状论文; 原因论文; 病理论文; 部位论文; 肠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