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_吴胜强

试论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_吴胜强

商丘市永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4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工程建筑项目的市场越来越大。作为其核心要素,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系着使用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反方面面的不懈努力,提升建筑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秩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管理

前言: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是百年大计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牵涉到工程发包、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程验收、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这多方面的管理法规都还有许多处于完善的阶段或试行推广的阶段,而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必须堵塞多方面的漏洞,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所显效。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1.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

(2)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化、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

(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1.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须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

1.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及办法

(1)加强质量管理、评定的制约性及其力度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和建筑企业新的经营体制,政府的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应可加强人员力量和检查的密度及深度。比如,可否将施工单位的材料和混凝土试块的送检改为由有关的质检单位到现场抽检,或部分进行现场抽检,也可要求所有竣工房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抽芯检查,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新建房屋的使用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工程质量的评定也应该不仅建立在施工单位的分部分项自检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对竣工关键部位分部分项的社会化的、所有强制的抽检。

(2)实行质量成本化

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中,真正实行优质优价,奖优罚劣,现在对优良工程的奖励水平太低,约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元,较难提高施工方面对改善工程质量的积极性。应按照不同质量等级的竣工建筑,可采用不同的质量保证金和不同的质量保证期,使质量成本成为施工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3)完善招标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工程发包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首要的环节,切实推行投标,杜绝“人情工程”和“关系工程”等不正常的现象,应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和社会化程度。实施招投标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并不断地推广如公共工程的项目法人管理制等新的建设管理制度和措施。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

2.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2安生管理系统的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分析、评价及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1)安全分析

这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分析正确,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

a.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

b.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2.3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个社会化企业化的问题,为防止质量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可以采取扩大其内涵,缩小其外延的作法,把与工程质量和安全相关的活动,诸如工艺方法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等等,都纳入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并采取有效手段落实监控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防止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

参考文献:

[1]徐永泉.《工程项目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出版社.2010

[2]王文和.《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大全》[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于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熊向阳.《工程质量管理的几个要点》[M].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1

论文作者:吴胜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_吴胜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