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生我们论文_陈照红

那年那生我们论文_陈照红

绍兴护士学校 陈照红 邮编 311800

初见小丽,在报到后的传达室门口,其实把这里见到叫做初见是因为从这时开始我才记住她的名字,小丽坐在她父亲的腿上,父亲坐在传过室门口的一个板凳上,这样的情况是很不常见的,一个16岁的姑娘在众目睽睽之下坐在父亲腿上,而且是在一个人流量极大的地方,我就找个理由说服他父亲先回家了,小姑娘也表现得挺干脆,丝毫没有跟父母家人有冲突的表现。

新生入学要进行为期三天的新生始业教育,就有关新环境下的生活、学习等方面指导,我让学生写感受周记,其他学生写的大都是空话,诸如始业教育的好处啊,她们的内心感受啊,没有什么特别有让我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信息,唯有小丽她把我从第一次进教室的样子一直记了三天,每一次都记得很详细,细到我跟哪几位学生说了话,跟谁说的话长,跟谁笑了……最后话锋一转说,我没有看她,一眼都没有,特别伤她的心,我看了后特意在晨读时去看了她,但是她在下一周的周记里又说,我白了她一眼,因为没有笑脸(其实我不笑的样子是有点严肃的,是天生的)。我当时只觉得这个学生要多化份心思,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去深入……

直到有一天寝室同学说小丽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说要自杀……原因是她今天生日,她嫌同学送的礼物不合心意,于是我又跟其他同学聊了一下,其他同学说小丽送她们的礼物不管对方要不要?她要送就一定要送,不管别人的心里,现在同学送她了,她就死活不要,同学觉得不能只拿进不拿出呀,于是硬的送给她,她就关卫生间了,超初同学还去问她好了没有,后来发现她不理人,觉得她在生气,同学就不去理她了,但是同学不理她,她就发出要自杀的声音,引起大家的注意……

搞清楚事情的来弄去脉,分析了小丽是想用自杀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我的注意,我做了临时性的措施,跟学生开了寝室会议,决定以后每逢同学生日,让每一个过生日的同学列出自己想要的礼物,价格都差不多,然后生日的时候由同学送的时候挑选一个,即符合心意,也不浪费,但这只是治表啊,更重要的是治本,根本上就是让小丽能有开放的心态去跟人沟通,更要懂得爱自己。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针对学生本人:

1.自从那天小丽跟我讲了她的家庭和成长历程,听得我唏嘘不已,在我的建议下,小丽在周记本上写上了“自吉圣贤多磨难,忍一忍熬一熬”的警示语,希望她能比别人多拿出一份勇气和信心,战胜磨难一次就是超越自己一次,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小丽就越来越能体会到母亲的辛劳,对父亲的依恋慢慢的变得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凡事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只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不去考虑家中你无法去把握的事情对自己增加压力,要求小丽写出自己能做到的事不能做到的事,然后只去做好自己目前能做的事情,就是读好书,做好人,等将来自己有能力了就可以去改变,这一点小丽做得特别好,每天她都有完成的任务,起初每天都要把完成的事都写下来让我过目,得到我的认同,后来变成一周给我看一次,最后终于她说她自己会把握好,不需要我的过目,这时候我觉得她是对自己有了认同。

二、对同寝室友,同桌,同班级同学,班干部等

1. 首先在全班开展了如何帮助同学的班会,从为什么要互相帮助,又该怎样去帮助各层面进行,最后全班学生一致认同:帮助人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就需要相关扶持,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如何去帮助他人,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满足对方的需要,这才是双赢的做法。

2. 从这件事延伸到其他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在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和想法的时候,我们就无法正确的思考和回应。让每一位学生试着对一件让她心里觉得略有不舒服的事情,都让她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一旦当她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心情就会好很多,结果也好很多。这个方法一直延伸下来,后来成为我带的班级处理同学关系的法宝之一。

3.最后还做了一个补救措施,就是由寝室长管理,由每个寝室同学轮流书写“我们的寝室日志”,大家从每一件小事上出发,有不同的看法,增加了一个交流沟通的途径,增加了同学观察他人、帮助他人的机会,也为我这个班主任提供一个分析寝室同学关系的角度,防同学中出现突发事件。

三、对班主任本人:

1.对我自己而言,我先是向所有的同学表明,天平就一定会准确吗?衡量自己得失的天平不一定准,我也是这样的,当我不准时,请同学们能帮助我,给我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适当的向学生示弱,可以避免学生过分的解读班主任的行为。

2.对我而言,包容,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她人的表现成为重点,经常与人谈心,讨论问题,交换意见,更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点也成为我以后班主任工作中做得最成功。

3.主动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家里的行为,约定母亲每周跟孩子联系一到二次,每次把家里情况告知学生本人,让她安心。另外如果听到孩子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比如跟同学有矛盾啊,身体不舒服啊,无聊啊什么的都要及时告诉我。

4.我还主动跟任课教师接触,动员学生都能积极去做课代表,参与管理班级事务,做到人人有事做。

就这样我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一点又一点的努力,不断的循环,不断的改变,终于在第二学期在学校的“爱自己,爱别人”活动中她写出了心声,她的文章选段如下:“我学会接受自己的生活,接受一个现在的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已习惯和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在打扫中我不断发现自己的新能力,能叠被子了,会折衣服了,忽然有一天我看到皱巴巴的床单不假思索的就伸手去拉直,看到桌上凌乱的物品随手就整理了,这些普通的事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小丽在一个乡镇卫生院里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个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正常和谐,生活得平静幸福。

论文作者:陈照红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那年那生我们论文_陈照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