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从世界的发展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一、在情境中引入新课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如:在进行三角形中位线的探索与证明这一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图1):
①A、B两地被池塘隔开,现要测量A、B两地距离,给你的工具只有皮尺,你能想办法测量出来吗?②小明是这样做的:先在AB外选出一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再测出MN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你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吗?你能设法验证吗?这样提出问题,一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复习串联了旧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所提问的思考和解决,自然地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过渡本节的学习内容上。
2.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可有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不错,提问题干啥?多此一举!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当“收音机”。课堂上哑然无声,一片死气沉沉。如何激励学生,把课堂活动激活,我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学期一开始,我把全班分成八大组,每组发登计卡一张,开展组与组,人与人的竞赛活动。组长负责登记课堂上组员发言的次数,每周利用班会进行小结,评出三个优胜组,分别奖给小金星,期末纳入各项奖励40%。这下,课堂上变了样:大家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大大地激活了学生提问题的兴趣,渐渐地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号”,把“问号”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严谨性。
二、在情境中探究知识
1.在操作情境中探究新知。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寻找规律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2.在交流情境中讨论学习。实践证明,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三、在情境中运用知识
1.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知识。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很喜欢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知识运用中,经常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且注重全体参与,采取奖励机智,如奖小贴画、争星等,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如:在讲完“三角形全等判定——角边角定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明不小心将家里一块三角形装饰玻璃打碎成两块(如图2所示)
现要到玻璃店照原样配一块,你认为小明要带几块玻璃去?带那一块去?为什么?这种形式的提问,不但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而且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通道,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更具有生命力。
论文作者:纪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目的论文; 思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