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论文_卢志旋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论文_卢志旋

身份证号码:44010319780702XXXX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通常是由给排水设备、管道系统和辅助设施组成,由于管道系统的特殊性,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加强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优化,是确保单体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更好地实现给排水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及发展

引言

如今城市化进程以及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在这个时期应该给建筑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于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给排水工程质量与水资源的使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给排水工程

一般来说,给排水工程由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与消防系统三部分内容所组成,除了要配合相关管路,管道之外,还需要进行集中蓄水,消防联动,所涉及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不同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技术具备着一定差异,但一般来说离不开管道铺设、埋设,安置管路及布局等,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类设备,并要结合现有地下管路等方面情况进行安设。

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措施和过程控制等,目前在施工技术的应用方面,一方面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技术的前置性设计推广和应用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对多专业交叉的施工识别和碰撞检测,如BIM技术也未广泛使用。在施工措施方面,对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环保性考虑较少,特别是管道防松脱、管道运行噪音控制及穿越防火分区、承重结构、伸缩缝等的处理上存在不到位。在过程控制方面,管道密闭性试验、掩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完整,部分管道系统在投用后不同程度出现三类问题,一是渗漏,不仅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而且对屋面、墙面甚至建筑结构造成破坏;二是爆管,对建筑安全和人身财产造成影响;三是噪音,如排水管道噪音和压力管道振动噪音等,不同程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2.2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建筑给排水工程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要求和技术种类不断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工程的施工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施工人员的能力要求,理论要求等也越来越高,而由于建筑企业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导致给排水工程招收门槛相对较低,给排水工程施工团队的专业性无法保证,与实际的社会人才需求属性存在较大的落差,导致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受到限制,出现问题以及出现中断的概率增加,影响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给排水的实际使用稳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2.3施工管理不规范

长期以来,给排水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要求和质量保证的意识较为淡薄,由于给排水项目一直都是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粗放、不被重视,尤其是在细节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诸多影响。施工单位对其质量要求低,施工程序规范性不足,施工技术不达标,再加之一些监理单位对施工技术了解得不全面,对施工要求也了解得不够深入,使现场发生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排查并处理,为整个给排水工程埋下隐患,造成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等问题。

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策略

3.1完善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交底,包括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澄清,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功能;同时,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底。两种交底要有所侧重,交底过程要有记录,全体参加人员须签字备查。二是制定目标,包括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改进措施和控制手段,同时明确验收标准,目标应公示并能够具体、可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根据工程需要制定特殊施工措施,既要体现新技术的应用,又要明确工艺水平的控制方法。四是现场踏勘和测量,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是一项施工周期较长、过程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

3.2优化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培训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之一就是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操作为,首先让给排水施工人员了解实际建筑施工的环境,给排水施工的条件,以及给排水工程的要求等,在此基础上,针对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实际能力以及素质,安排合理高效的培训,包括给排水相关知识,给排水相关操作以及给排水相关技术等,实质性的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施工技术,保证给排水施工人员能够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精确性,保证管道连接的紧密性以及整体性,进而保证给排水工程的高质量性,使用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升。同时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能够应对各类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及时的处理,及时的弥补,能够避免损失的扩大,或者损失的出现,能够实质性的降低施工成本以及避免出现工期延长的情况等,能够尽可能的提升材料的利用率。

3.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为了避免施工不严谨造成安全问题,应该在施工前对施工队伍进行筛选和培训,首先选择有经验的人担任施工队伍负责人,组建一支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队伍,其次由负责人担任队伍培训人员,或者请专业的指导人员对队伍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专业技术指导、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完成培训后,根据日常施工规范和项目特点制定给排水工程施工规范和操作守则,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个人,规范施工。

3.4完善工程监督体系

首先要加强与完善工程监督体系,让所有施工成果都有规范性、标准性约束,避免出现工作效果失控或技术落实缺乏监管的现象。就实际工作角度而言,需要首先完善相关监督体系,进而才可以确保质量得到控制,如果缺乏规范性约束,那么后期很多问题都会凸显,致使操作效果,操作质量受到干扰。每一类工作都需要配套标准性约束,并配合相关监督,监管体系,才可以确保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得到控制。如没有配合有效监督体系,所有技术操作成果和质量就无法得到控制,特别是对于此类项目而言,自身具备着较强系统性,结构与各类技术应用也具备着一定复杂性,所有内容都需要密切配合,才可以更好发挥效果。

3.5给排水工程管道合理安排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之二就是管道合理安排,具体操作为,对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以及气候规律,温度变化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结合工程的要求,确定合适的管道属性,进而确定管道的型号,管道的材料,在进行市场调查,确定最为合适的管道,这能够保证管道的应用相对长久性。同时在管道衔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规范性的施工操作,保证管道衔接的紧密性,同时要注意必须涂密封胶,保证管道接口的密封性,密封胶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测,保证质量合格性。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客观认识到现有不足,围绕着完善监督体系,提升人员素质,科学制定计划,合理优化试运行方案,优化管道预埋等方面进行提高,进而提升实际施工效果,促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珊.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问题及改进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135-136.

[2]林世前.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9(03):232+236.

[3]宋涛,陈智超.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门窗,2019(03):104+106.

[4]李德运.关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03):62.

[5]徐慧.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居舍,2018(34):14.

论文作者:卢志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论文_卢志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