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论文_叶燕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血透室 重庆 万州 4041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抽取血透室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比组不实施,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临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1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room on improving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Methods 120 cases of hemodialysis room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ast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the contrast group was not implemented,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ast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roo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dverse eve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Hemodialysis;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血透室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专业化程度高,仪器设备操作相对复杂[1]。护理流程管理的适时引入,可以有效提高血透室临床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透析差错的减少。为进一步探究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对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将有关护理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血透室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观察组及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对比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位于30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54.3±4.1)岁;透析时间从1个月~10年不等,平均(5.2±0.6)年。对比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位于28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55.0±4.3)岁;透析时间从1个月到11年不等,平均(5.4±0.5)年。所有血透患者均由一名具有血液净化从业资质的护士长统一管理,并配备4名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相对于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对比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观察组做法如下:

1.2.1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相关规定和条款,结合该院血透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从患者的接诊、上下机、管路冲洗等流程到护理应急管理、岗位职责管理及绩效考核管理等各方面,确保标准和流程的实用性[2]。同时,为减少医患纠纷,在现有的血透基础上,增加创伤治疗、抗凝药物治疗知情同意书,切实做好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并签字确认。

1.2.2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各方面技能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护理人员根据培训计划,定期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培训。

1.2.3严格患者档案管理,明确编号原则

医院设置明确的编码原则,并对透析患者进行编号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历、透析器各项资料做好编码工作,并执行恰当的保存和严格的取用管理,保证患者、编号、档案三者一致。

1.2.4实施交叉复核,降低风险

改变原有血透记录单上没有医生透析计划和签名的隐患,增设相关栏目,确保护理人员在设计参数时有据可依。透析之前,护理人员确定患者身份及相对应的透析器参数,经两名护士交叉复核无误后上机。

1.2.5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护理高峰时段或者容易出现护理问题的时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工作效率及工作的有序性。护士长通过对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并督促改正。

1.2.6实施公平、公正、共开,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

医院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长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发现护理人员的优势和弱点,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改善计划。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从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流程、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维度入手,每个维度设定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项。最后通过计算得出总满意度,计算公式为: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1起,即管路夹子忘开关1起,不良率为1.67%,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对比组不良事件发生4起,分别为穿刺针脱落1起,参数设置错误1起,管路夹子忘开关1起,内瘘动静脉针接错1起,不良率为6.6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33%,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对比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33%,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血透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在护理中,因穿刺针脱落、参数设置错误等状况的发生,极大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更加流程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管理,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研究表明,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比组(6.67%);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比组(8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以在血透室护理中起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在血透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透析的安全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96-198.

[2]薛莹,彭庆,姚欣.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4,35(6):1281.

[3]周霞,张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4(04):114-115.

论文作者:叶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探究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论文_叶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