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地质研究在低渗透油田动态开发中的应用论文_王猛

精细地质研究在低渗透油田动态开发中的应用论文_王猛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 天津 300280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尤其是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更加严重。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步开发,越来越受到储层条件、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它们的复杂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石油资源的开采。在我国许多油田在实际生产开发过程中具有低渗透的特点,开采困难大,且部分发育天然裂缝,严重影响石油资源的开采效果。因此,在低渗透油田开展精细地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的认识,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动态开发,大大提高油田开发效率。

关键词:精细地质研究;低渗透油田;动态开发应用

前言:对低渗透油田来说,当其进入高含水开发中后期后,储层会出现非均质的情况,影响开发效果,因此,需要在油田开发的时候构建精细地质模型,对储层加以预测,降低油田的开发风险。通常,对低渗透油田的动态开发都会结合油田储层特征来进行,使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等因素的平面变化对油田表征储层非均质加以定量,分析储层结构的相对高渗透带分布规律,最后为储层非均质模型构建做好铺垫。

一、低渗透油田在动态开发中的精细地质模型思路

(一)建模思路

为低渗透油田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构造模型,使用的是序贯指示模拟方法随机建模和确定性建模技术,所建造的模型叫作沉积相模型,这个模型还使用了相控建模的方法来掌握细节,对模型的渗透率等加以细化,它的具体构建步骤包括四点:①收集资料,为构建低渗透油田三维精细储层地质模型做好铺垫。②利用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配合确定性建模规则来构建沉积相模型的分布模型。③在沉积相模型基础上测试油井储层物性参数,并按照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关联,基于序贯高斯同位协同模拟方法来构建渗透率模型。④选出符合实际地质状况的地质模型,基于模型提高随机建模精度,降低模型模拟实现中具有的不确定性,并为其构建约束原则来约束建模,使用确定性信息来限定随机模拟过程。

(二)前期数据准备

前期的数据准备主要包括对低渗透油田的划分,对砂体等厚图的绘制和对储层参数的非均质性分析等,基于上面的分析,再进一步连接砂体等各个参数的平面展布规律,考虑到有些低渗透油田没有实时地震数据,所以为了实现油田油井的井间准确预测,同时,降低不确定性,对各个小层砂体区域实时孔隙度、渗透率的矢量化处理,为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提供技术保障。

(三)沉积微相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沉积微相模型之前,首先要了解相模型的建立方法,它主要包括随机建模和定性建模两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随机建模方法,主要包括标点过程、序贯指示模拟算法等。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来说,地质建模最好选择随机建模法,这主要是因为随机建模符合不确定分析原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油田开发风险,特别是对于油田深度开发非常有利,当然,定性建模也可以提供确定性信息来限定随机建模过程,所以严格来说,随机建模与定性建模共同组成了沉积微相模型的基本建模原则。沉积微相模型的核心就在于沉积环境成因角度来指导模型构建过程,最后实现对地质的实时预测,在低渗透油田中,其地质储层属性参数主要是受沉积相带控制的,所以必须准确、合理地建构沉积微相模型,并为随后构建储层属性分布模型做好铺垫。为低渗透油田构建精细地质储层模型,并把这个模型和实际地质研究模型进行相互验证优选,最后确保模型可以真实反应油田地下地质的真实空间展布特点,如上所述,低渗透油田动态开发应该选择随机建模方法,它需要结合实际地质来人工设计修改沉积模式,配合确定性建模优势,为油田构建小层沉积微相模型,最后得到油田全区域的沉积微相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在平面分布上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分布规律进行了约束和探析,对油田的精细地质研究与动态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也是动态分析和剩余油挖掘的重要地质前提条件,在模型中,研究人员可以看到沉积微相特征较清晰地反映出地质砂体的物源方向,它展现了油田地质的历史发育过程,对储层精细预测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案例分析

(一)油田地质特征

该区块的构造形态是一斜坡,区内断层发育,七条南北向分布的大断裂将斜坡切割成地垒、地堑相间分布的格局,这个区块通过地震发现断层一百八十六条,断层都是正断层的,走向基本是南北向。裂缝的分布特征。该地区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有明显的方向性,裂缝中含油现象非常明显,明显含油裂缝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反应裂缝的充填程度比较弱,绝大多数裂缝都属于有效裂缝,呈米字分布,其发育程度依次由强变弱,裂缝的倾角以高角为主,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东西向裂缝的连通性好,开度和渗透率最大,是该区的主要渗流方向。该区裂缝的启动序列是东西向、西北向、南北向和北东向裂缝。该地区目前的注水压力已经超过东西向裂缝的开启压力,使得东西向裂缝快速流动,造成东西向裂缝注水动态反映十分明显。裂缝的分布规律。从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看,主应力范围分布比较稳定,只有在断层附近有一定的变化,最大和最小主应力的分布受局部构造控制,其应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中西部,在东部和南部应力值很低。该地区储层裂缝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地区共发育四组裂缝,其中东西向为主渗流方向。

(二)加密井网部署

按照该地区的裂缝发育状况,考虑了四种可行的加密调整方式,加密方式:①排间加排。②列间加列。③排间加两排加密。④对角线中心加密。加密方式设计。采用对角线中心加密方式,加密井为采油井,开发调整初期将原井网注水井的角井转注,形成反九点注采井网,在开发中后期在适时将剩余老开发井转为注水井形成线性注水开发方式。这个井网的优点是加密井点比较均匀,有利于控制储层,加密后可根据老开发井见水方向灵活调整,东西向、南北向及角井见水都可在局部调整成线性注水开发方式,缺点是原井网角井证实水淹后,裂缝方向新井被迫转注或关井,降低了加密开发经济效益。开发方案对比。根据加密方式论证结合油田开发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加密后,最终采收率将会有所提升,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排间加两排加密后十年阶段开发效果最好,综合含水达到百分之八十九点五一,阶段采出程度是二十点八四,采用中心加密反九点注水方式的加密方式的十年阶段开发效果相对较好,综合含水达到百分之八十点三六。阶段采出程度是百分之十九点三八,排间加两排开发效果最好,对角线加密方式次之,排间加排和列间加列相对较差,不加密调整最差。考虑到排间加两排加密方式井数是四口井对角线中点加密方式的两倍,为此应用经济评价方法分析了两种加密模式的优劣,评价结果表明,排间加两排由于加密井数较多,开发经济效益明显较差,对角线加密方式优势明显,为百分之十点三六。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合理的加密调整方式应为对角线加密方式,主要优点是对储层的控制程度较高,加密井点较均匀,水驱调整也较容易,相对而言,井间加井和排间加排加密调整方式对储层控制差,注采系统调整较困难,而排间加两排加密模式加密井点多,经济效益较差,因此该地区采用对角线加密方式。

结语: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石油资源,其产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低渗透油田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性油藏,这就给后期的注水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给实际的开采带来很大的阻碍,而精细地质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对储层特征进行清楚的了解,同时,还可以为后期的开采提供指导,从而促进我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涛,杨敏,杨学武,等.注水井目标水驱动用程度管理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6,(09):74-76,82.

[2]王子娥.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3,17:35-37+39.

[3]王玉普,刘义坤,邓庆军.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及对策[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4,01:1-9+131.

[4]朱广社,罗建强,冯立勇.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地质与资源,2016,02:147-151.

论文作者:王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精细地质研究在低渗透油田动态开发中的应用论文_王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