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也盛行起来。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的新闻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在新媒体盛行背景下,新闻采编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的改革必将促进广播业的革新,同时也会挑战其权威,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弊端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要点,旨在促进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再造;实践探讨
融媒体行业的迅速崛起离不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对我国传统的广播媒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传统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其在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迫使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不得不进行创新与改革。广播行业要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不断进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与挑战。
1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弊端显现
1.1新闻时效性不足
以普通的电视广播为例,新闻的采编流程大致是:新闻采编人员获取新闻线索,记者或者采编人员进行采访报道,将报道材料进行整理,对新闻稿进行编辑审核等等环节,这些新闻采编过程环节之间必须连接紧密,环环相扣。但是新闻的播出一般都有固定时间,这就使得新闻的时效性不强。另外,广播电视更加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所在播出之前一般要经过层层审核、编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闻的时效性降低,然而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更加注重新闻“快餐”,所以电视广播新闻的受众逐渐减少。
1.2新闻机动性较弱
信息革命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暴露出更多的缺点,比如较为复杂的审核流程,新闻采编过程比较繁琐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广播电视新闻虽然可以实现摄像机录制整个新闻过程,但是新闻在经过电视广播给观众之前,必须要经过新闻采编人员对其进行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将录制的新闻发出去,这种模式在融媒体的背景下,显得新闻的机动性较弱。
1.3新闻缺乏互动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模式比较鲜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模式,并且拥有一套自己的新闻采编流程。电视广播新闻是通过固定的新闻节目播放给受众,比如《新闻联播》等,这种模式就决定了其与受众很难进行交流、互动。即使在媒体非常发达的现在,很多电视台创建了自己的官方平台,并设立专栏与观众互动,然而实践证明观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想法很难通过这些反馈给电视台。并且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互动方面、话题讨论方面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2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要点
2.1 认清当前形式确定主流媒体角色
早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互联网+”。广播行业作为我国当前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下逐步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作为传统媒介的广播行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缺点。广播行业若想长期持久的发展下去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帮助。与新媒体进行合作,拉拢更多的目标受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些年来虽然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但是广播行业的发展也并非穷途末路。目前我国的政府单位和公安部门的讯息传播依旧会选择传统的广播媒介。作为政府机关和国家强制力的公安部门他们需要引导社会舆论,扶持传统广播媒介的发展[3]。除此之外,相比于新媒体的互联网传播方式,广播行业在传播时具有覆盖率大,传输信息方式简单等特点。
据数据统计分析现如今我国广播行业的受众人群约占7亿左右。虽然广播行业在当今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但作为我国最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新媒体依旧无法完全取缔广播行业。
2.2 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合理利用互联网
对于当今广播新闻采编人员来讲,新媒体盛行的冲击,要求其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培养更加娴熟、精湛的专业技能来服务于新闻广播工作。在新媒体不断挑战广播新闻时效性的今天,如何找到新媒体与广播新闻的利益协作点已成为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则能够有效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编辑过程中,采编人员注意利用互联网精神的奥义,提高新闻敏感性,精确有效地把握好新闻的利益点,细心组织,时刻管制社会新闻动态。而且在编辑新闻时,采编工作人员应注重互联网的应用,利用网络了解新闻动态,并对重要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做好必要的预测。为使工作人员达到要求的效果,广播电台可以对新闻采编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并制定相应考核评级制度进行检验,同时做好奖惩措施的建立,激发员工自身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广播电台的革新做贡献,力争建立起一支符合新媒体时代的高精尖人才队伍。
2.3 贴合听众心理需求
若想在不损失原有听众基础上再获得更多的听众,需要记者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符合听众喜好的新闻内容进行播报。新闻内容要紧贴百姓生活,播报一些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在新闻稿件编辑的过程中确保新闻内容接地气,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这就要求新闻采编的记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抓住贴合民生民情的新闻进行编辑报道。除此之外,广播新闻在播报过程中也可以穿插播报一些当地气候条件和实时交通信息为广播听众提供一些方便。
2.4 注重新闻报道深度,加强新闻策划力度
作为广播新闻传播的主体,新闻策划是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着重进行的工作之一。其主要根据事件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对听众感兴趣的新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分析,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寻找新闻中现实素材和隐性内容,预测相关事件动态,适时适当地进行新闻策划报道事件,为听众提供更深入、详细、权威的资讯。新闻报道的深度要求主要作用于现场报道环节,现场报道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直观现实,新闻采编人员在处理信息时应注重信息的权威性和传播性,尽可能吸引听众,同时要保持现场与播出报道内容全面一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在融媒体发展的环境下风险与机遇并存。融媒体的发展为目标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新闻内容阅读选择,这对于传统广播新闻采编的记者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广大广播新闻采编记者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也要抓住机遇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技能,最终在广播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新媒体盛行背景下的广播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5,1(14):11-12.
[2]付国华.新媒体盛行背景下的广播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0):96.
论文作者:郑大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新闻论文; 媒体论文; 行业论文; 听众论文; 时效性论文; 互联网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