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血因子Ⅴ和凝血酶原基因型与血栓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1](2021)在《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凝血功能异常, 尤其是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 PTS)是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常见原因。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在RSA合并PTS患者的防治方面疗效肯定,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 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超适应证用药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了进一步规范RSA合并PTS的诊治, 国家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妇产科学、生殖免疫学、生殖医学、风湿免疫学、血液病学、检验医学以及循证医学专家, 根据RSA合并PTS的诊治现状, 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证据和进展共同讨论, 制定本共识, 旨在为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周青,刘帅妹,张瑞金,石慧,林宁,吴玉璘[2](2021)在《血栓易感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习惯性流产是全球严重的生殖健康问题之一,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抗凝和凝血机制之间平衡可保证胎儿与母体之间血液循环,维持正常妊娠。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栓易感基因多态性的发生可增加血液循环障碍风险,并导致流产。了解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习惯性流产,促进母婴健康。
毕景楠[3](2021)在《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遗传性易栓症因发病年龄主要涉及儿童及青壮年,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往往在少见部位(如颅内静脉窦血栓、腹腔内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其所造成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后遗症不容忽视,已知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此领域研究仍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及个体化管理,以往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只能解释其中约5~10%的病因,近年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易栓症的深入研究打开新的局面,目前关于我国尤其华南地区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仍十分有限。目的: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相关因素,为遗传性易栓症研究累积资料,并探讨二代测序在易栓症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40例经二代测序发现基因异常的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对相关临床特征及基因异常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本研究纳入无血缘关系的血栓性疾病病例40例,中位发病年龄29.5岁(12-64岁),首次发病年龄≤50岁36例(90.0%),50岁以上的有4例(10.0%)。男性患者28例(70.0%),女性12例(30.0%),男女比例2.3:1,女性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9.5岁,均为育龄期(20-43岁)。40例患者可有或无明显发病诱因,15例(37.5%)患者发病时可识别1至2个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其中7例(17.5%)患者因妊娠或分娩诱发,占女性患者的58.3%(7/12);其余诱因包括2例(5.0%)肿瘤相关(1例患者发病4年后确诊卵巢恶性肿瘤、1例患者发病同时确诊急性B细胞白血病)、1例(2.5%)抗磷脂综合征、4例(10.0%)长途飞行/久坐/制动、1例(2.5%)口服雌孕激素、2例(5.0%)静脉穿刺。25例(62.5%)患者发病时无明确诱因。40例患者均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从单纯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到严重的多部位血栓。其中36例(90.0%)发生静脉血栓、3例(7.5%)发生动脉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肾梗死、肢体动脉血栓),1例(2.5%)发生动静脉混合性(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首次发病时,40例患者中有29例(72.5%)在单个部位发生血栓,11例(27.5%)患者在2至4个部位同时发生血栓。25例(62.5%)患者首发表现为下肢DVT,其中7例(28.0%)合并肺栓塞;9例(22.5%)患者首发部位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4例(10.0%)患者首发部位为腹腔内静脉血栓(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肾静脉);2例(5.0%)患者首发部位为上肢深静脉。40例患者就诊时共计发生55次独立的血栓事件,每位患者平均发生1.35次,发生血栓事件从1次至4次,其中29例(72.5%)患者为单次血栓形成,11例(27.5%)患者为复发性血栓形成,其中9例(81.8%)为静脉系统血栓复发,2例(18.2%)为动脉血栓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64例患者进行了出凝血相关基因panel的二代测序,40例(62.5%)患者检出至少1个基因变异,其中9例(14.1%)患者检出1个以上变异,24例患者未检出变异。40例患者共检出50个基因变异,涉及12个与出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的40个基因位点,其中杂合变异占98.0%(49/50),纯合变异占2%(1/50)。在变异性质中,错义突变占74.0%(37/50),无义突变占12.0%(6/50),小片段缺失/重复突变占4.0%(2/50),移码突变占4.0%(2/50),剪切区变异占4%(2/50)。具体检出的50个基因变异中,SERPINC1、PROC、PROS1三种抗凝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共占72%(36/50),检出THBD基因变异占6%(3/50),凝血因子编码基因变异共占12%(6/50),其中F2 G1787T检出1例,F5基因突变3例,分别为F5 c.1059C>G、c.1000A>G和c.5378G>T各1例,未检出Leiden突变;FGA、FGB基因突变各1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编码基因PLAT基因突变占4%(2/50)。其余检出COL3A1 c.3775G>A、CYP4V2c.802-8_810delins GC变异各1例。本组患者中检出仅涉及单个基因单位点变异患者31例(77.5%),检出涉及2个或以上位点的复合基因变异有9例(22.5%),本组病例复合基因异常以抗凝蛋白复合缺陷或抗凝蛋白联合其他基因缺陷为主(78.9%,15/19)。50个基因变异中,依据ACMG分类指南,结合患者临床表型及家系等表现,本研究鉴定为致病或可疑致病性的基因变异占58%(29/50),鉴定为意义未明的基因变异占42%(21/50)。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本组病例测出三种抗凝蛋白基因缺陷患者共30例次,对应表型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有23例次,表型反映基因异常的比率为76.7%,部分患者检测出抗凝蛋白的编码基因异常而表型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7/30,23.3%)。具体为SERPINC基因异常患者有6例(AT活性54.8±28.4%),其中AT活性降低有5例,AT活性正常1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83.3%(5/6);PROC基因突变患者有16例(PC活性56.8±35.1%),其中PC活性降低有12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12/16);PROS1基因突变患者8例(PS活性37.0±27.3%),其中蛋白S活性下降6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6/8)。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二代测序为血栓性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诊断,对进一步分析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PROC基因检出的变异涉及13个位点,其中PROC R189W突变7次检出,6例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表明该突变在本组病例很常见,与以往研究相符,即R189W突变为我国PROC基因突变的“热点”。本课题中F2基因检出p.R596L变异,先证者为28岁女性,反复多部位血栓形成,部位包括急性肺栓塞、下腔静脉、双侧髂静脉、左肾静脉、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家族中其母亲和妹妹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代验证发现携带相同位点突变。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发病机制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该突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发现SERPINC1双突变并PROS1突变1例。其中SERPINC1 M313V既往未见报道。复合基因突变可能是该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发现PROS1基因C205W突变1例,可能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右下肢DVT和PE有关,PS活性51%稍降低,该突变为国内外既往未见报道的突变。结论:1.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主要表现为VTE,本组资料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急性肺栓塞更为常见,妊娠相关因素诱发的VTE占育龄期女性一半以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独或合并动脉血栓。2.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基因缺陷为主(占72%),其中以PROC基因突变最为常见。PROC C565T突变可能是PROC基因重要的突变热点,提示蛋白C缺乏症患者应进行该位点筛查。3.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表型检测的有力补充,可确切证实易栓症的基因突变位点和分子学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我国易栓症的防治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治疗靶点。4.本研究报道1例凝血酶原G1787T突变所致凝血酶原缺陷,可能与反复多部位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发病机制为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5.发现抗凝血酶M313V和蛋白S C205W突变既往未见报道,需进一步研究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李达[4](2020)在《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一类常见疾病,好发于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PE),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复杂,针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始终是血管外科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炎症反应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因,但是有关炎症相关因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被全面阐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调节血管渗透性,刺激促凝因子释放和诱导高凝状态形成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既往研究已显示TNF-α可能参与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但是动脉与静脉血栓形成在机制方面存在差异。截止目前,针对TNF-α是否参与静脉血栓形成过程的研究极少。本研究结合多种实验方法,探讨TNF-α以及TNF-α基因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检测TNF-α在DVT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观察TNF-αm RNA的表达情况以及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在深静脉血栓组PBMCs中加入TNF-α抑制剂后再观察以上几种因子的变化情况,探索TNF-α与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之间关联性。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PCR-LDR方法检测TNF-α基因rs1800629(-308G/A)位点的多态性情况,并结合荟萃分析方法,探索该位点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在第三部研究中,通过制作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分组实验观察TNF-α是否具有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索TNF-α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具体受体通路和信号通路机制;并验证具有炎症抑制作用的ATL(15-epi-lipoxin A4)是否能够减轻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是否具有抑制TNF-α诱导产生的促血栓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TNF-α的表达显着增高,血栓患者PBMCs中TNF-αmRNA高表达,在深静脉血栓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TNF-α相关基因的激活。TNF-α的高表达与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高表达相关,加入TNF-α抑制剂可以降低这些因子的表达。研究的第二部分结果显示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的第三部分结果显示TNF-α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TNF-α的促血栓作用可能是通过TNFR2受体介导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引起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多种促凝因子、纤溶抑制因子以及粘附因子的表达升高实现。ATL能够抑制静脉血栓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降低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的表达,也显示出对于TNF-α诱导的促血栓生成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本课题研究对于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具体作用以及相关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可能为日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下面就各部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分述。第一部分TNF-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探讨目的:观察孤立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TNF-α的表达情况以及在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的TNF-α表达变化情况。通过分离并培养健康对照人群和DVT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观察TNF-α的表达以及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以及细胞粘附因子(ICAM-1/VCAM-1)的表达。初步探讨TNF-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经过筛选后纳入无明显诱因的孤立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50例,对照组为同时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浆TNF-α的表达水平。深静脉血栓组患者应用依诺肝素抗凝以及尿激酶溶栓治疗,ELISA法检测经治疗一周后深静脉血栓组患者的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后TNF-α水平变化情况。分离并培养健康对照人群以及DVT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TNF-αm 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最后再加入TNF-α抑制剂,检测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浆中TNF-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TNF-α表达水平降低。通过培养PBMCs,可检测到深静脉血栓患者TNF-αm RNA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TF、PAI-1、ICAM-1以及VCAM-1表达也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组PBMCs中加入TNF-α抑制剂后,TF、PAI-1、ICAM-1以及VCAM-1表达情况显着降低。结论: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中显着高表达,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表达水平降低。通过细胞实验证实,深静脉血栓组PBMCs中TNF-αm RNA表达升高。TNF-α与TF、PAI-1等凝血系统激活以及纤溶系统抑制因子高表达相关,同时与ICAM-1以及VCAM-1等粘附因子的高表达相关。第二部分TNF-α基因rs1800629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TNF-α基因rs1800629(-308G>A)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meta分析方法,结合本部分所得的研究数据,全面分析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孤立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第三版中国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所有患者均经由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收集病例组及对照组入组人员基本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样本,应用PCR-LDR方法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中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情况,分析rs1800629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联性。随后通过系统化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既往有关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关联性的研究文献,提取研究数据后,整合我们所得出的rs1800629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关联性的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病例组中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GG型42例(84%),GA型6例(12%)以及AA型2例(4%),对照组中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GG型44例型(88%),GA型5例(10%)以及AA型1例(2%),对照组人群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按照等位模型(G vs.A)、杂合模型(GA vs.GG)、纯合模型(AA vs.GG)、显性模型(GA+AA vs.GG)以及隐性模型(AA vs.GG+GA)五种基因对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后,也未发现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在荟萃分析部分中,通过系统化检索相关数据库并结合本研究所得的相关研究数据,共纳入5项相关研究,所纳入荟萃分析的病例组总样本量1396例,对照组总样本量1311例,通过软件计算后,五种基因对比模型统计结果如下:等位模型(OR:1.05 95%CI 0.91-1.23 p=0.49)、显性模型(OR:1.06 95%CI 0.89-1.25 p=0.52)、杂合模型(OR:1.05 95%CI 0.88-1.25 p=0.59)、纯合模型(OR:1.14 95%CI 0.66-1.97p=0.65)以及隐性模型(OR:1.14 95%CI 0.66-1.96 p=0.65),所有基因对比模型均未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的基因对比模型中均未见显着异质性(I2<50%)。按照不同族群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也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对比模型。结论: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第三部分TNF-α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的作用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建立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TNF-α是否具有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并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TNF-α对静脉血栓影响的具体受体通路及信号通路机制。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ATL(15-epi-lipoxin A4)是否能够抑制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是否具有抑制TNF-α诱导的促血栓生成作用,并研究ATL产生影响的可能信号通路机制。方法:1、通过游离结扎小鼠下腔静脉建立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确认小鼠血栓模型建立成功;分别给与血栓模型小鼠静脉注射PBS或者溶有TNF-α的PBS,分别观察建模手术后不同的时间点(6h、12h、24h、48h)TNF-α对小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情况,通过对血栓长度及重量的测量,确定血栓差异最大的时间点。2、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对照组(Control组)○2假手术组(Sham组)○3 DVT手术组(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4 TNF-α+手术组(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溶解有0.4μg/kg TNF-α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在血栓形成差异最大的时间点,处死小鼠并对各组小鼠血栓形成情况进行测量;ELISA法检测血栓组小鼠及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小鼠TNF-α水平;流式细胞方法检测血小板表面活化标记CD61和CD49β的表达,通过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聚集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测量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3、通过TNFR1-/-以及TNFR2-/-小鼠进行血栓建模(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0.4μg/kg溶有TNF-α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对TNFR1-/-以及TNFR2-/-小鼠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测量;测量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对比TNFR1-/-以及TNFR2-/-小鼠与野生型TNF-α+手术组小鼠之间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差别以及各种因子表达的差别。4、再取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ATL+DVT手术组(术前1h尾静脉注射溶解有100μg/kg 15-epi-lipoxin A4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另外一组为ALT+TNF-α+手术组(术前1h尾静脉注射溶解有100μg/kg15-epi-lipoxin A4的PBS,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溶解有0.4μg/kg TNF-α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测量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血栓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以及ICAM-1表达情况;RT-q PCR方法检测TNF-α以及ATL对于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PI3K、AKT1以及NF-κB m 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下腔静脉内皮组织中p-PI3K、PI3K、pAKT1、AKT1以及NF-κB表达情况。结果:1、DVT手术组小鼠血浆TNF-α水平显着升高,通过分组研究发现TNF-α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术后24小时TNF-α对血栓形成效果影响最大。与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DVT手术组相比,TNF-α+手术组小鼠血栓长度和重量都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TNF-α+手术组小鼠与DVT手术组小鼠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无显着性差异,流式细胞检测方法也显示在两组小鼠血浆中活化的血小板无显着差异。3、与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DVT手术组相比,TNF-α+手术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的表达均升高。4、对比野生型TNF-α+手术组,TNFR1-/-小鼠中血栓形成长度和重量没有显着差异;TNFR2-/-小鼠在血栓形成长度和重量方面降低,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表达情况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HE染色结果显示TNF-α+手术组血栓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水平显着高于手术组,而ATL+手术组小鼠血栓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水平显着低于DVT手术组。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ATL+手术组小鼠TF、PAI-1、ICAM-1以及ICAM-1的表达相较DVT手术组小鼠受到抑制,ATL+TNF-α+手术组小鼠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相较TNF-α+手术组小鼠显着降低。6、RT-q PCR检测结果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TNF-α+手术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PI3K、ATK1以及NF-κB m RNA表达显着高于DVT手术组,相关蛋白的表达也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TL则能够抑制PI3K、ATK1以及NF-κB的表达。结论: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TNF-α表达水平升高。TNF-α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TNF-α在小鼠体内没有显示出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活化的作用。其促血栓形成作用可能主要通过TNFR2受体介导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引起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表达升高实现。ATL能够抑制静脉血栓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的表达,也显示出对于TNF-α诱导的促血栓生成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ATL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由TNF-α介导的一系列促凝因子以及粘附因子的表达来实现。
李波霞[5](2020)在《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MHVR)需常规抗凝治疗。华法林作为经典口服抗凝药物为MHVR患者长期抗凝首选,但其起效慢,术后早期需肝素类桥接抗凝,而对于肝素类药物的选择、剂量推荐在我国患者中缺乏相关指南和研究;华法林个体差异大,基因和临床因素均可影响华法林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MD),已有多种模型用于预测MD,但对于MHVR术后早期,华法林敏感性增加,各种已知的影响MD的因素、相关基因和具体临床因素(围术期生理病理变化、围术期用药等)对华法林起始响应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明确;INR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反映抗凝稳定性,与不良事件相关,而我省患者的TTR影响因素尚未见报道;头孢哌酮舒巴坦可显着影响华法林早期响应,但其机制不完全明确。为此本论文将以甘肃地区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MHVR早期不同桥接抗凝方案;筛选与华法林抗凝初期和维持期响应最相关的因素,并建立预测初始达标剂量和MD的计算方程,明确各因素在初始达标剂量模型和MD模型中解释剂量变异的比例;评价相关基因和临床因素对TTR的影响;此外,基于相关转运体初步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影响华法林体内过程和增加华法林药效的机制。方法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不同桥接抗凝方案的比较研究纳入305名MHVR患者进行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后不同桥接抗凝方案,患者被分为3组:普通肝素(UFH)组109例,低分子肝素(LMWH)组97例,UFH联合LMWH(UFH-LMWH)组99例。所有患者均随访4周,主要临床结局为出血和栓塞事件。2.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华法林响应的影响与剂量预测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纳入了289例MHVR早期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基因型VKORC1-1639 G>A(rs9923231),CYP2C9*2(rs1799853),CYP2C9*5C1080G(rs28371686),CYP2C9*3(rs1057910),CYP2C19*2(rs 4244285),CYP4F2V433M(rs2108622),GGCX(rs11676382),ABCB1 C3425T(rs 1045642)和ABCG2C421A(rs2231142)信息、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反应、出血和血栓事件情况。随访至少30天,主要临床结局是INR首次大于等于治疗范围下限(≧LLTR)所需时间和华法林剂量。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预测达标所需华法林剂量的算法,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达标时间因素的风险比,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INR≧3.5的危险因素。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每次监测的INR值、华法林剂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TR<70%的危险因素及其OR值。随访1年得到患者的维持剂量(MD),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MD有显着影响的基因和临床因素,建立方程并与达标剂量方程比较。3.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与其机制初探在长期药效学实验中,将Wistar大鼠连续给予治疗剂量华法林(0.125 mg/kg qd)15天,使INR稳定于治疗范围(1.6-2.0)。随后将大鼠分为单用组和合用组,再给药4天,单用组继续只给予华法林(0.125 mg/kg qd),合用组给予华法林(0.125 mg/kg qd)并腹腔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0.3 g/kg bid),比较单用与合用组INR值在4天内的变化。在药动学和组织分布实验中,将大鼠分为两组,单用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0g bid),合用组腹腔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0.3 g/kg bid),连续预处理4天。预处理期间测定血中维生素K1、K2含量在合用组的变化。随后,在第5天,将单用组和合用组再分别分为低剂量华法林组和高剂量华法林组。低剂量单用组灌胃给予华法林(0.125 mg/kg),高剂量单用组给予华法林(0.5 mg/kg),低剂量和高剂量合用组分别给予0.125 mg/kg和0.5 mg/kg华法林后立即腹腔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0.3 g/kg。不同时间点股动脉采血,测定华法林血药浓度,同时尾静脉采血测定INR值。采用LC/MS/MS分别测定华法林、S/R-华法林的含量,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此外,将另一批大鼠分为两组,即低剂量单用组和合用组,其预处理和给药方式同上,在第5天给药后,分别采集低剂量单用组和合用组大鼠在10 min、2 h、6 h和10 h肝脏组织,此外,在2 h时间点同时采集回肠、肾脏、脾脏、肺和胰腺组织,测定各组织中S/R-华法林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肝脏和回肠组织中P-gp的表达,RT-qPCR测定肝脏中Oat2mRNA的表达量。为了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肝摄取影响的机制,在HepaRG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μM华法林与同时加入1μM华法林和350μM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培养,考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对映体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摄取量。结果UFH组中有2名患者术后出现了栓塞卒中事件。与UFH组相比,LMWH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10.3%vs 2.8%,P=0.03)。在第二终点方面,相比于UFH组,LMWH呈现出使ICU住院时间(P=0.08)、术后住院时间(P=0.08)、INR达标时间(P=0.06)缩短的趋势。肌酐水平[OR 1.03,95%CI(1.01-1.05),P=0.02]与高血压[OR 3.72,95%CI(1.35-10.28),P=0.01]为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单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VKORC1-1639 G>A、CYP2C9*1/*3、头孢唑啉、头孢哌酮舒巴坦、体重指数增加、Δ血红蛋白(ΔHb,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之差)和白细胞计数可以独立影响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初期反应。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如下方程:华法林达标累积剂量(mg)=14.376 VKORC1-1639G>A–2.865高血压+0.468 BMI–0.108年龄+2.366 ABCB1 CT/TT–4.050 CYP2C9*1/*3–4.843头孢哌酮舒巴坦–0.062ΔHb–2.530头孢唑林+0.323术前血浆白蛋白–16.200,此方程可解释INR首次达到大于等于治疗范围下限(≧LLTR)所需的华法林剂量43.9%的个体差异。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华法林累积剂量预测剂量和实际剂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Pearson r=0.6404,P<0.0001)。VKORC1-1639 GA/GG、头孢哌酮舒巴坦和胺碘酮显着影响首次达标INR值。合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患者首次INR≥3.5的风险高于未使用的患者[OR 1.565,95%CI(1.156-2.119),P=0.004];年龄是INR≥3.5的另一个独立影响因素[OR 1.082,95%CI(1.035-1.130),P<0.001];随访期间,携带VKORC1 AA的患者首次INR≥3.5的风险高于携带VKORC1 GA/GG的患者[OR 5.487,95%CI(1.223-24.621),P=0.026]。单变量分析显示年龄、BMI、胺碘酮、VKORC1-1639G>A和CYP2C9*1/*3与MD显着相关。MD(mg/day)=1.436VKORC1-1639 G>A-0.967CYP2C9*1/*3-0.043胺碘酮+0.033血浆白蛋白-0.010年龄+0.032 BMI+0.688,该算法可解释40.2%MD的变异。其中VKORC1-1639G>A占27.8%,比重最大。年龄和合用头孢唑林是TTR<70%的危险因素。长期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给予大鼠治疗剂量华法林15天后,INR维持在治疗范围,在第16天,与单用组相比,合用组同时给予华法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后10小时其INR增幅就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头孢哌酮舒巴坦预处理天数增加,维生素K1、K2含量逐渐下降,第4天时出现显着性下降。药动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剂量华法林单用组相比,低剂量华法林合用组的华法林和S-华法林的AUC0-t、Cmax均显着增加,CL/F均显着下降;合用组INR值也在给药后8 h有显着性升高;合用组回肠和肝脏P-gp表达明显降低,肝脏Oat2的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合用组S-华法林在给药后2 h、6 h、10 h的肝脏分布显着降低;合用组华法林S/R对映体在给药后2 h回肠、肾脏分布显着增加。此外,头孢哌酮舒巴坦可显着降低S/R华法林在HepaRG细胞中各时间点的摄取量。结论对于MHVR术后患者,UFH桥接出现了两例卒中事件,与UFH相比,LMWH有助于患者早期获得抗凝效果和缩短住院时间,但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UFH-LMWH组无栓塞事件,出血发生率与UFH组无差异,在三种桥接方案中更易被接受。在华法林治疗初期,遗传因素(VKORC1、CYP2C9和ABCB1基因型)和临床因素(年龄、BMI、抗菌药物、高血压、ΔHb和白蛋白水平)均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由于抗凝初期和维持期影响因素不同,相同影响因素占比不同,不宜直接使用MD作为起始剂量。年龄和头孢唑林影响患者TTR,而基因多态性与TTR无相关性。头孢哌酮舒巴坦可快速、显着地影响华法林药效,这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可减少维生素K的合成有关,还可能与其抑制肠道P-gp表达,增加华法林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抑制肝脏Oat2的mRNA表达量,减少华法林特别是S-华法林在肝脏的摄取,从而增加华法林体内暴露量、延长其在体内的时间有关。
周小红[6](2020)在《凝血功能相关的基因变异和血浆代谢物对中国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血的影响》文中认为在冠心病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的基石,用于预防血栓性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和死亡。出血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一个令人恐惧的并发症。出血风险取决于不同的诱发因素,如年龄、肾功能衰竭、既往出血等,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出血风险进一步加重。冠心病患者中出血的发生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人体正常凝血、止血,主要依赖完整的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凝血因子活性以及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而凝血功能异常可作为潜在的风险因素增加出血风险。人类遗传因素和血浆代谢物可通过潜在的未知的机制造成凝血系统稳态失衡。尽管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与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代谢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较少直接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凝血系统及出血的关系,将凝血系统作为基因型到临床表型的中间表型,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可提供强大效应,阐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和方向有利于研究人员发现影响冠心病患者出血的功能型基因突变位点,为功能试验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凝血系统是一个受到内源性分子调控的复杂网络,通过构建血浆代谢物和凝血系统的关联挖掘候选功能代谢物,揭示造成凝血功能个体差异的深层机制,可为临床上抗血栓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强度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依据。首先,在841例中国冠心病患者组成的队列中:1)我们分析了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这七个凝血参数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发生出血的相关性,在调整多个混杂因素后,发现TT的延长显着增加出血风险。鉴于出血事件的复杂性,我们根据四分位数将凝血指标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通过构建cox回归模型比较三者对出血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患者基线凝血指标水平并不能改变出血风险。2)为了发现能独立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的候选SNP位点,我们针对这7个凝血指标展开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发现22,5,7,5个独立的SNP位点突变分别与TT、D-DI、PT和INR的水平达到了全基因组关联显着性(P<2E10-8)。3)鉴于TT长度与出血的相关性,我们进一步探究了 TT水平相关的SNP位点是否可以影响出血事件发生,结果发现位于SLC18A2基因上的rs363405(P=0.0403)和MYO3B基因上的rs10930412与出血事件相关(P=0.0163),在校正混杂因素后,rs10930412仍显示和出血风险的独立相关性(P=0.0313),它不仅与TT时间长短有关,还能独立影响出血,提示该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T时间变异而进一步对出血事件造成影响。因此,发现凝血状态异常条件下的功能性的SNP位点变异情况,对于指导临床精准用药有重要意义。此外,分别入选1040人,367人到两个独立队列开展针对凝血指标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通过两队列验证进一步发现与凝血指标关联性最强的候选代谢物。在队列1中采用校正混杂因素的多因素线性模型,寻找与7个凝血指标相关的血浆代谢物(P<0.05),同时队列2中采用同样的方式对这些代谢物进行验证(P<0.05),为了降低假阳性率,合并两队列的效应量对验证所得代谢物进行meta分析(P<0.0003),最后筛选得到独立影响凝血指标的位点。结果发现有2个代谢物与FIB水平,1个代谢物与凝血酶时间在两个独立队列中分别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其中苏氨酸(estimate=-0.241;P=0.0002)和丝氨酸(estimate=-0.258;P=0.0002),属于氨基酸类物质,均显示出与FIB水平的强关联性。此外,属于脂类物质的2-羟基丁酸与凝血酶时间独立相关(estimate=-0.562;P=0.0029)。这三个特殊的代谢物在临床上可能可以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人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因此,在选用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时,应该参考这三个代谢物血浆水平来选择药物和用药剂量,从而避免发生出血事件这类严重并发症。综上所述,本研究是首个在中国冠心病病人中通过凝血系统作为“桥梁”,全面分析凝血功能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与出血事件的关系的研究。其次,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针对7个凝血指标开展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调控凝血系统稳态的内源性代谢物。总之,综合应用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明确造成止血和出血异常的功能性基因突变位点和代谢物。最后,本研究为如何平衡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用DAPT发生出血和缺血风险以及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费梦雪[7](2020)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IBD是一种以局部和全身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影响整个胃肠道。血栓栓塞的发生是IBD中可能将危及生命的重要并发症,其对静脉和动脉系统均有作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是IBD患者中最常见的血栓栓塞类型,血栓栓塞在IBD患者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血栓前状态和抗血栓机制之间的不平衡。血栓形成与三种基本机制有关:血液淤滞、内皮损伤或者血管损伤和高凝状态。炎症激发了凝血,损害纤溶系统,降低天然抗凝机制的活性;同时,天然抗凝因子抑制炎症引发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炎症和凝血功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IBD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过程中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国内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有研究提到CD患者与UC患者在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上基本相同,故本研究单独观察CD患者,旨在观察CD患者在病程中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究凝血功能在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以增加对CD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过程的了解,为日后在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通过凝血指标评估患者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尽早进行干预做铺垫。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首次诊断的53例CD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组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差异,探究这些凝血指标变化与CDAI的关系。研究结果:CD组的纤维蛋白原、APTT、血小板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将入组的CD患者根据性别、确诊年龄、有无便血、有无合并肛周病变、病变部位以及疾病行为分组后进行凝血指标比较,各组间患者的DD、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FDP、PT、AP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罗恩病患者按照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分型,缓解期患者的纤维蛋白原、PT及FDP明显低于活动期患者。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提示:CDAI与纤维蛋白原、PT、FDP、血小板呈正相关(r=0.326、0.300、0.306、0.271,P均<0.05)。研究结论:CD患者体内的凝血与纤溶过程相比正常对照者发生了显着的改变,本研究中CD患者在不同性别、确诊年龄、疾病表现时凝血功能无显着差异。本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FDP水平、PT及APTT与疾病活动度有关,而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FDP及PT与CDAI有密切相关性,可以成为疾病活动程度的预测因素。
张清华[8](2019)在《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复发性流产(RSA)病因的分布情况,以及流产次数与流产孕周和流产因素之间的关系;2)分析复发性流产与凝血指标LA、ATⅢ、PT、APTT、TT、Fg、D-Dimer及PLT之间的关系;3)凝血因子Ⅻ(FXⅡ)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1)选取2018年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患者1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流产次数、流产的孕周,并筛查患者的可能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因素:夫妻双方遗传因素、女性生殖道因素、内分泌系统异常、生殖道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流产孕周,分为早期RSA组(<12周组)(155例)和晚期RSA组(≥12周)(43例);根据流产次数分为流产2次组(123例)和≥3次组(75例)。分析RSA患者的病因,各因素的比例,以及RSA病因在不同流产孕周组和不同流产次数组间的差异;2)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98例作为对照1组以及198例未妊娠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2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行凝血相关指标检测:狼疮抗凝因子(LA)、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3)选取在2018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15例,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RNA提取、cDNA合成、荧光定量PCR检测及DNA提取、应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测序。结果:1)分析198例RSA患者的病因,染色体异常患者9例,占4.55%;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患者11例,占5.56%;内分泌系统异常患者36例,占18.18%;生殖道感染患者14例,占7.07%;自身免疫异常患者30例,占15.15%;不明病因患者98例,占49.49%。生殖道结构解剖异常对晚期RSA患者的影响大于早期RSA患者(P<0.05),其他病因在不同流产孕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病因在不同流产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流产组、对照1组LA阳性率(17.68%、10.10%)均高于对照2组,流产组LA阳性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ATⅢ表达低于对照2组,APTT、PT短于对照2组,FIB、D-Dimer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LA、APTT、D-Dimer、ATⅢ、FIB与复发性流产具一定相关性;3)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FX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XⅡ基因启动子区CPG1与CPG2两个位点甲基化率在病例组显着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原因较多且较复杂,本研究中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所占比例约一半,其他已知病因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可能出现的诸多异常因素、女性生殖道的先天畸形以及后天病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免疫相关异常的因素、细菌及病毒的感染、与内分泌有关的诸多疾病等等多种因素。2)复发性流产与凝血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通过监测LA、ATⅢ、PT、APTT、TT、Fg、D-Dimer及PLT,对检测复发性流产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发现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组与对照组凝血因子XⅡ基因表达有差别,凝血因子XⅡ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升高相关;FXⅡ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低表达,可能与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升高相关。
董娟[9](2019)在《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标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源发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血液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蓄积于骨髓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骨髓外脏器,患者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AL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两大类。AL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袭、转移的形成等因素,均可导致病人凝血机制的改变。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呈动态平衡,凝血活性增强或减弱,均会使这种动态平衡失调而导致出血或高凝状态。AL患者由于凝血因子消耗或凝血因子抑制物存在,使一些凝血因子含量减少或活性下降,引起凝血机制障碍,止凝血异常就成了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文回顾分析了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与相关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量(PLT)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相关凝血基因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及其临床出血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目的:回顾分析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与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凝血相关基因FV Leiden、FII G20210A、F11 rs2289252、F12 rs180102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及其出血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依据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43例)和未出血组(49例),分析各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D-二聚体(D-D)异常状态和水平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T、FIB对患者出血的诊断价值。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选取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20例)和104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根据入院时患者有无出血将各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未出血组与出血组两个亚组。采用Sanger测序法对所有受试者FV Leiden、FII G20210A、F11rs2289252、F12 rs1801020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比较AL组及其亚组(AML组、ALL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F11 rs2289252、F12 rs1801020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AL患者出血的关系及易感性。结果:1.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量、白血病类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凝血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诊时PLT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小板数量越低越易发生出血。出血组患者FIB水平显着低于未出血组患者(P<0.05),两组其它4项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PLT临界值为39.5×109/L时诊断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敏感度为0.633,特异度为0.814。FIB判断患者出血的价值较差。2.急性白血病组对照组的性别比例、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数量(PL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 Leiden基因和FII G20210A基因检测结果均为GG型,未检测出突变位点;F11 rs2289252基因检测结果为34例CC型,46例TC型、10例TT型;F12 rs1801020基因检测结果为3例CC型,33例TC型、54例TT型。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比较,F11 rs2289252、F12rs180102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未出血组与出血组中,F11 rs228925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组中,F11 rs2289252多态性位点的(TT+TC)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着低于未出血组。F12 rs180102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中,F11 rs2289252 TC携带者出血的风险是CC的0.313倍(95%CI:0.1210.802,P=0.014),rs2289252 T等位基因携带者(TT+TC)出血的风险是CC的0.296倍(95%CI:0.1220.734,P=0.007)。3.AML组、ALL组与对照组比较,F11 rs2289252等位基因频率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患者未出血组与出血组中,F11 rs228925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F12 rs180102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患者出血组中,F11 rs2289252多态性位点的(TT+TC)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着低于未出血组。在ALL患者未出血组与出血组中,rs2289252位点(TT+TC)、CC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患者中,F11 rs2289252 TC携带者出血的风险是CC的0.256倍(95%CI:0.0810.808,P=0.020),F11 rs2289252 T等位基因携带者(TT+TC)出血的风险是CC的0.263倍(95%CI:0.0910.763,P=0.011)。结论:1.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出血相关。2.PLT对判断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否有出血症状有一定的敏感性。3.F11 rs228925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出血相关,T等位基因是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保护因素。4.F11 rs228925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出血相关,T等位基因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出血的保护因素。
王志梅,古丽夏西·莫合衣提江,杨蓉,李祥雯,朱静,王双[10](2018)在《新疆哈萨克族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与汉族患者中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PE患者100例,其中哈族50例,汉族50例;对照组哈族50例,汉族5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T基因G20210A及FVL基因G1691A多态性,分析PT基因G20210A及FVL基因G1691A多态性与PE的关联性。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哈萨克族与汉族患者中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子痫前期患者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P=0.001,OR=1.599,95%CI:1.383-1.849)、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P=0.001,OR=2.502,95%CI:1.457-4.298)。凝血酶时间(P=0.012,OR=1.087,95%CI:1.035-1.14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029,OR=1.386,95%CI:0.184-0.813)、D-二聚体(P=0.031)。凝血酶原时间(P=0.133)、纤维蛋白原(P=0.21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0.327)、血小板压积((P=0.668)。血小板计数(P=0.031,OR=1.699,95%CI:1.181-2.743);血小板平均体积(P=0.001,OR=1.931,95%CI:1.717-2.426);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0.001,OR=2.679,95%CI:2.112-3.142)。结论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是哈萨克族P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是哈萨克族P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小板压积;与哈萨克族子痫前期间无明显关系。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是哈萨克族子痫前期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凝血因子Ⅴ和凝血酶原基因型与血栓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血因子Ⅴ和凝血酶原基因型与血栓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2)血栓易感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 |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 |
3 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 |
4 人膜联蛋白A5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 |
5 总结与展望 |
(3)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实验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
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 |
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 |
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 |
讨论 |
1.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2.本组资料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表现特征 |
3.基因检测有助明确传统抗凝蛋白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抗凝异常 |
4.部分基因异常及其致栓机制初探 |
5.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TNF-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TNF-α基因rs1800629 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以及TNF-α基因rs1800629 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荟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TNF-α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的作用影响及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综述 |
综述1:TNF-α以及TNF-α基因rs1800629 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炎症反应与静脉血栓栓塞症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桥接策略 |
1.1.1 抗凝药物简介 |
1.1.2 桥接相关研究和指南推荐 |
1.2 华法林响应影响因素 |
1.2.1 抗凝初期影响因素 |
1.2.2 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 |
1.3 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 |
1.3.1 华法林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
1.3.2 转运体与华法林 |
1.4 立体依据 |
第二章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不同桥接抗凝方案的比较研究 |
2.1 引言 |
2.2 患者和方法 |
2.2.1 研究患者和研究设计 |
2.2.2 终点指标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 |
2.3.2 第一终点指标 |
2.3.3 第二终点指标 |
2.3.4 第三终点指标 |
2.3.5 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
2.4 讨论和小结 |
第三章 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华法林响应的影响与剂量预测 |
3.1 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华法林抗凝初期的影响 |
3.1.1 引言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2 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
3.2.1 引言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动物 |
4.2.4 实验设计 |
4.2.5 数据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长期药效学影响 |
4.3.2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血浆维生素K1、K2含量的影响 |
4.3.3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影响 |
4.3.4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对映体药动学影响 |
4.3.5组织分布实验 |
4.3.6 Western blotting和肝脏中Oat2 mRNA表达实验 |
4.3.7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在肝细胞中摄取的影响 |
4.4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不同桥接抗凝方案的比较研究 |
5.1.2 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华法林响应的影响与剂量预测 |
5.1.3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凝血功能相关的基因变异和血浆代谢物对中国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PCI术后出血的遗传学研究现状 |
1.2 凝血功能对出血的影响 |
1.3 凝血功能的遗传学分析现状 |
1.4 凝血功能的代谢组学分析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凝血试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血相关性研究 |
2.1 材料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冠心病患者入选 |
2.2.2 冠心病患者基线资料 |
2.2.3 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随访 |
2.2.4 血液样品的获取和采集 |
2.2.5 血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
2.2.6 DNA质量评估 |
2.2.7 基因分型 |
2.2.8 基因型填补 |
2.2.9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患者临床特征及对出血的影响 |
2.3.2 患者临床特征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分布情况 |
2.3.3 凝血功能指标对出血的影响 |
2.3.4 基于凝血指标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2.3.5 凝血酶时间相关的SNP位点对出血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凝血酶时间延长增加出血风险 |
2.4.2 肌凝蛋白调控凝血因子影响出血风险 |
2.5 结论 |
第三章 血浆代谢物对中国冠心病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研究设计和病人入选 |
3.2.2 协变量 |
3.2.3 血浆样本收集 |
3.2.4 UPLC-MS/MS方法检测广泛靶向代谢组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患者临床特征对凝血七项的影响 |
3.3.2 患者血浆内代谢物水平对凝血七项的影响 |
3.3.3 候选代谢物对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本研究设计优点 |
3.4.2 代谢组与凝血功能 |
3.4.3 苏氨酸,丝氨酸,2-羟基丁酸与凝血功能 |
3.5 总结 |
全文总结 |
研究的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克罗恩病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炎症性肠病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构成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血栓前状态之间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标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二部分 凝血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出血易感性的关系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白血病出凝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新疆哈萨克族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留取血液样本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哈族、汉族PE的关联分析 |
2.3 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的Logistic回归 |
3 讨论 |
四、凝血因子Ⅴ和凝血酶原基因型与血栓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国家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10)
- [2]血栓易感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展[J]. 周青,刘帅妹,张瑞金,石慧,林宁,吴玉璘. 实用预防医学, 2021(05)
- [3]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D]. 毕景楠.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达. 苏州大学, 2020(06)
- [5]基因与临床因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研究[D]. 李波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6]凝血功能相关的基因变异和血浆代谢物对中国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血的影响[D]. 周小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克罗恩病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研究[D]. 费梦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凝血因子Ⅻ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D]. 张清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7)
- [9]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标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 董娟. 长江大学, 2019(11)
- [10]新疆哈萨克族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凝血因子V基因G1691A多态性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研究[J]. 王志梅,古丽夏西·莫合衣提江,杨蓉,李祥雯,朱静,王双.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