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学 265300
摘 要:笔者教书三十年,长期的解题实践深切感悟到:数学解题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通过解题能升华数学教师的知识与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素养。本文结合本人解题的成长历程,分享解题境界的逐步提升、专业成长的体悟与思考。
关键词:解题境界 体会 成长
看到初中数学教师群发了一条帖子:《数学解题五境界》。在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乐于解题的我体会很深,解题丰富了我的数学知识、活跃了思维,引领着我成长,解题境界不断提升。
第一个境界:正确解题。帖子中说这只是最低境界。在一些群里,有些老师被讽刺,拿着答案在课堂上讲得眉飞色舞,没答案就不敢讲了。有的拿到试题就寻找答案,也许我倔强,拿到试题是绝不先看答案的,不看!先做题,即使一时做不出来,也不看答案,当反复思考做出来后,很有成就感!你再讲课就是有心得的、有故事的,课堂也是真诚的、有激情的!长期先看答案会得答案依赖症,不利于自己成长。等有心得时,再看答案,这时你以审视的态度,来比较方法的烦简,结果是否遗漏,是否有收获、有发现、有创新,这才是有头脑的解题、正确的解题,是教师区别于学生的解题。达到这个境界也是不易的,解题使我成长。
第二个境界:一题多解。贴子说我们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是,不要满足于用一种做法和思路解题。一道题目做完之后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对于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可以有其它的合理解释。这一点我做得特别不好,往往把题做出来就满足了,丢过好几次脸。
记得这道题:D、E分别是等边△ABC边BA、BC延长线上的点,且AD=BE,求证:DC=DE。
年轻时我怎么也不会做,一个老师告诉我延长BE至F使EF=BC,我就记住了,可是一年有一个七年级学生又给出了两种解法。
第一种方法是过点E作EF∥AC,证△DEF与△CAD全等即可。这两个图都可以看作辅助线平行AC,作辅助线后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等边三角形,前者△ABC、△DBF后者△ABC、△BEF(通过这道题我也知道了构造两个等边三角形的意识)。
有一年看到这道中考题(2011浙江绍兴),更加深了这种辅助线意识。作DF∥BC,又出现两个等边三角形ABC、ADF。
第二种方法是作DF⊥CE,利用角B=60°、∠BDF=30°,大胆用字母表示线段间的数量关系。《我惊愕,我惊喜,我汗颜》,这篇教学随笔是专门写给这位同学看的,激励她,触动我!往往同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可得到多种解题思路。广泛寻求多种解法,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发展观察、想想、探索、思维等能力。解题后的思考与总结让我快速成长。
第三个境界:多题一解。完成一道题目的分析后,可尝试推而广之,或者把其中的数字换成字母,或者把一些条件做一些改变,从这道题目延伸出去,探究与此相关的一类题目。因而孙伟刚老师说,要学生做一道题,他要先做十道题。其实多题一解,就是好多题解法是同一种解法。例如这两道题:条件相似,问题相同,解法相同。见下图左中,E为BC中点,角B=AEF=C=90°,求证△ABE相似于△AEF。见下图右中,E为BC中点,角B=AEF=C=120°,求证△ABE相似于△AEF。
解法必须都先证明两侧△ABE与△ECF相似。借用它们的相似后的比例式,中点代换线段,才能证得△ABE相似于△AEF。在讲“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定理时,这两题极为经典:条件经典——“一线三等角、两侧来相似”;方法经典——“借用比例式”。
解题能力的提高,让我坚定,让我自信。
第四个境界:发现定理。帖子里说到了这个境界,可以自己发现一些结论或定理、规律。这些结论、定理、规律都是解题的有用工具。别说,我还真有发现,比如前面的“一线三等角、两侧来相似”、“借用比例式”、“一线二用”、“四线合一”、“倍长中线”、“如意中位线”、“独门斜边上中线”、“平行穿中点”、“等边等腰走全等”、“折叠动勾股”、“等腰直角分类清”、“特殊角来巧作高”、“差值看函数”、“纵横面积、三角面积、最大面积”、“有高画内外”……解题让我们收获发现,发现产生应用意识!此时我已经被邀请进行经验交流了,师生共同见证着我的成长。
第五个境界:自己编题。解题的最高境界是能够编题。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具备编题的能力。解题高手拿到一道题目,会知道出题者的意图,会发现出题者的陷阱。即便出题者粗心出现了一个错误,他也能够很快地纠正纠偏。
达到这个境界,我认为只是解题由发现产生意识再多了份思考!要说我的编题体会,多数是在题目困难甚至做不出来的,最终终于做出来、搞明白的时候,对于某个条件产生应用意识(看好它有另外作用时),就会不由自主去编题,去雕琢、去推敲这道题。
论文作者:王言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境界论文; 解法论文; 答案论文; 发现论文; 比例式论文; 中点论文; 这道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