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58例胃病患者,依据患者的病情类型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胃溃疡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为胃癌患者(78例);全部入选患者均在胃镜指导下进行胃组织黏膜的采集,并常规实施病理检查分析,观察对比两组入选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真菌感染的检出情况。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的相关检查均完成后,对组间患者的真菌感染检出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组间患者的Hp感染及Hp与真菌混合感染的检出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病患者中,其Hp感染、真菌感染及双菌混合感染率均比较高,在临床上应依据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及实际表现情况等给予对应的治疗,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
关键词:胃病;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真菌感染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fung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omach diseases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fung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omach diseases. Methods:from August 2015 to April 2017 in 158 cases in our hospita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disease,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illness types will b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80 case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78 cases);al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gastric mucosa in gastroscop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cquisition,and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Hp)detection of infection and fungal infection. 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examinatio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tection analysis groups of fungal infection,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in groups Hp and Hp infection and mixed infection of fungi were observed,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disease,Hp infection,fungal infection and double bacteria mixed infection rates are relatively high,should check the diagnosi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ctual performance and giv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in clinic,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 stomach disease;pathological diagnosis;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fungal infection;
胃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与胃部相关的疾病。胃病患者其发病往往比较隐匿,在发病早期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造成其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常常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等情况,使患者的治疗被延误而导致不良后果[1]。因此,对患者的病理表现特征进行准确的了解,将其患者的诊治效果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对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胃病患者,入选患者共158例,依据患者的病情类型将其分成研究组(胃溃疡患者,80例)与对照组(胃癌患者,78例)。两组入选患者均通过相关临床检查及症状体征分析被确诊;研究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28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6.8)岁;对照组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范围在30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7.2)岁。两组入选患者的症状体征均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胀、消瘦及乏力等;全部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将知情同意书签署。对组间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观察对比显示,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
全部入选患者均对其实施胃部组织黏膜的病理检查诊断;两组患者均在胃镜的指导下进行胃部病变部位组织黏膜标本的采集,取材完成后应用福尔马林对组织黏膜标本进行固定处理,再常规应用石蜡进行包埋、切片,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标本实施HE染色与Giemsa染色等;其中HE染色操作主要为:病理组织标本的切片完成后,将其置于二甲苯中实施浸泡脱蜡,待10min后取出,再将标本依次放置于浓度为100%、95%、85%与7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浸泡,每次浸泡时间均控制为5min,完成后通过苏木精对标本进行10min左右的染色,其标本染色中需通过蒸馏水对多余的染色液进行冲洗,同时应用盐酸乙醇(浓度在0.5%至1%之间)实施分色,待能够对细胞核与染色质进行清晰的观察为止,完成后通过流水对其实施20min的冲洗,并应用蒸馏水进行冲洗;最后将标本依次放置于浓度为70%(5min)、85%(5min)、95%(2min)与100%(2min)的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再通过二甲苯对标本进行2次透明处理,一次处理时间为5min,完成后对切片周边的二甲苯进行擦拭,并将中性树胶迅速滴入,常规将玻片盖上进行封片处理。Giemsa染色操作主要为:先通过吉姆萨对制备好的Giemsa染色液进行稀释,依据患者的检查试验要求进行稀释浓度的确定,再将乙醇与乙酸溶液按照3:1的比例配置好对标本实施固定处理,待固定5h后,通过去离子水对患者实施15min的冲洗,完成后将其放置于HCL溶液中实施水解处理,其中水解温度控制在60℃左右,时间控制在8min左右;然后再应用去离子水实施冲洗,同时将标本置于磷酸缓冲液中进行浸泡,待10min后通过吉姆萨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温度设置为5℃,时间设置为2h。两组入选患者胃部病理组织标本的染色处理均完成后,再通过显微镜对标本进行观察,对标本中Hp与真菌的数量进行了解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入选患者病理诊断中的Hp感染、真菌感染及双菌混合感染的检出情况。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l8.O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的分析处理,数据资料应用百分比(%)或者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通过x2检验或者t检验对比分析,对比得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两组的Hp与真菌感染检出情况比较
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检查操作后,对组间患者的真菌感染检出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组间患者的Hp感染及Hp与真菌混合感染的检出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的HE染色与Giemsa染色表现特征
通过对两组的检查表现分析显示,患者的HE染色表现为:Hp菌主要表现为蓝色,形态呈现为短杆状;真菌呈现为大波浪状,且可见边缘存有真菌菌丝。Giemsa染色表现为:Hp菌主要表现为蓝色,在对照组患者中主要于其癌变组织及黏膜的表面分布;真菌可见其清晰的分布,并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3讨论
胃病在临床消化内科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及病变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2]。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环境不断恶化,及人们生活、饮食方式明显变化等因素的作用影响下,致使胃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逐渐成为了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3]。胃溃疡与胃癌均是临床常见的胃病类型,其中胃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部、食管及十二指肠的溃疡病变[4];胃癌主要是指起源于胃部的恶性肿瘤病变,其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5];两种疾病患者的症状表现均主要为腹部疼痛、腹胀、消瘦及乏力等,且其疾病死亡率均比较高,对于患者的危害性十分大,故尽早对患者实施准确的诊治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临床上有大量研究[6]均表明,Hp感染及真菌感染等在胃病患者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均存有重要的作用,故对胃病患者的Hp、真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对胃溃疡与胃癌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分析显示,研究组的真菌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Hp感染及Hp与真菌混合感染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表明两种疾病的Hp与真菌感染率均比较高,而其中胃溃疡患者的真菌感染率明显较高,胃癌患者的Hp感染及Hp与真菌混合感染率较高。分析显示Hp可在机体中长期存在,引起胃黏膜受损,诱发胃溃疡;随着胃黏膜受损情况的加重,会使其胃保护功能减退,且Hp还能够对亚硝胺的生成进行促进,故诱发胃癌;而真菌在胃溃疡患者的溃疡面更易繁殖及停留等,使中性粒细胞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造成患者的溃疡病变或者胃癌等加重[7];因此,在胃溃疡与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对其Hp、真菌感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再给予制定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将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改善。
综上所述,在胃病患者中,其Hp感染、真菌感染及双菌混合感染率均比较高,在临床上应依据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及实际表现情况等给予对应的治疗,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
参考文献
[1]廖紫琼,胡南,王玮等.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261-1263.
[2]胡清龙,付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和胃边缘区淋巴瘤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进展:附病例报告[J].白血病·淋巴瘤,2014,23(11):646-653.
[3]罗虹雨.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关系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886-1887.
[4]徐丽莎,郭恒,刘四清等.幽门螺杆菌与真菌及双菌种感染在胃病病理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36-36.
[5]徐伟英,张忠德.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胃镜、病理与幽门螺杆菌检出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3):150-151.
[6]林根友,谢海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400-2402.
[7]郭小华.探究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04-105.
论文作者:夏艳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患者论文; 真菌论文; 胃病论文; 病理论文; 幽门论文; 标本论文; 螺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