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治疗中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的效果观察论文_张强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外三科 云南 曲靖 655331)

【摘要】目的:观察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X线联合B超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单纯X线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针穿刺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穿刺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可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和成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肾结石;X线片;B超;微创经皮肾镜

【中图分类号】R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135-02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随着近几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在治疗肾结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适应范围广[1],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与患者的青睐,手术时多采用X线片或B超进行定位。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30~68岁,平均(46.5±8.3)岁,其中右肾结石29例,左肾结石22例;单纯肾盂结石5例,鹿角肾结石18例,多发性结石27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8~70岁,平均(47.8±10.5)岁,其中右肾结石27例,左肾结石23例;单纯肾盂结石8例,鹿角肾结石17例,多发性结石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在X线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X线透视确定结石所在位置,明确穿刺方向,用18G穿刺针以第12肋下、11肋间隙与腋后线到肩胛旁线之间的区域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将导丝置入不易脱落的肾盂或输尿管内属,建立通道。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将F5输尿管逆行插入体内并固定好,患者取平卧位,将腰部垫高,通过F5导管向患者体内注入生理盐水,以增加肾集合系统管壁与结石间隙。穿刺点同对照组,将B超探头放于穿刺部位,了解患肾结构、周围脏器情况及结石位置,测量皮肤与目标肾盂之间的距离,确定穿刺通道,用18G穿刺套管针在B超引导下进行肾穿刺,穿刺成功后能看到有尿液溢出,将导丝置入集合系统内,在X线C臂机下观察导丝放置位置,确定导丝盘旋在集合系统上后,利用筋膜扩张器对F6~F16经皮肾通道进行扩充,留置F16~18的Peel-away塑料薄鞘。让输尿管硬镜通过通道进入肾集合系统,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将碎石从塑料薄鞘中取出,进行高压灌注冲洗,较大的结石用取石钳夹出,将结石取净。再利用X线C臂机观察是否残留结石。术后留置F5双J管和F16硅胶肾造瘘管,3~5d后行腹平片复查,若患者无不适感即可拔除肾造瘘管,术后4~8周内拔除双J管。

1.3 统计学方法

借助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穿刺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穿刺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结石清除48例,结石清除率为96%,手术时间为(50.2±17.8)min,住院时间为(5.5±1.5)d;对照组中结石清除42例,结石清除率为84%,手术时间为(69.8±10.5)min,住院时间为(8.0±1.6)d。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肾结石虽然属于良性病,但如果治疗不彻底,延误病情,就有可能发展为肾积水,严重的还会引发尿毒症、肿瘤等[2],及早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利用B超可准确定位结石位置、肾脏位置,了解穿刺路径深度、方向、穿刺角度等,在穿刺时借助B超引导可避免对周围脏器造成损伤,减少了放射暴露,提高了肾盏穿刺成功率,但其图像清晰度不高,无法监视手术的全过程,术后结石残余率较高[3]。利用X线片观察穿刺方向、导丝放置位置及通道扩张情况,可减少多次穿刺、导丝外逸、扩张过浅或过深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通道建立成功率及安全性;取石后利用X线透视观察是否残留结石,降低了术后结石残余率,但其不恩能够准确反映肾实质厚度、穿刺角度及周围脏器情况,穿刺成功率不高,存在一定手术风险。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X线联合B超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形成了优劣互补,穿刺时间、1针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单纯X线定位的对照组。

总之,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可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和成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龙家才,李昕,罗兵等.B超联合X线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34-35.

[2]刘邯英,陈士勇,吕健等.X线联合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89例[J].河北医学,2011,17(9):1226-1227.

[3]游刚,陈峰,鲁伟等.B超和X线片联合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10):1198-1199.

论文作者: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肾结石治疗中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的效果观察论文_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