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全面防御战略研究(1943.9-1944.8)论文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全面防御战略研究(1943.9-1944.8)论文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全面防御战略研究(1943.9-1944.8)

★ 张晓璇

摘要: 全面防御战略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面对盟军猛烈反攻被迫作出的军事战略调整。此时,日本已经意识到自身在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方面均处于劣势,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和盟军的下一步军事战略进行了较为客观的预判,因此这一阶段的军事战略较此前的“外围防御战略”更加现实。但全面防御战略的制定并非基于国家战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企图超出其自身实力,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又严重偏离战略目标,加速了战局的崩溃。

关键词: 太平洋战争 日本军事战略 全面防御

Japan's All-round Defense Strategy in Pacific War (from September 1943 to August 1944)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在瓜岛作战失败后,于1943年逐步转入战略防御阶段。最初,日军大本营计划在外围建立防御,企图在外围阻敌并伺机发起反攻。但随着盟军全面反攻的开始,日军不得不向内线收缩防御范围,于1943年9月确定转入全面防御,并划定了“绝对国防圈”,企图在包括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岛西部、巽他群岛、缅甸的广大区域建立持久防御态势。

一、转入全面防御战略前日本对战略态势的判断

在转入战略防御初期,日军实施外围防御战略(1943.3-1943.8),向外围投入大量兵力,却没有成功阻止盟军的反攻。外围防御逐渐演化成一场大规模消耗战。轴心国在其他战场的形势一样不容乐观:1943年8月,德国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转入防御;1943年9月,意大利无条件投降。日本已无法寄希望于与轴心国协同实现战略上的突破。面对局势的急剧变化,大本营认为“此后盟军的反攻将更加激烈,世界战争将演化成同盟国方面对轴心国方面的连续性攻势,预计1944年春夏将达到高潮”①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東京:朝雲新聞社,1971年,第185頁。 。因此,日本需要重新判断战略态势,调整军事战略。

(一)同盟国军事实力显著增强,敌我实力差距逐渐拉大。1943年7月7日陆军参谋本部起草的《从物资战力所见作为制订贯彻战争方略基础的形势判断和主要着眼点》中提出,“敌之生产力在1943年度急剧上升,尔后不会大幅度提高。其对亚洲攻势战力将于1944年激增。今后数年间,其战力对比虽可有变化,但因海上危险将逐年增大,我国国力将下降,战力对比恐将更加悬殊”②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137頁。 。大本营判断,当前盟军一线兵力,地面部队约23个师、飞机约2500架,如计算二线兵力则可达到地面兵力70-80个师、飞机6000余架。③ 参见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中)》,张玉祥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第638页。 到1944年中期,美英对日作战一线兵力地面部队预计可达到43个师、飞机5300架。1944年末,美英地面部队可达到一线兵力60个师,飞机7000架。① 参见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中)》,第638页。 太平洋地区的美国舰队主力,约有航母6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15艘,此外还有10艘左右的特种航母。大本营预计,以美军的造舰水平,到1943年末,美军将拥有航母约12艘,1944年中约16艘,1944年末即可达到18艘。在印度洋方向以英国舰队为主力,有航母1艘、特种航母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0艘,由于对意作战结束,随时可能从欧洲方面增派至少4-5艘航母、2-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和若干特种航母作为补充增援。② 参见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中)》,第639页。 反观日本方面,当时配备在战略外围的陆军兵力只有18个师团,约50万人;海军主要作战舰艇包括航母在内只有200余艘。航空兵实力的差距则更加明显,陆军一线飞机约1800架,海军一线飞机约2500架,实际上能投入实战的飞行员不足三分之一。③ 参见儿岛襄:《太平洋战争》,彤彫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第282页。

基于对上述战略态势的分析,大本营判断,盟军现已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且在未来一两年内,日本与美英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将继续增大。日军的外围防御战略已无法继续维持。而且,待盟军进一步提升军事实力后,盟军的战略优势将更加明显,日军建立防御态势将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对美英进行反击。

(二)国力短期内仅能维持现状,现行军事战略已经超出国力可支持范围。当时,影响日本国力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资源匮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计划从南方资源地区获取战略资源,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大量船舶运力。但开战后,日本陆、海军不但优先考虑军事需要,大量征用民用运输船舶,造成民用运力严重不足,还忽视海上运输线的护航,非作战船舶损失量远超预期。1942年,日本沉船109.5万吨,大大超过预计的80万吨。1943年,日本沉船增加到206万吨,为预计60万吨的3倍多。④ 参见中原茂敏:《大東亜補給戦》,東京:原書房,1981年,第295頁。 为了弥补运力不足,日本超计划建造船只,造成国防资源使用超支。海上运力下降的同时,战略物资的消耗量却不断攀升。以石油消耗为例,1942年海军预计消耗原油280万公升,而实际消耗达到485.4万公升;1943年预计消耗原油270万公升,而实际消耗达到428.2万公升。⑤ 参见東京大學社会科学研究所:《戦时の日本経済》,東京:東方大學出版会,1979年,第39頁。 消耗量连续两年超出计划1倍以上。预计至1944年底,日本的储备原油就将耗尽,这意味着日军的车辆、船舶和一切作战行动都将受到限制。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相当于给予服装面料第二次生命,使面料审美价值得到提升,扩大面料的使用范围,近些年我国不断变化设计理念,服装设计也变得更加多元,同时也不断加大了面料再次设计程度,使服装更具个性,。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抓住这个机遇,吸取各种艺术形式的优势,在服装面料再造设计当中融入科学技术等,使服装设计变得完善,争取打造出我国的服装品牌。

1943年11月,美军开始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进行登陆作战。一向极为重视所罗门地区的日本海军,虽然也接到转入防御的命令,仍决定利用拉包尔地区的航空兵力在所罗门海域与美国海军展开决战。从11月5日至12月2日,日军共实施6次航空歼灭战,但仅击沉美国驱逐舰1艘,而日军在前3次航空歼灭战中就损失飞机121架,损失率高达68%。④ 参见儿岛襄:《太平洋战争》,第299页。 这一作战日军非但没有达成歼灭美军舰队的战略目标,反而严重折损自身航空兵力,丧失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东部的制海、制空权,布干维尔岛上的陆军陷入孤立,最终战死8500人,病、饿致死9800人。⑤ 参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第96页。 与东南太平洋防线的战局相呼应,中太平洋的“前卫线”也受到盟军的猛烈攻击。1943年11月,美军占领吉尔伯特群岛,并开始对马绍尔群岛实施大规模空袭。1944年2月,美军集中陆军5.4万人,海军航母12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36艘,以及舰载机700余架,攻占马绍尔群岛。日军驻马绍尔群岛的航空兵力和作战舰艇在美军登陆作战前的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中就基本被全歼,伤亡、被俘约1.1万人。⑥ 参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Ⅰ卷》,第626页。 可见,面对具有优势兵力的盟军,日军即使继续投入兵力也无法实现对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这些“前方要地”的固守。日本在全面防御战略实施初期进行的“前卫线”作战,不符合全面防御战略的战略目标,尤其在海军和航空兵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盲目投入大量兵力与盟军进行正面对决,无异于飞蛾扑火,非但起不到迟滞敌军的作用,反而增加自身损耗,影响后续战略实施。

苏联的首要战略目标还是联合美、英迫使德国屈服,并恢复苏德战争开战前的领土。因此,短期内对日本仍将保持平静,对苏战备方面的战略压力暂不是很大。对华作战方面,盟军的空军活动虽然愈加频繁,但日军在华总体兵力仍占优势,预计对华战略态势暂时也不会产生重大变化。

根据对战略形势的分析研究,大本营认为,必须彻底转变军事战略,转入全面防御。1943年9月30日的御前会议,审议通过《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规定:“帝国于今明年内,以决定战局大势为目标,摧毁美英之攻势,并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急速加强决战力量,特别是航空战力,主动地进行对美英战争。”②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185頁。 由此可见,日本的战略目标已经从战略进攻阶段的“迫使美、英屈服”变更为“摧毁美英之攻势”,明确将日本的军事战略调整为全面防御战略。

大本营判断:美国发起反攻的重点在东南太平洋方面。第一,美军在东南太平洋方面的航空兵力占优势,制空权大部分为其所掌握。美军可借助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东部的现占领区域,逐渐向北、向西推进,拔除日军在此处的海军和航空基地,扩展制海权和制空权范围。第二,从这一方面展开进攻,能迅速接近日本的核心防御地带,切断南方资源地区与日本本土之间的交通线。如果失去该线,日本的防御态势将十分严峻。同时,大本营也判断美国可能会加强对中国的援助,坚定中国及印度持续抗战的信心,并利用中国的地理优势对日本本土展开打击。

英国对印度洋正面的反攻企图也已逐步明显。鉴于对意作战已告一段落,英军必将策动对西南方面,特别是对缅甸若开邦、印度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的反攻。对苏门答腊方向进行反攻的可能性也显著增加。① 参见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188頁。 而日本对这一线的防御仍比较薄弱,海军和航空兵力都较盟军处于劣势,尤其是防卫苏门答腊油田的航空兵力不足,需要抓紧加强防御。

四次宪法修改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步,及时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党在领导人民进行宪法修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了党与宪法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目的,以民主化为路径,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

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8.3(7.9~8.7)个月,1年PFS生存率为12.6%,2年PFS为1.9%。CT+SBRT组、SBRT+CT组、CT+SBRT+CT组患者PFS分别为6.4(5.9~6.9)、8.3(7.8~8.8)、8.2(7.2~9.2)个月(图1B),CT+SBRT组显著短于SBRT+CT组及CT+SBRT+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BRT+CT组与CT+SBRT+CT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

由此,大本营决定,在转入全面防御阶段后要将战略重点集中在东南太平洋方面和西南方面,着重加强航空兵力和海上机动力量,彻底粉碎盟军的反攻企图,使战局向有利方向发展。

二、确定全面防御战略,划定“绝对国防圈”

(三)预测盟军将重点从东南太平洋和西南方面发起反攻。1943年9月25日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探讨了同盟国的军事战略。大本营认为,美国的战争目的是确立以本国为中心的世界体制,英国希望维持战前势力范围,中国的目的在于排除外国势力,谋求领土主权完整。此三者必然以迫使日本屈服为军事战略目标,发起对日反攻。⑥ 参见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180~181頁。

(6)越剧说唱.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巡回唱戏是当地农村的传统,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越剧十姐妹之一竺水招就出自相邻的灵鹅村[4].目前华堂村仍有不少村民从事越剧说唱这一行业,收入十分可观,但巡回唱戏仍属于外出打工,工作漂泊,也不够稳定.

总体来看,此次日本的军事战略转变,较此前战略进攻第二、第三阶段和外围防御阶段更具现实性,但这一战略仍有缺陷。第一,对于“绝对国防圈”内的防御重点,陆、海军存在意见分歧。陆军主张,全线后撤至马里亚纳群岛组织坚固防御,避免进一步将部队投向难以补给的远方地区。而海军则坚持主张,确保联合舰队基地所在地——加罗林群岛中部的克鲁特岛(距马里亚纳群岛1000公里)的安全,① 参见黑川雄三:《简明近现代日本军事战略史》,杨民军、袁扬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 并以此确保国防圈外的马绍尔群岛和拉包尔等前卫据点。最终,经陆、海军妥协,“绝对国防圈”的范围采纳海军意见,将加罗林群岛划为必须确保范围。对此,陆军仅表示可以提供有限兵力支持。第二,全面防御战略的战略目标是缩短防线,利用战略退却积蓄实力组织反攻,而日军划定的防御范围却明显超出自身实力。加罗林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距日本防御的核心区域非常遥远,在日本海军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难防御。而且,海军还希望以加罗林群岛为基地继续确保马绍尔群岛等更为遥远的前卫据点,这显然扩大了防御范围,不符合全面防御阶段的战略目标。第三,全面防御战略要求“在目前战线坚持,同时加强后方重点战线的作战准备,待来年春天实施反击”② 黑川雄三:《简明近现代日本军事战略史》,第211页。 ,这种战略上的模糊,为接下来的战略实施埋下了严重隐患。要实施全面防御战略,必须迅速着手充实陆海军兵力和军备,向新确立的防御线增派陆海兵力、增征船舶、增产飞机等。这对于国力日渐衰弱的日本来说,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同时“在目前战线坚持”,导致有限国防资源被分散使用,反而在任何一处都无法达成战略目标。

为守住“绝对国防圈”,大本营计划通过加强内线要点地域的防御,形成防御线,利用航空部队的机动能力对进入内线的敌军进行截击,以实现对内线要域的绝对确保。此时,日军开始重视航空兵力,一方面是由于在战略进攻阶段的夏威夷作战、中途岛作战等一系列作战中,航空兵力显示出超预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前期作战中日本海军盲目追求与美军舰队决战,损耗过大,即使现在退回内线,短期内也无法形成足够有威胁的海上力量,因此需通过加强航空兵力补足海军兵力。而且,即便全面防御阶段的防御线较前一阶段进行了收缩,但仍然是东起太平洋,西至印度洋的广阔区域,仅依靠增派陆军力量进行岛屿防御和海上力量进行机动拦截很难实现全面防御。只有加强防御线上的航空基地建设,依靠航空力量将一个个孤立的防御点联系起来,形成有效的防御网,才能真正确立防御态势。

三、全面防御战略的实施

大本营根据新制定的军事战略,通过增派兵力,建设航空基地和防御工事等方式加强“绝对国防圈”各个方向上的防御力量。但在全面防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相比加强防御,日军更侧重于展开“局部攻势”,并为此消耗大量时间和战斗力,反而没有能够建立起坚固的防御态势。

(一)太平洋方面的战略实施。1943年9月15日,大本营制定了《关于中南太平洋方面作战的陆、海军中央协定》,决定:击溃向新几内亚岛东部至加罗林群岛东南方向重要地区进攻的敌军,力求长期固守;大致以1944年春为目标,整备在澳北方向及加罗林、马里亚纳各群岛重要地区的作战基地,加强防务。在菲律宾建成作战根据地,整备海陆和航空兵反击兵力等,迅速加强反击态势;1944年中以后,在情况允许时,争取从澳北方向进行积极作战。③ 参见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中)》,第672页。 总体来看,日本仍希望能在东南太平洋方面固守“前卫线”,争取时间加强澳北和中太平洋方面的防御,以挫败盟军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反攻。在实际执行中,“前卫线”作战的战略目标从“迟滞敌军”“为确立防御态势争取时间”彻底偏向“固守要地”和“歼灭敌军”,导致战略实施严重偏离战略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大本营预计,此后几年内日本的国力只能勉强维持现状,继续实行外围防御必然会增加战争消耗,甚至危害国家战争潜力。因此急需转变军事战略,缩小防御范围,整肃防御态势。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日本将“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应对美英进攻之战略态势……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应绝对确保之要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战争期间,始终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③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185頁。 。对比外围防御战略时期北起阿留申群岛,经中途岛、吉尔伯特群岛、所罗门群岛,至新几内亚岛、荷属东印度、马来亚、缅甸的防御线,此次的防御范围在太平洋方面进行了战略收缩。在东南太平洋方面,外围防御阶段一直固守的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东部并不在“绝对确保”的要域之列。这表明:一方面,大本营已认识到,东南太平洋方面的外围地区在盟军军事实力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根本无力确保,继续投入兵力只会造成无谓的消耗,进而会导致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方向防御的弱化,危害防御全局。因此,将防御范围后撤至班达海到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一线,加强航空兵力,掌握制海、制空权,强化防御态势更符合战略实际。另一方面,由于国力的迅速衰弱和盟军的猛烈反攻,原本较为安定的南方资源地区面临巨大的防御压力,大本营开始重新重视南方资源地区这一核心战略地域。相较于外围防御战略,以确保“绝对国防圈”为核心的全面防御战略更符合开战时的战略设想。

1944年2月,美军对中太平洋方面加罗林群岛中部的克鲁特岛和马里亚纳群岛进行空袭,直逼“绝对国防圈”核心。在东南太平洋方面,美军于2月占领新几内亚岛以北的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切断了新不列颠岛与新几内亚岛的联系。日军“前卫线”作战失败使其“绝对国防圈”的防御内线尚未建成即暴露在盟军面前。1944年3月,日本海军决定待航空力量稍微恢复后,于5月实施“阿”号作战,企图以帕劳附近海域为第一决战战场,以加罗林群岛西部附近海域为第二决战战场,与美军舰队决战。① 参见黑川雄三:《简明近现代日本军事战略史》,第214页。 为此,日军动用包括超级战舰“大和”号和“武藏”号在内的主力战舰21艘、驱逐舰29艘、航母9艘、舰载机480架岸、基飞机1000架。② 参见黑川雄三:《简明近现代日本军事战略史》,第215页。 由此可见,日本海军并没有吸取在“前卫线”作战中以歼灭美军舰队为目的盲目投入海军和航空兵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1944年6月,当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发起进攻时,日本海军变更“阿”号作战计划,主动前往马里亚纳群岛海域与美舰队进行决战。由于美军在海军和航空兵力方面的绝对优势,日本在此战中损失航母3艘、飞机395架,另有4艘航母和战列舰、巡洋舰各1艘被击伤。③ 参见桑田悦,前元透编著:《简明日本战史》,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38页。 日本的航母编队受到致命打击,丧失马里亚纳群岛海域的制海、制空权。7月9日,美军占领塞班岛,8月占领提尼安岛和关岛。日本的“绝对防御圈”首先在中太平洋方向被突破。

(二)西南方面的战略实施。在西南方面,缅甸作为“绝对国防圈”的西线战略前沿,备受大本营重视。在太平洋方面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本营依然持续向缅甸加强兵力,至1944年5月,驻缅日军已由1942年5月的1个集团军扩大为1个方面军(下辖3个集团军,共9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④ 参见桑田悦,前元透编著:《简明日本战史》,第226页。 早在战略进攻阶段,大本营就有对印进攻计划。但随着盟军驻印兵力不断增加,东南太平洋方面的局势又持续恶化,大本营对在西南方面发动大规模进攻作战态度转向消极。但是,日军驻缅前方部队却极力主张,为避免占据兵力优势的盟军在多个方向同时发动总反攻,使日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又陷入四面分兵的不利境地,应当先发制人,一举铲除盟军的反攻基地,在缅北险峻山地建立持久防御。⑤ 参见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504頁。 这一作战并不符合全面防御战略的战略目标,但当时,日本刚转入全面防御阶段,西南方面兵力得到加强,日军对建立“绝对国防圈”尚有一定信心。加上为推进“大东亚共荣圈”政略,拉拢印度支持日本,大本营最终于1944年1月,批准这项作战计划。

1944年3月,日军第15集团军3个师团兵分三路从缅甸西北部向印度东部的因帕尔开进。4月6、8日,日军占领位于因帕尔北方的科希马、根格勒东比,10日,占领因帕尔以南的托尔本,对因帕尔形成包围态势。英军迅速调动飞机和部队增援,4月18日,英印军突入科希马,击退当地日军,并于6月22日打通因帕尔与科希马之间的公路,解除日军对因帕尔的包围。由于日军发动因帕尔作战时,并未做长期作战准备。5月中旬后,没有航空兵力支援和物资补给的日军战斗力已严重下降,7月10日,日军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停止因帕尔作战。因帕尔作战中,日军共投入3个师团共计8.5万余人,作战结束后,残存兵力不足原来10%,武器装备损耗率也高达70%以上。⑥ 参见儿岛襄:《太平洋战争》,第363页。 这一惨败直接影响了1944年春夏的整个缅甸战局。日第15军几乎被全歼,无法在作战结束后用作加强缅甸地区防御,使西南方面防御陷入危机。

有关MRD检测时间点及时间间隔,目前尚不统一,但普遍认为在AL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后的时间段内检测对判断预后意义更大,时间间隔建议是每3个月检测1次[7-8]。有关检测MRD的时间间隔,或许根据不同时间段MRD的具体值及变化趋势来制定,可能对指导患者的后续治疗更有帮助。

“精细管理、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成功企业发展的基石!它既代表着企业管理工作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也代表了现代成功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每一个企业,要在充分认清自身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并与此相适应地提出企业“精细管理、以人为本”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切切实实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精细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稳步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全面、健康地向前发展。

实际上,缅甸并非盟军反攻的重点方向。当时,作为缅甸作战主力的英军,仍然以欧洲为主要战场,对于在缅甸开辟战线并不非常热心。英军认为,夺取荷属东印度和新加坡,才能更直接地打击日本的战略核心。① 参见儿岛襄:《太平洋战争》,第330页。 1944年,美军在太平洋方向取得重大突破以前,盟军进攻缅甸的作战还兼具为发动对日航空作战提供补给线路的战略作用。但随着美军在太平洋中部迅速接近日本本土,从太平洋方向发起对日航空作战成为更为可行的战略选项,缅甸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也有所减弱。如果日本不发起主动进攻,盟军本计划在1944年雨季(5-10月)结束后,再展开缅甸夺回作战。② Hans Adolf Jacobsen,Arthur L.Smith,Jr,World War II Policy and Strategy: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M.California:Santa Barbara,1979,p.244. 这表明,日军本来至少可以有近半年时间强化缅甸防御。以日本陆军的筑垒防御作战能力,盟军即使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要在缅甸突破日军防线也将非常艰难,攻克西南方面日军“绝对国防圈”,可能至少要多花1年以上的时间。

(三)中国方面的战略实施。日军在太平洋方面和西南方面面临全线崩溃之时,中国大陆仍是日本兵力配置最多的战场。1943年底,日本在中国战场(关内)的陆军兵力,仍有25个师团、11个独立旅团和1个坦克师团,总兵力达到100万人。③ 参见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営陆軍部(7)》,第546頁。 1943年下半年,日本海上运力损失急剧增加。这对于国力即将耗尽、迫切需要各种资源输入的日本而言是致命打击。因此,大本营提出实施“一号作战”,目的是“把中国大陆变成南北贯通的走廊,确保本土至南方各地的陆路交通,同时摧毁沿线美军航空基地,歼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摧垮中国抗战意志”④ 桑田悦,前元透编著:《简明日本战史》,第230页。 。从1944年4月开始,日军出动16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3个独立混成旅、1个骑兵旅以及2个航空师,历时8个多月,击溃了豫湘桂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并占领了衡阳、桂林、柳州地区的机场,完成了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⑤ 参见王颜昱:《日本军事战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68页。

一方面,从消极“应对”暴力的角度,相对于孔子重视德之于“武”的控制与约束,孟子则是以德来否定“武”。这样,在孟子的思想理路中就遇到了困境:暴力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的部分,而抑制暴力的暴力行为却并非一种可选项。

但是,以当时日本在中国的陆上运力,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对缓解南方地区至日本本土的运输压力只是杯水车薪,加上当时日本已经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制空权,即使打通了大陆交通线,在盟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能不能固守保全并使其发挥作用,也是未知数。另外,1944年8月,美军攻下马里亚纳群岛后,日本在太平洋方向已处于美军的轰炸范围内。摧毁美在中国的空军基地,对于阻止美军借助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实施空袭的战略意义也大为减弱。而歼灭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这一战略目标也并未完全实现,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更无从谈起。可以说,这次作战,实际上并不具备战略上的重大意义,反而使大量兵力牵制在中国战场,无法投入到更为需要的太平洋战场上。

四、结语

全面防御战略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面对盟军猛烈反攻被迫作出的军事战略调整。此时,日本已经意识到自身在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方面均处于劣势,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和盟军下一步的军事战略进行了较为客观的预判,因此这一阶段的军事战略较之此前的“外线防御战略”更具现实性。但是,全面防御战略仍存在很大失误。首先,这一战略的制定并非基于国力可持续发展能达到的水平,而是基于当时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战略企图超出自身实力所容许,使得这一战略注定不能长期维持。其次,虽然战略目标已转向全面防御,但战略思想、作战计划却没有及时随之转变,导致战略实施严重偏离战略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全面防御”。因此,这一战略仅实施了不到1年即告失败。

中图分类号: K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883-2019(02)-0106-06

[作者简介] 张晓璇,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讲师,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 涓]

标签:;  ;  ;  ;  ;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全面防御战略研究(1943.9-1944.8)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