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在小儿护理中临床研究论文_尹英

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在小儿护理中临床研究论文_尹英

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型号头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优劣。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例在我院门诊接受头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使用4.5号头皮针,B组使用5.5号头皮针,从一次性成功率、出现皮下血肿、液体渗漏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与B组的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3%和8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 和80%,经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显著。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4.5号头皮针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头皮针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calp acupuncture in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00 patients received scalp needle for infusi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100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used 4.5 scalp needle,group B used 5.5 scalp needle,from the aspects of success the rate of emergence,subcutaneous hematoma,liquid leakage were observed,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urvey. Results:the one-time success rate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93% and 82% respectively,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10% and 21% respectively.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care was 93% and 80%,respectively.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P and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4.5 scalp acupuncture can improve the one-time success rate of pediatric venipuncture,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complications.

Keywords pediatric nursing;scalp acupuncture;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作为护理专业人员的必备技能。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有创性护理作技术,临床护理工作中90%以上住院患者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小儿头皮针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因此,广泛用于小儿输液[1]。在操作过程中选择使用合适的头皮针型号也是重要的。作者在临床中对200例患儿进行不同型号头皮针穿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随机选择于近1年来在我院门诊接受头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使用4.5号头皮针,B组使用5.5号头皮针。A组,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7个月~7周岁,平均年龄(3.36±0.85)岁,B组:男性51例,女性49 例,年龄6 个月~8周岁,平均年龄(3.27 ±0.92)岁,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 A组使用4.5号头皮针,B组使用5.5号头皮针。头皮针穿刺术前,儿童及其父母的配合及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穿刺积极向家属做好沟通,告知放松心情,以取得配合。从病房环境、心理疏导,各方面缓解患儿的紧张与家人的压力。无菌原则要贯穿整个穿刺过程,控制输液速度,降低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2]。

1.2.2 穿刺成功后检测生命体征,检查是否存在血肿、渗漏等现象,及时对症有效处理。

1.2.3 如果出现皮肤水泡、皮肤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要立即拔出头皮针并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出现液体渗漏现象需拔出头皮针,用硫酸镁湿敷。充分稀释会对血管造成较强刺激的药物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严格控制滴速,如果静脉炎发生需迅速拔出头皮针,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并进行局部热敷。

1.3观察指标:一次性成功率、出现皮下血肿、液体渗漏。

1.4评价标准: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满意度。

1.5数据处理: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A组与B组的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3%和8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 和80%,经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显著。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3.1 皮下、血管产生痛觉的机理

人体痛觉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时间[3]。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皮肤上存在着表层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且痛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表皮,对疼痛特别敏感。皮下血管丛位于皮下组织深部,是皮肤内最大的血管丛,血管壁上存在着深部痛感觉器,其分布密度比表层稀少,其疼痛较为弥散,层面分辨较差,以钝痛为主,任何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都可以引起疼痛感。

3.2 减轻疼痛

在静脉输液中,穿刺所用的头皮针是造成患者疼痛的直接原因,进针长度与穿刺疼痛程度呈正比[4]。静脉针进入血管内的长度越短,患者疼痛感越小,反之疼痛感增大。因此对头皮针的选择尤为重要。临床上通常成人选择7号,小儿选5号半或更小的型号。不同型号的针头产生的疼痛感不同,进针时头皮针型号小,针头细,针尖锐利,针尖斜面短,人皮阻力小,针头与皮肤接触面小,护士用力小,减少对皮肤及血管损伤,患者疼痛感轻,操作更具人性化。

3.3 血管损伤小

实践证明[5],进入血管内的针头越长,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刺激越明显,由于大量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极易继发血栓形成和血栓机化而阻塞管腔。进针长度短可预防因机械性刺激所致的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小或闭塞。进针长度与血管损伤及疼痛明显相关。因此,提出尽可能减少进针长度。7号头皮针长度22.5 mm,5号半头皮针长度17.5 mm,后者比前者短5 mm,对于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掌握适当的进针长度可以延长静脉使用时间、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痛苦,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短而细的5号半头皮针可以达到保护血管和减轻疼痛的目的。

3.4 提高穿刺成功率 5号半头皮针短而细,血管选择范围大,几乎不受部位限制,尤其适用细小血管的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又因针头管壁薄,管腔小,长度短,不宜回血堵塞,不增加重新穿刺的机会。有报导,为心血管患者静脉输液一针成功率5号半头皮针为97.2%,7号头皮针为88.9%[6]。

3.5 控制输液速度

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通常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输液量、药物的性质等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min[7],年老、体弱、小儿及患心肺疾患者输液速度要更慢。经实践,输液架放在正常高度,距床沿10O~110 cm 时5号半针头输液最快速度60-76滴/min,如升高输液架,输液速度会更快,使用调节器可减慢输液速度,因而不影响治疗效果。有资料表明[8],针头越细针尖马蹄越短对血管损伤越少,输入速度相对越慢,越有利于血管保护。

3.6 患者满意度高

5号半针头在固定时因其长度短,固定后手臂的活动范围大于7号针头,不易出现跑针、漏液现象;针头斜面短,直径较小,穿刺点小,易按压,且按压时间短,血管愈合快,较少淤血的可能[9];习惯上5号半头皮针应用于小儿输液,而将其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细小的穿刺针使患者感到镇定和放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体现了亲情护理和人文关怀,加强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

儿童由于抵抗力较差,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发热等疾病时,需采用静脉输液治疗。常用的静脉输液包括手背静脉输液、肘静脉输液、足背静脉输液与颞前静脉输液等,由于儿童的手背静脉、肘静脉与足背静脉均不明显,且静脉血管较细,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通常采用颞前静脉输液法。儿童自出生至3岁的头部脂肪均较少,进行穿刺时头皮静脉清晰可见,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不仅能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头皮静脉的成功穿刺不仅能降低患儿因反复穿刺所受的痛苦,并有效控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还能保证患儿得到及时的抢救与治疗。头皮针的使用,为急性疾病的治疗赢得时间,提高了治疗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和2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 和80%。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4.5号头皮针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可以减小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红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对策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103-104.

[2]吴彩茹.浅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2):172.

[3]李惜珍,林佳玲,黄丽侬.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J].临床护理杂志,2010,1(1):80-81.

[4]潘兆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2(2):3679-3680.

[5]王会雪,尤江力,李玉英.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5):636-637.

[6]黎燕清,李卡露.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4-26.

[7]王玉梅.儿科头皮针静脉穿刺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1,24(1):14

论文作者:尹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在小儿护理中临床研究论文_尹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