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承担着电力能源转换、输送的重要使命。做好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能够提高变电系统可靠性。下面文章就对变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行;运行维护;变电运维;一体化
引言
长时间以来,电网的变电生产一般都是通过职责来进行分工的,并在分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电网调度和检修等各项专业化的模式,这些分工方式对于电力的生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变电运作和变电检修属于变电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如果没有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容易拉低工作效率。基于此,就可以对变电运维的相关系统进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来调度人员,进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变电运维的特点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非常重要,通过良好的变电控制与管理,能够对供电系统进行把握,相关人员通过对变电站值守,对变电站内主要设备做好运行管理与操作,并根据用电负荷的整体调配,依据调度指令对站内电气设备做好停送电操作,同时,为了保证电力设备安全,需要针对问题监测变电系统和设备变化,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记录与控制,确保整体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供电用电效率。变电运行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设备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复杂性,其功能作用不可小看,涉及到的面广点多;二是设备设施多,变电运行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使用到的设备最多,功能最复杂,存在着维护难度大、故障概率多的问题;三是工作枯燥乏味,变电工作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工作中变化较少,容易让人产生疲倦感;四是集中管理难度大,变电站分布较散,涉及到的线路较长,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对变电运行管理难度,技术要求较高,只有具备良好的技术,才能做好运行管理。
2变电运行与维护现状
2.1运行安全管理不完善
安全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过程中,运行安全问题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运行安全问题一旦产生,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其实,导致运行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因为:第一,管理人员在运行安全管理的时候,责任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安全管理没有深化到工作细节中,这样无法对一些运行安全隐患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运行安全管理问题的产生;第二,电力企业对各项工作责任没有进行详细的明确,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这样一旦出现运行安全问题,很容易出现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问题不仅能得到解决,还会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
2.2缺乏完备的设备检修模式
变电设备是推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很多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对于各项变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不够到位,没有充分掌握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没有做好老旧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更新工作,检修工作频率不够高,检修模式不够科学等,不能够适应当前电力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资源浪费。
2.3违规操作问题
违规操作问题是影响变电运行工作的人为因素,这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十分常见,且这些操作问题往往又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部分工作人员不注重操作规范的学习,将其在工作中掌握的经验作为操作的“第一标准”,这固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难免会产生主观臆断、人为疏忽的状况;同时,变电运行维护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新问题,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那么很难应对新状况,不仅不能及时完成维护任务,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3.1重视变电运用一体化的安全工作
安全在运维一体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应该将安全放置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确保安全工作可以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就要构建一些规范化与标志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便可以进行现场的管理,也能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潜在联系。此外,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工作标准和相应的流程,规范员工在维修中的各种行为。上级部门也可以根据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工作中的风险性,进而确保运行电网的安全性。
3.2做好制度保障
在运维站实施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工作,必须先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运维一体这一模式的有序、规范运作。在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当中,必须要对相应的管理、监督、评价等的制度进行完善,在将制度保障做好之后,再去落实每个人相应的工作职责,这样做可以促使变电站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有所依据,也可以提升日常维护工作的规范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尤其应注意工作流程不应流于形式化,应结合作业现场日常维护工作的反馈进行修改,做到内容精炼、流程实用,对现场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针对运维一体工作突出的小型分散的特点,应着重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可以在相应作业控制卡中突出风险辨识相关内容,在工作前应对相应的危险点加以确认。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明确工作风险和正确的执行步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相应的处理预案。在工作完成后也应有相应的评价制度,使整个运维一体工作实现闭环管理,做到安全有保障、运维有质量、工作有效率,提升本质安全。
3.3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运维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对业务进行整合,对人员进行重组,确保现有业务能够有序开展,为电网运行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还要做好变电运维管理预控措施的落实工作,加快推动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实现。对传统的变电运维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改变,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加快促进变电运维人员与维修人员的整合,稳定整合全过程业务和重组人员并保证现有业务生产的有序正常开展,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和生产秩序正常,必须积极落实变电运维管理过程中的预控措施,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通过改变传统的变电运维生产组织方式,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使变电运维人员与检修人员有效的融合于一体,实现运维工作的统一管理,这不仅有利于运维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对设备运行的安全也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3.4加强维护人员队伍建设
专业的维护人员是执行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进程的推进和工作效果的取得。因此,必须将维护人员队伍建设作为电力部门内部建设的重点内容,切实强化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定期开展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的主体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基本认知,并通过针对性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直接与工作绩效挂钩,从而引导工作人员主动将安全意识与专业规范贯彻到日常的维护工作中去。当前,电力技术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相应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也要求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必须正视新问题,改善旧的工作方法,技术层面、操作层面进行全面革新,以适应新时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实际需求。电力部门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操作比武等多样化的形式,考察维护人员的业务素养,并为其主动沟通、吸取经验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专业人员不断“充电”,成长为新时期专业化的变电运行维护人才队伍。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维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变电运维管理方面,需要积极建立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制度,并合理制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而在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过程中,充分发挥运维一体化优势,提高变电系统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淑芸.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35):47+49.
[2]文强.浅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0):136-137.
[3]崔亮.探讨如何实现变电运维的一体化[J].低碳世界,2014(19):78-79.
论文作者:赵元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变电站论文; 操作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