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青少年价值观的演变特征及教育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论文,价值观论文,青少年论文,特征论文,年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意义上,青少年群体是指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年龄阶段的人群。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伴随着身体生理发育的成熟,其心理发展正处在走向成熟的变动过程中,而标志着青少年心理成熟的稳固价值观的形成,也处在变动之中。作为必定要成为未来社会主人的青少年群体,因为他们的不成熟,其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为他们已有的成熟,他们现实的价值观也预示着未来社会价值观的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西方发达国家引领的各种思想潮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人们的需要、满足利益的手段和内心价值评价在广度、深度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导致了社会价值观① 的变迁。青少年群体更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同时因为自身需要和利益满足的范围和手段的制约,其价值观也必然带有明显的演变特征。分析这一演变特征,确立适宜的教育引领策略,使青少年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阶段和演变特征
到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党和国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拨乱反正,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1992年到2002年为第二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推进、建立并完善新体制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保护和发展人权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在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中诞生了三代青少年: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其青少年期正好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其青少年期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其青少年期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三阶段。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三代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来自于自身需要和利益需求的主导,同时又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种根本上的变迁,即从传统的政治道德及其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转换。具体来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个发展阶段,社会价值观的这一根本转换也表现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社会价值观走出了极端的政治狂热,在思想意识上,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意识形态标准,确立了实践标准;在人性上,冲破了阶级属性和旧体制的束缚,讲求人的自我奋斗、自由竞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以抽象的民主政治、个人自由、市场经济为时代共名的价值取向开始冲破并逐步取代过去的集权政治、集体利益、计划经济等传统共名的价值取向。此时西方思潮开始大量涌入,在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波又一波的所谓新思潮热:从尼采的超人到弗洛伊德的自我,从萨特的绝对自由到海德格尔的人的此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等等。这一阶段的价值转换虽然有些迷人眼,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利益取向还没有分化,因此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一种时代的共名现象,并没有呈现出多层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第二阶段,社会经济结构中出现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三分天下的局面,由此形成了新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划分。自由市场的经济基础地位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为经济结构和利益集团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人们利益取向和满足手段的分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分化,由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共名转变为90年代的无名,各说各的词,各谱各的曲,各弹各的调。而此时,承担着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也逐步分化为三个团队: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社会新中产阶层及其利益的代言人和社会底层民众及其利益的代言人[1]。此时社会价值观较为普遍地呈现出以关注、追求个人的、眼前的、局部团体的、感官物质的利益为皈依的价值取向,甚至出现了以放弃长远的、集体的、整体的、精神道德的利益取向的极端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各种各样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违背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社会失范现象,出现了富人与穷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富裕行业部门和清苦行业部门的分化。
自2002年开始,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利益分化、新的价值取向、新的意愿追求继续增长和扩大,在许多方面为国家法律和政策所认可。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首次将“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律概念,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2006年,“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被载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党章。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2008年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8年10月24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规划。从中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正在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转换,从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抽象的长远利益、集体利益、整体利益、精神利益取向转向今天实实在在的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团体利益、物质利益取向。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打破了原先共名的集权控制、集体利益、整体利益,并没有适时地建立起能够引领和规范个人的、眼前的、局部的、感官物质享受的利益满足及实现的新价值取向,于是产生了价值实现中的空白区域,导致在20世纪90年代早就已经存在和扩散的违纪违法无德等社会失范现象更加蔓延。因此,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和实践的兴起,怎样在汲取传统价值观、肯定现实合理价值观、融合全球共名价值观的基础上,寻求官方倡导价值观、社会流行价值观、知识分子价值观、个人主导价值观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融合,进而生成新的有包容性和积极合理性的价值观,使人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价值观和实际利益、名义价值和真实价值、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时代新课题。
在三代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非常明晰地表现出了整个社会价值观从政治道德共名到实践自我共名、从时代共名到分化无名、从分化无名导致的紧张张力到新的时代价值观融合的演变轨迹。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第一代青少年身上,非常明显地表现出了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社会价值观的时代共名现象。在当时的大学校园和中学校园里,尽管仍然是集体利益至上、以奉献为主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但是改革所带来的实践标准、发展生产力等实用取向的价值标准已经在影响青少年。伴随着开放而来的港台流行歌曲以其轻松欢快、委婉缠绵、似水柔情、贴近生活的清新风格很快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让青少年发现了现实的自我、生活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世界。因为开放,西方的各种思潮重新涌入,青少年的自我赢得了一种学理上的支撑,一时间,以自我崇拜为内容的自我尊重、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推销、参与竞争等等体现个性的价值取向风靡校园,到处是让自我展现的手抄报、沙龙、班干部竞选行动,以至于产生了对推动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激进狂躁奢望。从有关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也可以看出此阶段青少年价值观的特征。1987年青少年的终极价值观(目的价值观)倾向于关注自我实现、强调奋斗进取,把有所作为、真正有益、自尊、国家安全排在前四位,反映出青少年对有所作为、施展自己才华的关注。青少年的工具性价值观倾向主要是一种竞争取向,他们把雄心壮志、有能力、胸怀宽广、诚实排在前四位,反映出青少年强调胸怀大志和对提高自己能力的关注。[2] 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青少年的整体价值取向仍然是爱祖国、爱集体、爱党、爱社会主义,只不过他们要求用自我主体选择的方式而不是集体安排服从的方式来实现价值目标。但是,因为此一阶段青少年的主体、自我是舶来的、是抽象的,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最终自己的目标不能够如愿以偿。
处于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青少年正好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这一代青少年,成长在利益分化的社会环境中,从小就会感受到因为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快速变迁,在自己所不能改变的现实的家庭环境、社会阶层的比较、变化中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因为80后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了更多地来自于家庭的关爱,致使他们把前一代青少年渴望得到的自由、自尊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取向。调查发现,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终极价值取向关注家庭和谐、强调自由安全,他们把合家安宁、自由、自尊、国家安全排在前四位,而工具性价值取向主要是强调自我实现。[2] 此外,由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正在变动中,成人社会价值观中注重眼前的、个人的、感官物质的、局部的利益满足的取向引领的利益获取、家庭结构的变动,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念中,对于舒适的生活、自由、幸福的价值追求逐渐提升。[2]
处于改革开放第三阶段的青少年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有以下特点:他们仍然是独生子女群体;他们面临了更多来自于同龄人的竞争压力,从考试竞争到升学竞争,从升学竞争到就业竞争。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享受了更多的家庭和社会关爱,他们的生命权、教育权、人格尊严得到了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国家的更为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因此他们把自由、幸福、享乐视为理所当然,同时更加期望合家安宁。在2004年的调查中,他们把合家安宁、自由、幸福、快乐排在终极价值的前四位,把诚实、胸怀宽广、有能力、雄心壮志排在工具性价值的前四位。[2] 这就说明了,新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在现实性上更多地趋向于与个人、眼前、物质、现实利益相关的价值,同时社会价值观中的各种失范现象也引起他们的焦虑,比如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公务员渎职,教师师德沦丧,商人卖伪劣产品等。社会越是如此,人们对诚实负责的呼唤越是强烈。在青少年的工具性价值观中把诚实排在第一位就是对此呼声的强烈反映。
总之,青少年价值观被深深打上了时代变换和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烙印。但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尽管受到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自身仍然具有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在青少年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共名性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爱国无价、维护民族尊严。青少年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接受正统的、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尽管由于他们的主体意识、自身需要的变化使他们对来自官方的价值观教育有些许反感、反叛、背离和怀疑,但在他们身上仍然表现出比较集中的价值取向。对于20世纪80后、90后出生的青少年来讲,最大的共名价值取向就是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主权安全与统一、对民族尊严的强烈维护。他们对国家的爱是那样的执著、真诚、充满智慧,那样的毫无条件与痴迷,甚至改变了人们早先对他们的许多怀疑和困惑。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针对世界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对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恶劣抵制行为的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针对许多西方媒体的诋毁国家民族形象的歪曲报道的坚定抵制和揭露事实真相的有理、有据、有节的回击,最终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和国家对中国产生了好感和理解。同时以自己的行动在成人社会面前显现了自己积极的、高尚的共名价值观,与成人社会价值观中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物质利益、局部利益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鲜明对照,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2.笃信自我,崇尚主体选择。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与他们的父辈在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手段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价值目标上,青少年的价值选择表现在立足现实,不太关注远大的理想;关注小我,不太关注他人、群体、社会等大我;关注实实在在的利益,不太关注道德节义等名号。在价值实现手段上,更多地选择捷径,不再按部就班地通过积累实现自身价值,更多地突出自我选择的意志,不再遵守来自家庭、社会的安排,更多地趋向于人生价值实现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再拘泥于前辈们的独木桥。比如,他们更加崇尚依靠个人奋斗成功的比尔·盖茨,更加欣赏丁俊辉,更加佩服李宇春,展现出新一代青少年的笃信自我、崇尚主体选择的多样化的时代个性。
虽然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合理的,但是从现实层面看仍然存在着很大隐忧。正如在讨论社会价值观时所说,单一的传统共名价值观被打破之后,新的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及时地规范和引领,这就必然带来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和道德失范现象,而这些现象的根源正在于人们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去做的。青少年的价值观是时代价值观的晴雨表,在他们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爱国无价、维护民族尊严的价值取向固然可贵,但是笃信自我、崇尚主体选择却既可能选择善的行为,也可能选择恶的行为,于是导致许多青少年虽然做出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却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很有价值的现象出现。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管理和教育引导跟不上社会价值观和青少年价值观时代变化的典型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正视社会价值观和青少年价值观变动的现实,审视传统教育引领和社会管理的策略,在新形势下确立合宜的规范引领策略,有效地建构正确的青少年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
二、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1.建构极具包容性的、合理的、积极而有效的社会价值体系
以往的价值体系并不是不好,而是落后于时代,缺乏包容性和积极有效性。所谓落后于时代和缺乏包容性是指只强调来自官方的价值观,忽视民间业已自发形成的合理的价值观;只强调传统单一的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精神利益价值取向,忽视新兴起的、逐步成长的、丰富合理的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官方价值观在现实性上不能被社会人群所普遍实际认同并有效实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观建构上超越原先的只主张单一、宏大的以集体利益为价值目标、以集体控制为价值实施和以精神利益为价值评价的价值体系,走到社会前面去,建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能够为人们所普遍认同、普遍实施又能成长起高尚和伟大精神的社会价值体系,为正当合理的多样化、多层次的价值观正名,并且贬斥自私,提倡高尚,引领伟大,让人们在这样的价值体系里自由成长而无危害,共享和谐生活而无冲突。在社会价值观普遍认同和追求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物质利益的现实潮流中,在青少年为此潮流所裹卷,在实际生活中也普遍认同和信奉舒适的生活、自由、幸福等价值取向的时候,作为社会管理者和教育引领者所建构的价值体系,如果能够包容他们的普遍而合理的价值追求,划分出极具自由和合理性的价值界限,那么就会使社会和青少年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地认同和信奉我们的价值体系,在正当基础上向高尚和伟大价值挺进,从而为实现价值教育的积极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尊重青少年个人的自主选择,肯定其合理选择,引领其自我超越
当代认知心理学和教育理论揭示,人的认识,包括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纯由社会、教育者从外部强加于青少年的,而是在青少年自我选择和社会、教育者等环境因素互动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构形成的。因此,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策略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尊重青少年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行动。康德说过,“善良意志如一颗宝石,自身就发射着耀眼的光芒”[3],这说明,价值的自由选择是价值观认同和实施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发生的价值行动,才是真实的、可行的和有效的。
但是,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演变趋向正在逐渐消除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使得我们整个民族和社会更加尊重个人的选择、个人的看法和个人的需求,使得人本身的地位得以提高,从而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这一取向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又有可能使青少年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物质利益越出合理的界限损害到他人和社会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精神利益。所以,价值观教育既要尊重青少年个人的自主选择,基于青少年的需要又要高于他们的需要,既要适合他们合理的需要,又要引导他们的需要。在青少年个人选择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确立的极具包容性的价值体系,肯定其合理的选择,贬斥其不合理的意识和行为,引导他们自我超越,让正义合理乃至是高尚和伟大的价值观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成长起来,在他们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引导青少年既满足个人发展欲求,实现个人幸福感,又适合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保证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3.加强社会管理规范和执法力度,既从舆论上旗帜鲜明地扬善抑恶,也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施以合理的惩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以清明、公正的价值为主流的社会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证明,青少年虽然有主体性,但是由于他们还不成熟,还受到来自于社会榜样示范作用的影响。青少年的合理、高尚、伟大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形成,不仅取决于价值引领,还取决于在社会上和青少年群体中那些自私、卑鄙的人和行为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和惩处。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最终取决于他们利益需要的满足和满足手段的价值取向如何。当一个社会中大家都用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青少年就会采用正当趋向的手段满足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社会中很多人利用法律漏洞和道德舆论的软弱来不正当地获取利益,并且大行其道,那么青少年也会群起效仿。这就要加大社会管理规范和公正执法的力度,让那些违法违纪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人无路可走,让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坏人和坏的行为因为受到适当的惩戒而让青少年明白此路不通,从而增强对清明、正当行为的信任和践行力度。
注释:
① 社会价值观里面实际上包含两种价值观,一种是由官方主导的价值观概念,一种是为社会实际广泛认可和信奉的价值观念。二者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中是基本重合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及其满足的体制和手段的分化,社会实际认可的价值观和官方价值观开始分离,官方价值观要想成为社会普遍信奉的价值观,必须以被社会主体认可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存在才可以,否则只是众多价值观中的一种。对青少年发生实际影响的价值观,并不是控制着学校教育的官方意识形态价值观,而是在社会中被普遍认同和信奉的社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