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谢永全,祁鹏强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谢永全,祁鹏强

河南省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驻马店市 463000

摘要:建筑施工发生漏水渗水的现象,一方面是阻碍建筑业与土建技术水平的发展,从多方面损害着建筑物的性能,进而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形象与收益;另一方面对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的话还会给整个建筑带来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改善防水防渗漏的技术与措施,国家和施工单位都进行了技术与理论的很多探索。对于国家来说,对防水的施工水平与规范、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防水工程的设计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制与界定。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讲,防水防渗漏技术的改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都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一整套的措施与保障体系。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最近几年,在建筑质量投诉中,渗水漏水是投诉次数最多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由于其不仅对建筑物的实用性造成影响,而且给业主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业主的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做好各项防水防渗工作,使其能够成为建筑施工中确保质量的重点。

1.建筑施工中发生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

1.1材料不合格

在建筑施工防水材料选购环节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材料成本,选择价美物廉的防水材料,使得许多质量不合格的防水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这些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效果相对较差,最终造成渗漏的现象发生。此外,建筑材料管理部门忽视市面上的劣质防水材料的检查,不能全部消除劣质的施工材料,也不能严格把关材料质量。

1.2施工技术水平较低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是否先进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就无法应对复杂化的防水施工,从而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各方面要求较高,施工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可以提升防水性能。然而在许多建筑施工现场,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这些员工都没有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技能仅仅是来源于工作经验,施工防范意识相对薄弱。

2.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渗漏点

2.1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出现渗漏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工艺不够规范,比如:穿孔、砌筑阶段没有根据施工标准展开具体操作,出现潜在渗漏点。具体表现在:第一,外墙施工环节砂浆砌筑不符合标准规范;第二,砌砖环节间隙相对较大,施工完成的初期没有及时给予修复,使得漏点的遗留;第三,施工环节外墙表层存在较多孔洞,并没有给予修复,加大了渗漏问题发生机率。

2.2屋面渗漏

一般情况下,屋面渗漏原因包括:第一,施工工艺不够规范,没有及时改进和调整防渗防水工艺,造成建筑工程开裂,处于受力作用下出现渗漏问题;第二,防水材料使用不合理,使得建筑物在初始施工中就存在问题;第三,建筑连接处理不到位,使得连接部位存在较多缝隙,遇水后发生渗漏。水沿着建筑主体结构逐渐深入内部,严重破坏整体结构。

2.3厨卫渗漏

因为厨卫内部空间设置较多管道,特别是交叉性管道,如果水管发生渗漏,直接影响到整体厨卫空间。因此,厨卫渗漏的核心因素是管道问题,管道在水压作用之后出现堵塞,引发水流回流,总而造成严重性渗漏,影响工程防渗管控效果。

2.4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设计环节,通常会把位置放在管道周边,使得地下室接缝相对过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结构伸缩缝、墙体沉降缝以及冷接缝等,进行接缝位置的施工作业时,通常会发生一些小缺陷,引发地下室渗漏;混凝土振捣环节缺乏科学施工,外墙钢筋距离超出标准规定,也在极大程度上加重渗漏问题发生机率。

3.建筑施工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外墙面防水防渗技术

裂缝作为建筑工程的外墙渗漏根本原因,会引发建筑物渗漏,情况严重的甚至影响整体建筑使用安全程度。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全面清理表面灰土,使用水泥浆进行填堵直到缝隙密实。针对脚手架空洞,需要采取水泥浆先涂刷一遍,在此基础上使用掺带10%膨胀剂水泥砂展开密实;针对深度过大的空洞,使用分层嵌补方式,要求每层的厚度可以超出7mm,贴近墙边地阳台板灌缝需要少于板面的15mm,采取防水柔性密封膏进行密封。

3.2屋面防水防渗技术

建筑屋面的施工作业中需要选择PVC防水材料,综合分析屋面材料热胀冷缩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根据防水材料施工工艺的要求展开具体操作,认真清理基层并且在基层涂抹处理剂,一次完成,保障均匀程度。对于管道口等部位的处理时,必须铺贴附加层,其方向是逆着排水坡由低至上进行。完成铺贴后对材料给予加热处理(来回移动,均匀加热),待材料表明融化之后立即滚铺粘贴,平整铺贴。把材料下方空气排净,做好接头和搭接缝处理。及时给予蓄水试验,2d内没有出现渗漏点为合格。对于天沟等细节部位施工,需要保障坡度合理性,防止发生积水,有效降低渗漏现象的发生。

3.3门窗防水防渗技术

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门窗是否会发生渗漏,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此环节的建设。正式进行门窗施工环节不能够片面关注美观性,忽视细节把控,从根源上控制渗漏问题的发生。此外,想要实现门窗防渗防水性能,针对材料选购环节必须货比三家,筛选出经济适用的施工材料。并且在运输环节小心仔细,防止门窗被挤压、损坏。

3.4厨卫防水防渗技术

卫生间与厨房作为建筑物中管道最为复杂、用水量过多以及用水频繁的部位,这使得厨卫防水与防渗非常重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厨卫防水涂膜,卫生间从底翻至楼顶、厨房从底上翻350mm,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防渗防水效果。厨卫装修环节,地面高度需要低于建筑房屋45mm,起坡需要低于其他房屋地面的15mm。针对墙体砌筑中厨卫位置适当加入防水灰以及抹灰,建筑穿楼板烟道和管道封堵采取细石混凝土膨胀剂,认真完成清洗和凿毛后使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同时,厨卫的地面施工进行试水,出现渗漏的部位全面仔细的检查并且制定有效处理措施,不再渗漏后展开后续施工[1]。

3.5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

地下室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体建设施工的关键问题,必须增强地下室防水和防渗性能,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与使用安全性。因为地下室存在诸多管道和接缝,如果其周边施工发生质量问题,会直接造成地下室严重地渗漏现象。地下室内比较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集中体现在结构冷接缝、伸缩缝、墙体位置中蜂窝通道。建筑施工阶段必须遵循防渗防水施工的标准,对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关注防渗防水的预防与检查,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为防止地下室的混凝土发生松动,需要及时整理表层杂物,保障表面干净和整洁。完成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后,建设单位应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后期养护与监督工作,精准检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将温度控制于25摄氏度范围内,防止由于温差过大造成裂缝、渗漏问题。

结论

简而言之,渗漏问题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正式施工环节渗入水,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性能,降低建筑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相关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势必会缩减建筑使用寿命。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建筑施工防渗防水工作,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质量,进而为建设方和使用方带来更多经济效益[2]。

参考文献

[1]朱世康,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科学中国,2017,(12):61》

[2]张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地理,2017(04):112.

论文作者:谢永全,祁鹏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谢永全,祁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