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麻醉科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无痛分娩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评定二组产妇分娩的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结果 治疗组术中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然分娩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更能使产妇清醒地体验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疗效观察
由于产妇难以承受自然分娩带来的巨大痛苦,目前分娩镇痛有多种麻醉方式,应用最广泛的方式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这种方法既不直接抑制胎儿,又能使孕妇保持清醒与医务人员合作,而且镇痛效果极好,只要阻滞范围恰当,对母儿都不会造成危害[1]。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按随机兼顾均衡的原则,将2014-01/2014-07住院的的患者,选择妊娠时间为37周以上,单胎,头位,年龄范围为23~32岁初产妇,年龄平均(26.1 ± 0.5)岁;孕周(37-41+5)w,平均(38.0 ± 2.0)w。均无阴道分娩和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纳入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治疗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单纯连续腰硬外麻醉组)。共纳入12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
(1)治疗组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宫口开至3 cm 时,经产妇及家属同意并签名后,由麻醉医生在L3-4腰椎棘突间隙行局部浸润麻醉并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注入芬太尼25 ug,再用0.125%罗哌卡因和1 - 2 ug 芬太尼硬膜外维持;宫口开全时关闭镇痛开关,待胎儿娩出后再重新开放,以增强会阴伤口缝合时的镇痛效果。
(2)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自然顺产。
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1.3.1术后疼痛程度分级:按WHO标准及临床表现对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1 级:无痛或稍感不适,活动自如,无汗或微汗;2 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出微汗;3 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合作欠佳,出汗伴肢冷;4 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喊不安[2]。
1.3.2不良反应:如实记录观察期间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面红、心悸、视物摸糊、血压改变等不良反应。禁止同时服用可影响试验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其他镇痛药、镇静剂等。原则上不应用任何其他药物。如因病情需要应随时记录。若试验开始后又服用了其他类型的镇痛药,则以后的疼痛强度及不良反应按服用其他药物前的数值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产妇疼痛程度的比较 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讨论
由于分娩受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的精神心理的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产妇因害怕产痛,难以耐受漫长的产程而要求剖宫产,使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目前世卫组织对剖宫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2007 年10 月~ 2008 年5月,孕妇剖宫产率高达46%,仅次于墨西哥的50%。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剖宫产率甚至高达60%至80%[3]。为了消除产妇生理上的痛苦及心理的恐慌,鼓励产妇阴道分娩,医务工作者开始采用无痛分娩以降低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娩镇痛的特殊性应选用对孕妇和胎儿无害、不影响产力、给药方便、作用迅速可靠、避免运动神经阻滞、孕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的药物。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优点是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控用药,必要时追加相应局麻药可满足手术需要,镇痛及时有效;分娩镇痛对母婴影响小或无影响,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安全可靠[4-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的实验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产妇轻;自然分娩例数较对照组产妇多,并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生,程云阁,钟焕清,等.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21(2):72-74.
[2]王更强,王松长,唐莉.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28-2229..
[3]李小毛,段涛,杨慧霞.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22 - 323.
[4]赵晓胜,徐晨,侯红艳.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32-33.
[5]孟凌新,崔使君.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00,16(2):102-104.
论文作者:王永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产妇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胎儿论文; 孕妇论文; 程度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