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编制问题及应对浅谈论文_上官莉

城乡规划编制问题及应对浅谈论文_上官莉

城乡规划是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一项基本公共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一个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

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当前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

一、当前规划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下的城乡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规划理念、方法和手段已显得相对滞后。

1、城乡规划编制千城一面,缺乏城市特色,缺乏可操作性

(1)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雷同的情况普遍存在

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目前,城乡规划的编制虽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但存在规划设计人员对规划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够深入和全面,调查研究严重不到位,对所编制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研究不够透彻,对自然风貌、历史文脉等资源禀赋利用不足等原因,导致编制的规划难以真正的体现地方特色。城乡规划编制几乎进入了模块化工业生产模式,一味的追求速度和表面文章,缺乏连续性和地域特色。

(2)城乡规划编制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

有些规划的编制,不顾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地、水资源、环境等因素,一味求大,随意增大人口预测基数和用地规模。同时由于现阶段对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等也缺乏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再加上现行对各级领导的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导致城市的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城乡规划引领城乡发展的“龙头”作用不仅不能充分体现,同时也制约了城乡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3)城乡一体化统筹不到位

区域规划编制,缺乏全域规划的理念,产城融合发展落实不够,部分县(市)将产业园区分散布置在城区的周边乡镇,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不利于产业的规模聚集和经济效应的发挥,也更谈不上协调以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所以常常会出现编制的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意义。

2、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体系不完善

针对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不高,建设不按经批准的规划实施,前后两轮规划存在脱节等现象,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随意性较大;评价的标准制定不够科学和完善;规划评价指标大多较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等。

3、“三规共存,各自表述”矛盾亟待解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共存,受编制内容、审批、实施和监督等环节方式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规划内容交叉、标准不统一甚至矛盾等失衡现象。再加上主管和落实部门各自不同,经常沟通不畅,降低了规划实施效能。

4、城乡规划编制公众参与不足

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仍被视为是政府的事情,公民参与的听证制度、公示制度、规划师制度不完善。城市既有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内容、程序、职责、权利和监督保障等体制和机制,几乎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二)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的建议

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及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城乡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加以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城乡建设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因地制宜,提高规划编制的可实施性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很大,区域发展不能搞一刀切。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建设,应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1)严肃规划编制程序,注重文化内涵

严格规划资质和队伍监管,加强规划编制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改进调研方法,及时反馈情况,对原有资料不断修正补充。积极推进规划设计招投标,保证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突出人的城镇化。深层次研究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问题、价值关怀问题。在文化层面上给予城市建设更多人文关怀。

(2)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规划应从过去追求宏大叙事和美好愿景的蓝图式规划,转向更加务实。要有更多的保障机制来确保规划实施。

即总规应进一步明确城市设计原则和实施管理策略。

提高城市空间规划的编制深度,合理约束城市的空间拓展。可以考虑编制一个单独的、统一的城市近期空间建设规划,全面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保规划中的近期规划内容,提高编制深度,加强控制性内容。

(3)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

一方面,要强化集体土地的规划、管理措施。提出集体建设用地分区域、分阶段的调控规模,确定规划布局的原则和用地标准。同时研究配套完善相关实施政策和监管机制框架,强化城镇建设用地新增和低效集体建设用地腾退改造的统筹实施。另一方面,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解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

2、构建与完善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增强规划可操作性,有效监测既定规划实施的过程和效果。

对规划成果的表达、编制依据及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要求对规划成果科学性、经济性、创新性、前瞻性进行相应评价。

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将以往“静态蓝图式”的规划,转变为“动态评估式、战略加实施”的规划。

3、构建“三规合一”紧密协作关系框架,力争实现“三规和谐”

规划部门积极协同发改委、土地等部门搞好周密调研和分析预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因素,确定符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将人口转移的目标、城市扩张的规模、土地出让计划、产业发展布局等协调起来统筹考虑,防止主观意愿代替科学决策。并从技术层面对规划编制手段进行改良,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三规和谐”,促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

4、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不仅设计单位、编制单位、实施主体应参与进来,同时更应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和深度。

广泛宣传和普及城乡规划知识,完善公众参与程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等。

建立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协助管理城市规划机制,明确长期跟踪服务、参谋决策和协助治理的责任,改善目前城市建筑“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完善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机制,阳光规划、接受舆论监督。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城乡规划基本原理和传统方法,紧扣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评估、调整的整体工作链条,编制出“更好的规划”,引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永远是规划人追求的价值所在。

论文作者:上官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编制问题及应对浅谈论文_上官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