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消费与经济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转型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变迁过程,它涉及到了体制、机制、方式、观念等诸多方面。因此,厘清其中的脉络,找到关键的突破点,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目前的经济态势是,一方面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深化期,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型产业门类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应该说,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与经济转型之间具有深层的逻辑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消费作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在我国以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洞悉其与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产业驱动经济转型 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随着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势必会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而无论是经济水平较高的抑或是较低的国家,第三产业都将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驱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但一个关键问题不得不注意,那就是当代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高度整合的产业门类正在以迅猛的态势驱动着文化与经济迈向一个“混沌体”时代,经济少了文化、文化少了经济最终都会失去向前发展的动力。 不管如何定义文化产业,其大致模型是可以肯定的,即“它以产生创意思想的条件为中心,不断与其他投入要素结合,以涵盖不断扩大的产品范围,由此向外辐射。”其核心当属传统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手工艺品、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等。将这一模式向外扩展,文化产业又包含了那些在符合上述文化产品概念之内的,又同时生产了其他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产业,如图书出版、广播电视、报纸等行业;还包括那些“本质属性上不属于文化领域但部分产品含有某种程度文化内容的产业”,如广告、旅游、建筑等产业。 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实际上文化产业已经将第二产业的部分环节和第三产业的部分环节,有效的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成为驱动当代经济转型的新路径。如果说,第三产业在传统产业分类中具有重要的经济转型驱动作用,那么在汲取第二、三产业的优势并将之有效整合的当代文化产业必然对经济转型有着更强的驱动性,并且文化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必然能够更有效地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 正是基于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而且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文化产业自身并非一成不变,文化产业的产品结构与形式、文化企业的所有权与组织形式、文化市场及政策环境都在不断经历着“变迁与延续”。那么又是什么元素在驱动文化产业的变迁与延续?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境遇下,我们该将文化产业变迁与延续的动力定位于何处? 二、文化消费是实现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 文化产业也好,经济活动也罢,其实质都是生产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组成生产过程,生产在整个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但消费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的实现,而且提供生产发展的动力。其具体意义在于两点:第一,生产创造了消费的材料、方式、引起了消费需求,是消费的动力和起源;其二,消费创造了生产主体的对象与生产的动力,消费生产着生产。生产与消费是互为前提和中介的,是一个同一的过程而不是截然分裂的,但它们又不是同一的东西,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从归属上讲,消费则表现为生产的要素。换言之,消费具有生产性。 既然消费具有生产属性,那么文化消费必然也是生产性的。文化生产作为整体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类别,无论其是否参与进商品经济之中,以及是否成为资本性的生产,消费都是文化生产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了消费(无论这种消费是否借由资本来进行),文化就势必会失去传承发展的机会以及转化为经济元素的机会。因此在产业领域,文化消费生产着文化生产,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消费的主体与生产的动力,是实现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文化产业变迁与延续的动力所在。 当然,文化产业并不等同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之于文化生产也并不等同于文化消费之于文化产业。究其原因,与文化的存在方式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物质生产实践还是作为一种智力、精神和美学的意义系统,在最初的生产过程中其并不与经济利益发生关系,即便在人类早期的历史进程中,存在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交换活动,但这却并不是文化的主要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文化是以一种自主的状态在生产,并不过多地受到经济他律性的制约。与之相适应,文化消费自然也偏离于经济活动,与产业则更不相关。 然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互渗和互构活动的不断增强,文化产业便作为一种文化或经济形态出现了,文化在现今就主要以产业化的方式存在。当文化生产步入以产业化为主的阶段,之前那种与经济并无太大关联的文化消费生产在此时就转向了以创造文化产业生产的对象与生产的需求阶段,在目的取向上则更偏向经济活动。换言之,文化消费相较于文化产业有着更为漫长的历史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消费历史进程的产物,因为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的历史产物,消费总是在生产着生产。事实上,这种转换不仅发生在历史逻辑领域,在实际的生产进程中,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是影响文化产业兴起与变迁的关键元素。 从文化产业的变迁上看,当代内容文化产业的出场,与整体的经济、技术、文化氛围所塑造的文化消费需求密切相关。消费者在数字信息时代的日常生产生活已经与信息不可分割,此时谁能提供较好的信息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便会赢得发展,取得胜利。在数字信息时代,任何消费者都可能是间接的生产者,消费者的消费和生产的双重身份已经由文化产业初期的非常态转换为常态。当代的消费者在自身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后,又会以此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将自身的所得投入文化生产之中,不仅文化产业的生产者范围得以扩大,而且由于任何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生产者再生产文化消费需求的可能性也极大提升。应该说,得益于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趣味与身份转型,文化消费已不再是单纯的一次性活动,而是具有了显著的多层次连锁性,任何文化活动的发生、发展、转变都与消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消费成为了厘清当代文化生产问题的关键。 三、文化消费的文化产业效应 从现实的产业效应上看,文化消费之于文化产业的效应表征为需求拉动效应、产业转换升级效应及产业模式型构效应,是反映文化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以整个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尽管不可动摇,但消费的刺激与引导功能却起着动力作用。然而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满足生存性消费,它是更高层次的消费,在拉动需求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尽管文化的概念尚无定论,但文化必然是既依托于具体实体又包含着符号意义的,因此当文化步入消费阶段,我们对文化的消费就势必包含着诸多类别,特别是在当今产业背景下的文化消费,其辐射范围涵盖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电影电视、动漫、游戏、艺术品、设计、广告、音乐、会展等诸多产业门类及文化用品、设备生产等相关联的产业。因此,文化消费水平的增强可以带动几十个经济门类的发展。可以说,文化消费的需求拉动作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有着多层次性与联动性,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协同带动效应,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文化产业生产的实现与推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则表现出较其他需求的更强的发展驱动性。 更进一步看,文化消费的经济驱动性又有着一种前倾态势,即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总是倾向于其符号体验性,而这种体验型的经济的重要特征又是短暂的、即时的,因为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欲望是瞬息万变、无法获取最终满足的,因此这就对文化产业自身构筑了一种无形的驱动力量,文化产业只有以此为导向不断实现结构升级、创新产品及发展模式,才能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这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即以内容的创意性来推动注意力经济的发展。谁都无法否认,当代文化产业的首要特征就是依赖文化创意,谁能不断保持自身的创新升级,谁就能无限的拥有广大的消费群体,从而站在发展的前沿。而这一效果的实现,关键还是在于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获取注意力价值。因为,注意力就是财富。戈德哈伯说:“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在新经济下,这种形式的财富使你在获取任何东西时都能处于优先的位置。财富能够延续,有时还能累加,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财产。因此,在新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反过来,建基于注意力之上的文化消费,正是驱动产业革新升级,使从业者获取财富的动因。 文化消费的驱动升级效应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又是对产业模式的型构。这里产业模式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整体运作模式,二是具体的产业链模式。按照经济学逻辑,任何产业形态必须要建立在消费具体的市场基础之上,消费市场以何种态势、何种规模存在决定着产业的态势、规模,决定着产业以何种模式来建构自身在特定时期的发展。以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例,在东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地区、文化习俗不同的民族聚居地区,实质上有着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在具体的地区文化产业会形成何种模式,消费因素在其中仍占据着重要位置。尽管文化产业自身存在着非地域性因素,文化产品更多的依靠其符号意义的传播,但不同文化地域的市场内依然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产业模式必须与之相匹配。从具体的产业链上看,由文化决定的文化消费的强大关联度,有助于具体产业链条的建立。在实际的生产环节中涵盖了创作(构思、实施、定型等)、复制(印刷、拷贝等)、发行(营销、宣传、分发等)及零售、展览、传播等整套产业链的运作。既有服务性企业,又有具体的硬件制作企业,因为无论怎样,文化产品并不仅仅是要具有意义,其必然要依托于具体的物质形式才能产出。可以认为,有何种文化消费需求,就会产生何种产业链,文化消费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产业模式型构效应。 四、优化文化消费市场的要素配置,助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2000年以来,以入世为契机,我国文化产业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但与世界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消费需求不足、创意元素不够、海外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是较为落后的。因此,我国文化产业也当契合宏观经济转型的要求,加速实现自身的结构升级,而这其中关键一环就在于发挥好文化消费的作用。 文化产业自身的高集合性及创意、技术、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决定了必须要有效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达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同理,在文化消费环节,对文化消费市场的建构、整合、运作、调配,则能够激发新的消费欲求,提高产品的销量,进而能够分散生产、分配、交换环节的运营风险,增强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使交换的各方获得最佳的目的效益,如此还会间接刺激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助力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文化消费市场的要素配置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化消费的产生当同时满足产品供给(生产者)、需求(消费者)、市场(场所)三个要素,但从文化生产活动的整体链条来看,文化消费市场的要素配置主要指的就是对消费场所和产品的配置,因为消费者一方只能引导,并不具备实际的可配置性。另外产品的配置也仅指可直接销售的生产环节末端的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产品又与直接的消费场所结合在一起。因此以效率最优原则看,对生产活动的环节的要素进行配置,从实际的经济活动类别上都是对专业市场进行的配置,因为只有市场才使具体的产品交换活动成为可能。而实践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效就越显著,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越快。 从当下的文化消费市场现状出发,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具体配置当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其一,文化消费市场在兼顾多元化与集合化的基础上,当以创意性配置为中心突破点。 目前,我国基础的文化消费市场体系已经建立,涵盖了文艺演出类、影视类、设计服务、工艺品、文化会展、图书出版等多个层次,而且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集合化趋势也很明显。这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消费市场的供方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产业门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打造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消费者能够在单个特定的平台上消费到多元化的产品。二是政府部门为了刺激消费而举办的大型文化展会及文化营销推进活动,在这些平台上,消费者也同样可以体验到各个门类的文化产品。因此,创意产业阶段的文化消费市场配置也要实现结构升级,这就需要在基础性运作之上,无论是销售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注重培育一些新兴的市场形态,注重市场自身的创意性。 然而现实的迫切问题是,目前整体的文化消费市场在具体运作上创新乏力,如图书、电影、剧目、工艺品的消费运作仍采取传统的方式,在产业联动、借助新文化形式、科技成果融合、与时尚整合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深入,总体上与整体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目标不匹配,使得文化产业难以在消费市场配置上取得真正的升级。 其二,文化消费市场配置当以政府与市场结合为主,但双方需存在明晰的权限界域。 表面上看,我国文化消费市场配置以市场为主,市场的初创、运作、整合多是企业在自身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在休闲娱乐、画店画廊、网络文化等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中,多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产生并崛起的,由于受到较少的政府干预,再加上行业本身的市场经济属性,其配置以市场机制为主。然而一些传统的产业门类如新闻出版、艺术演出、电影院线等,由于其发展、运作模式曾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活跃在文化消费市场的多数企业、机构或是国有企业或是政府事业单位,因此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就带有了政府主导性。由于消费向来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干预的几率居高不下也无可厚非。应该说,政府主导的消费市场配置,对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有效聚集,驱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问题在于,在政府主导配置和市场主导配置之间,还没有形成明晰的界限,集中体现在政企不分、管办不分、部分行业过度垄断、配置结构不合理、政策机制不合理等方面,这就容易造成市场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得到有效实现。 我们知道,在消费文化时代,消费者的文化趣味是易变的,而且是众口难调的,市场在适应此情况方面具有天然优越性,特别在更为注重创意的如游戏、动漫、影视、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门类中,政府如若过多干涉配置,就极有可能不能有效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从而不能发挥最大消费效益。反过来,市场配置即便存在着有效性与集约性,但不加以适当引导、规范,任其自由发展,同样也会暴露诸多问题。因此,一方面市场配置应得到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厘清自身职责,有效处理好二者的协同关系,才能实现文化消费要素的合理配置。 其三,文化消费市场配置需兼顾城乡平衡,实现因地制宜。 由于城市具有商业发达、配套设施健全、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等优势,使得城乡文化消费市场配置不均衡成为限制我国文化产业深度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北京的电影消费场所为例,北京电影票房已经位居全国第一,而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收入又来自中心几个城区,但较为边远的郊区县以及广大乡村地区,影院数量和质量则显得较为逊色。问题是,目前北京中心城区的文化消费市场配置已经趋于饱和。一是由于其建筑规划较早,各种文化设施条件已经很充足;二是由于一些新的文化消费市场不适于在拥挤的中心城区设立,而需要利用好郊区县的资源。这不仅仅是北京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城乡文化消费市场中都是突出的问题。 因此,应充分注意到郊区县和乡村地区的文化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而一些文化产业项目的消费也确实需要在远离中心城区之外的地域展开,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当向这一区域进行配置倾斜。但配置过程中,应当科学规划、深度调研,做好因地制宜工作,警惕盲目上马行为。这方面政府与企业可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只有适度的进行消费资源配置上的倾斜,培育当地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才有了具体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市场配置较好的地区,仍需继续调整市场数量、做好升级改造工作,以实现差异化突围。另外还需注意到,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习惯不同,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消费要素配置中,不仅要实现数量上的均衡合理,还要兼顾内容上的得当。 其四,文化消费市场配置当从本土化与国际化双向推进。 从定位来看,我国文化消费市场还是立足于本土化的。这既与我国国内市场的庞大密切相关,又在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文化产业的生产活动的国际化运作也逐步提上日程。然而相较于生产与流通市场,我国消费市场的国际化配置却是低水平的。这主要表现在,集合化的文化消费项目少,多处于单兵突进状态;配置主体的政府性强,市场性弱;海外市场的开辟能力弱,缺乏海外销售能力。目前网络游戏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排头兵,年出口规模达几十亿元,在海外有着庞大的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运营体系。然而,尽管游戏的海外消费市场庞大,但却是单线的,没有做好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的协同,更没有发挥好带动作用。在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综合服务(游戏、动漫、会展)等几大文化产业门类中,并没有借助游戏产业的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形成深度合作的默契,特别是在中国海外文化消费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需要以效率为导向,进一步优化配置。 综上,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不仅在各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正在走向国家政策的中心,甚至在多数国家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相比传统的工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当是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消费及其市场要素的有效配置,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我国当抓住目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引导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型,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并统筹协调好文化消费市场各要素的具体配置,发挥好文化消费的内需拉动与产业联动效应,切实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开辟新路径,实现新突破。论文化消费与经济转型_文化消费论文
论文化消费与经济转型_文化消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