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土土地开发项目的冷思考论文_谢旺

关于国土土地开发项目的冷思考论文_谢旺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土地的开发不仅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一主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开发后的土地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福人民,而不是成为一种表面现象。

关键词:土地开发;新增耕地

1前言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占用,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产的耕地。特别是最近两年以及刚刚进入的十三五规划之年,全国范围内有不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正在建设或是紧锣密鼓的规划之中。这些项目的上马无疑会造成不少的耕地被占用。

保护耕地不仅仅是为应对国家提出的誓保十八亿亩耕地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二○一○年天灾造成全世界内大范围的粮食收成锐减,虽然我国保持了粮食的稳产,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粮食作物的价格不可避免地受到上扬,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耕地数量的减少,国家早在多年前就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以保持耕地的占补平衡。这些措施主要有:一、通过土地整理、综合整治,将农村居民由分散型居住向聚集型居住发展,减少空闲宅基地面积,相应可增加耕地数量。二、对已废弃的工矿用地,如煤矿、工厂因停产或倒闭,场地已闲置多年,进行复垦,改变其原有土地用途,成为可耕作的土地。这常被安排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三、通过对荒草地、废弃的一些林地、因水灾多年影响的积累而形成的滩涂地进行土地开发,整治成具有灌溉和排涝条件的水田和旱地。最后的这一措施对于南方来讲,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手段,也是新增耕地率最高的技术措施。

土地开发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耕地,达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的,同时又起到了投资效应,让参与实施这些项目的群体增加了收入,安置了就业,对拉动消费需求也起到了间接的作用。

2现状

国家投资,当地群众受益,总体来说土地开发于保证耕地数量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但是,在诸多有益的同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进行冷思考。

2.1关于土地开发选址的思考。

土地开发只限于对荒芜的、利用率低的其他草地、林地和滩涂地等。对于废弃的林地开发成耕地后真的可行、有利吗?这些用于开发的被选址林地,有些是多年生的灌木林,有些是次生林,还有些是老化林,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只有老化林将林木砍伐后具有经济价值,但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这些自然生成或人工培植的植被是氧气的生产源和二氧化碳的消灭工具,同时也是水土保持最好的天然屏障。经过土地开发后,植被消失了,山地变成了光秃秃,地表土层成松垮状,短时期内若遇强降雨或恶劣天气时,这些地方成了地质灾害易发区。

2.2关于土地开发后实际用途的思考。

其他草地和林地开发后形成的旱地在实际用途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靠近居民生活区,耕作条件较好。这类旱地经过施肥、土壤改良,提高了土地肥力,短时间后群众能将这些地真正利用起来,种上玉米或蔬菜。第二种是离居民生活区较远,或是附近有零星的居民居住。在当前的农村,有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强壮的劳动力多在外地务工、生活,留守在家的只是老、弱、病、幼等群体。现有的耕地已让他们操劳不已,对新开发出来的耕地根本无法顾及。第三种是坡度较大、耕作条件较差的项目。按技术规范,土地开发项目的选址坡度不能大于25°。但在面临建设用地不得不占耕地、而又不得不采取手段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种面临两难决择下,选出的地址并不能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土地开发早已开展多年,地势、天然条件好,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可供开发的地块一年比一年难以寻觅。在面对数量大的耕地补充指标时,将一些坡度较大、开发后耕作条件差的位置纳入进来,这种情况已然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立了、实施了,指标也完成了,结果是开发后的梯土第一年黄土朝天、规则整齐,煞是入目,第二年起则杂草丛生、一片凄凉。更有一些项目实施完后因种种原因不耕种粮食作物,干脆栽上林木、油茶幼苗,变成新生林地。从数据上看,指标完成了,耕地数量得到了保证,实际结果却大相径庭。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不是普遍,但也绝非个案。

3应对措施

面对各种现象,如何让土地开发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举措,笔者认为可从几方面考虑。

一、严把选址关。项目实施后能否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选址很重要。在立项目前,职能部门应对所选址依据相关技术规范严格把关。对坡度较大、耕作条件较差的区域不纳入项目范围,宁缺毋滥。

二、行使必要的监督。各相关部门,如林业部门,和上级土地主管部门应必要的行使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权。开发前土地用途为林地的,林业部门需对所选址林木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并留存影像资料。

三、设立激励机制。设立优惠条件,鼓励项目工程开发商承包开发后的土地,并严格按耕地用途进耕种。

四、带项目立项目。有些好的农产品种植项目,需要有耕种条件好的区域,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配套资金。针对这种项目,可以以特定的对象进行立项目。土地开发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以服务既有目标为中心,完善区内路、渠、沟的布局,同时考虑与外部环境的交通、灌排系统的联络。要改变区内靠天耕种的状态,通过提水灌或远距离引水灌,解决灌溉水源。要改变以往的人工和自流灌溉方式、系统,设计喷灌等更为先进和自动化的方式。工程内容的增多会涉及投资额的增大,这时要能针对特定的项目提高投入资金,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项目建设投资标准。

五、结合实际情况,开拓工作思路。从土地开发整理定义出发,土地开发整理就是采用工程或生物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或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因此认为,无论是土方平整、道路工程还是其它工程,均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故应当一视同仁。当然,借鉴以往项目投资情况,总结投资各组成比例,也是检验项目规划合理与否的传统手段之一,但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框框来生搬硬套,则不合理。比如,在一个水利设施完善,道路设施缺乏的项目内,投资重心就应该往田间道路工程倾斜,而不是生硬地套用比例框框。

4结论

土地的开发不仅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一主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开发后的土地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福人民,而不是成为一种表面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睿.区域国土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65.

[2]倪东玲.加大国土资源管理力度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J].建设科技,2017(02):100.

[3]孙文盛.国土资源部将出台多项措施完善土地开发整理[J].北京房地产,2004(02):12-15.

[4].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J].今日国土,2003(11):17-19.

[5].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J].北京房地产,2000(05):44-46.

[6]谢振中.土地信息系统对国土开发整治决策的作用[J].地球科学信息,1988(04):25-27.

论文作者:谢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关于国土土地开发项目的冷思考论文_谢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