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路面出现裂缝,路面很快便会出现裂变、坑洞,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基于此,保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是我国交通发展建设必须重视的一项重大问题。为了避免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影响因素,并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避免其出现裂缝问题。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质量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
1.1 路面强度设计不合理
公路施工需要合理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出现严重的问题,使得设计路面的结构强度不足或者厚度不够,远远不能满足行车要求,且设计人员往往缺乏对当地经济发展走势的预判,路面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估计不准确,未能有效考虑设计路面的日趋承载能力,导致设计的路面强度仅仅满足短时间内的承载要求。
1.2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
如果沥青混凝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则路面出现裂缝的几率更大,在沥青混凝土配制时,受不同材料配合比及场地温度环境的影响,沥青混凝土存在较大的变异性,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行车作用,极易造成沥青路面裂缝;另外,沥青结合料的温度稳定性差,延性低,由于沥青混合搅拌不均或者温度过高,混凝土材料配比强度不能达到技术要求,也是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一大因素。
1.3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质量也决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项目施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如果不能对可能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环节进行有效把握,则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碾压不密实,就会造成基层上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细粒上浮,形成强度较弱的薄层,公路投入使用后,很容易产生龟裂;又如由于施工控制不好,无机结合料没有拌和均匀,在底部存有素土夹层,也很容易导致沥青路面表层产生裂缝;对于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基层,若水泥用量过大,基层的强度就高,刚性就大。基层材料与下层材料的模量比就会增加,基层底面拉应力增大,路面由内产生开裂的可能性增大;此外,施工结束后,如果不对路面进行合理的养护,没有做好防水材料的铺设,也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
1.4温度原因
虽然温度的变化不太会影响到道路的承载力,但是确实路面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路面因温度的影响产生的沥青路面裂缝主要就是横向裂缝,该裂缝会影响到整个路面的正常使用。其原因就是温度裂缝是从路基开始蔓延的,会逐渐延伸到路面的中央,而且路面边缘 的裂缝要远远宽于道路中间的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主要有两种,其一就是收缩裂缝,如果温度一旦降低,路面就会因为收缩产生收缩裂缝;其二就是温度疲劳裂缝,如果拉应力超过了沥青本身的拉应力强度,就会出现温度疲劳裂缝。
1.5 路基质量原因
路基是路面的根基,假如路基建设质量低劣,比如产生不均衡下沉,则路面便会产生开裂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基产生不均等下沉,主要是因为:第一,路基回填材料管控不到位,基层凹凸太过,会致使摊铺机的履带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前进,进而导致摊铺机熨平板量测都会产生波浪;第二,半挖半填路基的交合处处置不恰当,路基的压实度不够,尤其是对特别地基路段处置不恰当,也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此外,路面经常会有一定数量的检查井,受检查井基础施工不当的影响,也会影响路面施工质量,一旦出现检查井井盖亦或井周围一定程度地沉降,亦或因为检查井存有渗水且把将周边材料重新填到境内,构成检查井周围虚空或者井周围回填材料硬度减小,在动载多次作用下沉降,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凹凸不平、最后出现裂缝。
2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应对措施
2.1 提高路面强度设计质量
路面结构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确保设计时厚度均匀,强度足够。为此,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道路设计相关标准进行,认真对待路面设计工作,做好科学合理的计算及校核;其次,在路面结构设计中,为保证路面承载强度,并确保路面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必须对当地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调研和预判,充分考虑日益增长的车载能力,保证路面结构具有足够的设计强度。
2.2控制好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沥青混凝土属于混合料,由多种材料混合配制而成,导致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变异性,因此在沥青材料的配制时,对于不同混合材料的配合比及温度环境要格外注意。不同沥青材料混合配制时,各材料添加比例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进行,合适的的配合比需要在反复试验、检测后确定,不能私自添加或更改配合比,否则产生的沥青混凝土将满足不了施工使用的质量要求;同时,在沥青混凝土配制时,受温度环境变化影响很大,沥青混凝土配制需要在高温状态中进行,因此,还必须满足沥青混凝土配制时的温度环境,控制好配制时的温度变化,避免沥青混凝土在配制时出现质量问题。
2.3 确保路基铺设质量
要建设好路基项目,一定要依照有关规定与技术指标实施路基的填筑。在路基回填时,检查井周围应当和路基一同回填,现场压路机应当尽量压实到检查井周围。等回填到指定高度以后,把检查井周围没有压实的土都挖走,然后以砂或者其他材料进行再次回填。此外,在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时,各基层均要控制平整度,切实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覆盖进行养护,并在养护期间禁止车辆上行。
2.4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班组、工人需进行有效的交底以及施工过程的监督,并进行过程检查,确保对施工质量的有效预防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为此,铺筑沥青面层前,对下层需认真检查,请除杂物灰尘,处理好软弱层及病害,保证下卧层稳定;铺筑的沥青面层应充分压实,科学选择基层混合料的配制比例,严控细集料与粗集料用量,且及时铺筑下封层和上面层以降低干缩缝出现频次;基层混合料应当在靠近最优含水比例的情况下压实,应当避免压实过程中水分比例太大或者太小,致使碾压度不够。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做好路面防水材料的铺设,避免沥青混凝土失效、老化、脱落,失去防水作用。
2.5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后假如不第一时间处理,长期裸露在外,受光照、气温变化、路面负载、雨水侵蚀等很多要素的影响,否则很快失效老化甚至脱落,失去防水作用。因此,必须对裂缝进行合理的养护,根据不同的裂缝和使用环境温度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尤为重要。灌缝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最好安排在天气偏凉的季节,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温度在2-18℃最佳,该温度下裂缝宽度正好在年平均值左右,灌缝材料对极端高低温度下的拉伸撕裂,挤出流动都是在相对平均状态,因此,通常选择春秋季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进行处理。
3 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必须认真对待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艳娜,李立寒.几种改性沥青粘弹性与高温性能的评价与分析[J].公路工程,2008(04):79-83.
[2] 项斌.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2):98-100.
[3] 宋健民,白鹏飞,管晓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建模分析[J].公路工程,2017(03):40-44+51.
论文作者:谭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基论文; 材料论文; 温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