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李柱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李柱

李柱

徐州市九州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经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工作中,实现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建设能改善地下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因此,要加强重视海绵城市,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积极作用。就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海棉城市;建设理念;园林景观;实践

引言

随着我国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效果就显得十分紧迫。根据我国园林建设的最新要求,景观的设计必须切实与园林建设的理念相结合,同样,海绵城市建设所对应的生态基础设施也必须与景观设计相协调,如此才能建设出绿色优美的生态城市环境。只有政府和市民共同来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认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才能完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的景观设计模式,其充分应用了科学园林设计的理念,有效提升了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具有良好的弹性空间,这个过程类似于海绵,所以称之为海绵城市。根据相关技术原理来构建海绵城市,需要突出人工与自然的结合,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排水性能,实现雨水的高效利用,以此来达到生态适应的基本目的。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减轻开发的成本与支出,同时也降低了整体的排水系统影响,实现雨水的存储、运输以及净化作用,甚至对于进一步开发城市的自然水路,实现蒸发与综合利用创造条件,这样一来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获得显著的提升,凸显了城市规划的功能与价值。

2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2.1生态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不仅可以降低城市硬化的比例,而且还能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的实际空间。通过设计不同的绿化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适合不同建筑的雨水滞留系统,让全市至少80%的雨水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增强了城市防治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城市园林设计的巧妙结合对城市整体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根本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让原本相对立的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变得不再冲突,在城市建设中渐渐开始可持续发展。

2.2社会与经济意义

人口的增长对我国城市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程度,一些城市想要通过间歇供水的方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但效果不理想。园林景观建设需要充足的水量灌溉植物,保证植物的生长,由于用水量较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蓄水、雨水再利用等方式,调节地表径流,节约城市建设用水情况,实现了水循环系统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减少水灾的发生,并有效地节约政府开支,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实践

3.1收水

海绵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可调整的进行水的吸收与涵养,所以这也使得其可以具有很强的收水功能。首先,具有生态滞留的特征,相比于普通的雨水花园而言,生态滞留对于土壤要求较高,需要做好工程排水系统的构建工作,结合一定的位置进行合理划分;其次,植草沟。该结构一般设置为三角形,通过道路两旁设置的方式来进行隔离调整,避免出现土壤侵袭的情况,同时根据风格与类型的特征进行设置,可以做好绿地的形式设计,也可以以此来作为休闲以及绿化树传输的多功能区域设计;再次,渗透池。该设施主要用于小空间的绿化,特征在于具有径流峰值控制以及补充地下水资源的效果。通过鹅卵石、碎石等结构都可以在满足基本雨水空间的前提下实现地表径流的引导效果,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十分关键,需要关注并妥善处理好其关系;最后,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设计需要调整好雨水净化的一系列问题,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雨水花园的调整以及植草沟的收集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设计策略进行多功能雨水调蓄系统的构建,更好的完成景观建设工作。除此之外,透水铺装以及屋面的雨水处理也是收水设计中两个必须要关注的环节。其中,透水铺装环节主要借助于水渠,这个过程中沟槽可以向周边的设施引入雨水,同时景观内部的净化雨水能够形成良好的景观特色,进而满足区域性的设计要求;屋面的雨水处理则主要依靠屋面防水等策略来实现。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具有不错的承重能力以及良好的坡度范围,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雨水减排与净化功能。在进行景观设置时需要做好屋顶设计工作,雨水链条的不同区域可以进行雨水的收集,同时做好下渗处理即可。

3.2科学设计园林水景

在城市一般的园林景区中,设计师通常会设计壁流水景或人工湖。壁流水景具备一定的观赏性,水流从壁面上端倾泻而下,顺着壁面垂直流出,水体给人一种紧贴着墙面的美感,就像一个很小的瀑布一样。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水流的壁面上会专门设计一些极具创意的浮雕,当水流经过时,浮雕就会呈现出一种立体的美感。这种设计对水资源的储存要求很低,其与收集、过滤雨水的系统是紧密相连的,可以很大程度地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人工湖因为本身的地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设计师就利用这个特点来扩大人工湖的面积,并将人工湖作为景区的中心。由于渗透力对雨水的储存影响很大,因此,设计师会特意在湖底设计防漏层,并在人工湖的四周种上许多花草树木,将人工湖与绿化地下的净化系统相连接,可以大大地加强其对雨水的储存功能。冬天寒冷的时候,人工湖的防冻层还会阻止水的冰冻,雨水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旁边绿化带下的储存系统,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加快了其流速。

3.3生态停车场建设

园林景观建设中,除了在居民生活区、道路周围、公园等地进行建设以外,还包括对停车场周围环境的设计,能够以人们欣赏的角度合理规范停车场的秩序。停车场可以利用植草砖进行硬质地面的铺设,并运用透水的砂石连接排水管道,完成停车场内园林景观的排水与蓄水工作。在相邻的停车位与行人通道两旁增设小型绿化带,可以栽种既美观又有净化空气作用的植物,如橡皮树等植物,既能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到停车场的隔离建设中,又能美化停车场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某县城南广场的停车场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建设结合在一起,创新了停车场的建设情况。城南广场的大面积停车位用专用的植草砖进行铺设,这种砖既美观又能承担小型车辆以及人的重力;在相邻的车位间,该停车场根据空间的间隔关系,铺设了长条形的草坪,分隔2个停车位,能够有效地规范停车情况,并在保证停车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

结束语

在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日益提高,于是我们就需要在建设居民环境时,研究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园林工程,结合不同装置与各类植物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切实有效地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居住环境要求的景观园林。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城市、为人们营造出更宜居、更舒心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

[2] 邹涵,黄子庭.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J].生态经济,33(9):170-173.

[3] 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给水排水,2015,41(3):1-7.

论文作者:李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论文_李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