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优化策略
张亚茹
摘要: 界限模糊、标准固化、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导致诸多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就需要采用明确内部控制界限、改革内部控制标准、会计师继续教育等等策略来摆脱困境。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策略
内部控制审计是确保企业正常发展的重要工作,我国财政部、保监会、银监会、审计署于2008年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规范,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规划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企业内容控制审计是由企业实施的工作,是实现控制目标的一个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之间向信息化的方向改进,但是我国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困境
(一)界限模糊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组成,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财产安全、财政信息完整、信息披露真实,从而保证企业稳定发展。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一个贯穿在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工作,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换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无所不在。但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也因此被抽象化或者说是泛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整体逐渐模糊,审计范围逐渐模糊,在审计的过程中难以把控审计的实际范围,从而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问题,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在内部控制审计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1]。如果用传统的规程来约束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将其约束在财政报表审计之内,这种方式虽然确定了审计界限,但是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的市场需求以及投资者的实际需求。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以及生产经营合法合规、资料完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市场、投资者的客观需求和审计界限模糊的主观因素,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2]。
在《审计指引》中针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两难”的问题,将审计对象变换为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将内部控制和审计一分为二。如果撇开《内部审计》、《基本规范》内容,仅仅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而言,主要问题体现为“内部控制审计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实际工作开展缺乏明确指南”。所以,从实质上来分析,缺乏指导的内部控制审计,一旦出现漏洞就可能导致财务工作丢失真实性、公允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无法在本质上划清界限。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管理层的权责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层,内部控制报告中的缺陷必然不能反映在财务信息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内部控制审计界限的模糊,导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之间呈现出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模糊的界限必定会给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相关权责的制定亦是有着诸多漏洞[3]。
(二)标准固化
从客观的角度上看,内部控制审计属于鉴证业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内部控制审计必须要有明确的鉴证目标、鉴证对象、标准以及报告,从鉴证工作的基本要素上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的另一个难点在于鉴证标准的制定。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一套详细的标准规范体系,但是该标准体系明显有着不合理之处,《基本规范》中原则导向内容缺乏灵活性、适应性、通用性。这样一来,原则标准的执行者才能具备一定的自由裁量权[4]。所以《基本规范》中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但是如果将《基本规范》中的内容作为鉴证标准而非原则,那么该标准则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容易导致执行者在意识上出现分歧或者偏差。
此外,就内部控制审计的实际工作来说,是要获取足够、适当的证据来证明被审计单位是够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缺陷的程度,但是目前“如何判定为缺陷?如何判定缺陷的程度?”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以及理论界定,在内部控制缺失严重的工人标准上,缺乏一个详细的理论,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定性的角度上对“缺陷”来进行界定。这些问题解决之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必定会处于一个缺陷难以认定、传统标准固化的困境之内,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就难以提升[5]。
(三)人员能力不足
首先,内部控制缺陷标准的认定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方面,评价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审计。而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是由企业管理人员、领导所执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则是由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企业内部人员在审计方面明显处于优势,注册会计师处于劣势[6]。
传统的内部控制审计建立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上,但是其实内部控制审计的核心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的审查,并不要求区分内部控制内容以及财务内容。直至目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没有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报告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对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二者的定义进行界定。在《审计指引》中对非财务报告和内部财务报告进行了区分,并且赋予了二者不同的披露责任以及审计责任。所以,内部控制审计必须在明确界限、权责的情况下进行。但是,正如本文上述内容所示,如果财务信息的层次处于企业信息末端,那么就会直接对注册会计师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报告以及内部控制报告的研究。
自由民主的出现与自由和平等的理想联系在一起,这些理想似乎是不言自明和不可逆转的。但这些理想远比我们认为的脆弱。它们在20世纪的成功取决于独特的技术条件,而这种技术条件有可能是暂时性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内部控制界限
其次,《基本规范》种对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沟通、风险评估等要素进行了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和这些要素关联起来。而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沟通、风险评估等要素几乎涵盖了企业经营的所有内容,尤其是要素中的内部环境,其中不仅包括了内部审计,同时还包含了人力资源调用、企业文化营造等等内容。如此复杂的工作内容,如此复杂的内部环境,无疑是对会计师专业能力的一个巨大考验,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准、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但是,纵观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平均水准,多数会计师可能都难以应对如此高难度的审计工作。
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评价研究的现状,依据系统理论和相关利益者理论,结合采用DEA评价方法,对医养结合服务进行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并以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改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路径,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新发展。
治疗前,2组患者肘关节的AROM、握力和捏力,日常生活能力(MBI、FIM、家务能力)、上肢功能障碍问卷(DASH)、生活质量(QO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改革内部控制标准
目前,现行的内部控制标准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原则导向作用,但是作为鉴证标准,则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以及可靠性。首先,需要在国家政策方面完善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其次,要有企业结合相应的内部控制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自主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标准,经行业组织认证之后再实行。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看,只有国家层面上的统一标准制定才是一个合理的举措。
(三)会计师继续教育
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发展,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解决复杂的内部控制审计。第一,注册会计师需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深入了解金融、管理、控制、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审计人才;第二,注册会计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不断累积自身的管理经验;第三,注册会计师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综合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以及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审计是保障商业系统企业合规、合法运营的基础,这对于我国烟草商业系统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烟草商业系统中的从业人员,就要对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透彻的认识,然后再落实相关的解决策略才能让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可靠,反馈出的信息内容更加准确、真实,从而为我国烟草商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睿.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
[2]闫宪中. 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6):126.
[3]杨睿.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研究[J]. 山西农经, 2017(8):79-80.
[4]宋国敏. 浅析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J]. 会计师, 2017(7):60-61.
[5]鲁海峰.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最优化的实现路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10):1-2.
[6]王乐勃, 李宁, 王彦清.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及其整合审计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 2016(5).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
作者简介: 张亚茹(1978—),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审计与经济管理。
标签: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问题论文; 策略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