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_世博会论文

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博会论文,理论论文,艺术论文,时代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0)05-0083-15

展示艺术是一种利用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时空的构建,实现表达与沟通目的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核心目标,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集艺术之所能,创造一个主题化的展示时空,通过现场作用实现情感交流和认知互动。其技术条件,由最初的展板、讲杆加人工讲解,发展到诉诸感觉复合作用的网络多媒体,逐步走向当代多维展演和个人终端互动。其艺术手段,体现为空间艺术为主导,发展到多维时空艺术,逐步走向个性化参与的虚拟艺术。其典范样本,是世博会展示空间。

作为展示艺术的物质基础,技术是为了满足需求而对对象加以改造利用的特定方法。它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机器大生产、市场竞争和工具理性的前提。技术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完善,带动人类从匮乏走向富裕,以至逐步超越了技术自身的局限,进入人性体贴的新阶段。后技术时代与后工业社会、创新驱动和交往理性相适应。在此过程中,艺术的形式、手段与风格随之发生变化。其展示空间在网络多媒体、个人终端等新技术支持下,表现为人性化沟通的体验情境;其艺术风格追求回归人性,回归传统,回归自然。

作为展示艺术的手段,空间艺术(space arts)①是一种以空间并列为特征的艺术,采用自然符号塑造静态形象,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主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设计、书法等艺术种类。时间艺术(time arts)是一种以时间绵延为特征的艺术,采用人为符号展现动态过程,又分听觉艺术和想象艺术两类,主要包括音乐、诗歌、散文、小说等艺术种类。虚拟艺术指的是在当代多维展演与个人终端互动的技术条件下,想象虚拟与时空艺术的结合,主要包括虚拟现实、情境互动等新艺术手段。按照现代美学观,艺术大致分布于再现和表现两极之间,在艺术史上并存竞争融合发展。在中国语境中,艺术还须处理好情景、形神、虚实等关系,创造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虚实有度的意境。

根据时空统一性原理,时空艺术等等只是用于类型学研究的概念工具。事实上,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两者间存在着依存制约关系和相互转化的可能。这一方面使得不同种类的艺术融合为完整的展示艺术成为现实,一方面使得网络多媒体和个人终端等新技术手段用于展示艺术逐渐成为常态。

图1 英国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

图2 英国1851年伦敦世博会开幕式油画作品

图3 奥地利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主宫

基于对世博会展示空间的文本阐释,笔者试图以点带面,运用庄严伟大的古典趣味、简约经济的现代风格和亲和自然的后现代追求等概念,对展示艺术的风格演变做出历史的美学的描述;对其游戏体验、回归自然和民族特色等价值追求,及其从亲和、质朴和民族特色走向全方位沟通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探讨;初步明确了后现代展示艺术的基本走向,即时空艺术与虚拟艺术在个人参与基础上的有机综合,或可名之为个性化参与的虚拟艺术。

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出面组织,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大规模沟通盛会。它以现场聚集为特征、以表达展示为手段、以主题化时空为核心、以新奇内容为魅力,体现了参展各国对人类文明的独特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从英国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中经美国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会历经159个春秋,其展示空间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成为展示艺术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并始终以其前瞻性实验性主题性,走在了时代前列,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和标志性存在,以及展示艺术的典范样本。

世博会展示空间主要是指具备展示功能的展馆(国家馆和企业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展示实体(如原子球等)和具有代表性的展演场所,是特定时代展示艺术的大规模综合运用。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世博会展示空间经历了巨构空间、简约空间与影像空间三个阶段,然而始终以发展进步为核心内容,以观众需求为深层动力,以新材料新结构新方法为技术支撑,在文化多样性和创新价值观的指导下,体现了独步一时的艺术风格。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以历史真实的虚拟空间、全方位沟通的人性空间、宽广包容的交往空间等时代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世博会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

一、世博会展示空间的风格演变与基本特征

世博会展示空间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比如从单一空间集聚到多个空间分立,从机械巨构空间到自然亲和空间,从殿堂式宏大空间到人性化交往空间。作为展示空间的典型代表,世博会展示空间区别于其他展示空间的独有特征,体现为演绎世博会主题、前瞻多样性未来、实验新理念新结构新材料等。上述风格演变和基本特征,使得展示空间的艺术追求获得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天地,得以创造独一无二的风格,造就世博会的辉煌。

(一)世博史分期与风格演变

根据西班牙学者哈维尔·蒙克鲁斯·福拉加的研究,②以英国1851年世界博览会召开、1928年国际展览局成立和1988年世博会章程第五次修改为标志,大致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世博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世博会(1851-1929)、现代世博会(1933-1988)和后现代世博会(1992-2010)。世博会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大体经历了从古典趣味,发展到现代风格,再走向后现代追求的演变。

图4 法国1889年巴黎世博会艾菲尔铁塔

图5 法国1889年巴黎世博会艾菲尔铁塔

传统意义上的世博会展现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表达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满足了世界市场开辟的需要,确认了大国崛起的国际关系。其展示空间的艺术追求可概括为庄严伟大的古典风格,表现为从英国1851年伦敦世博会到西班牙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这一时期的展示空间大都保留了西方传统的以希腊罗马为主的古典样式,使用巨型结构表现大机器的力量,细部装饰或素朴简洁或精美繁复,体现了“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一类的传统审美眼光及其对古典风格的追求。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展示空间开始大量使用钢铁和玻璃等材料,规模庞大、气势如虹,满足了蒸汽机械、工作母机等大体量展品对空间的需要,成为对技术和财富的炫耀,对人类改造自然力量的迷信,体现了工业革命背景下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尽管这一阶段后期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另类探索,并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但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世博会展示空间的主流是古典风格。

现代世博会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追求简约、实用、交换价值和效率,通过现代主义、极简主义、典雅主义等推动了艺术创新。其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可称为经济简约的现代风格,涉及范围从美国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到澳大利亚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实用简洁、“少就是多”的审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美国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首次出现企业馆,体现了对商品效益的重视和对实用功能的追求。这一时期展示空间的审美素质,表达了商业化的审美倾向,注重理念发布,强调空间设置,大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使空间日趋简约,细部日趋明快。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和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成为现代主义展示空间大放异彩的舞台。这一阶段虽然遭遇了法国1937年巴黎世博会等古典风格的复辟困扰,然而简约经济的现代风格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共识。

图6 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庆典宫

图7 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综合工业馆

后现代世博会以全球化和后工业化为背景,倡导亲和、质朴和多样化,着眼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人类当下面临的共同问题,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其范围起于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直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艺术体现为亲和、质朴和多样化的后现代风格。世博会展示空间成为人类探索进步的途径,思考人文关怀的场所,体现民族和地域特征的标志。本期展示空间既有如德国馆对竹、木、纸等东方传统材料做建筑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实验,也有如英国馆节能环保绿色生活的实践;既有如环保、通讯、宇宙馆共同构成的“未来馆”对明天的畅想,也有如芬兰馆对北欧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以人性、人情、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理念,贯穿于展示空间的艺术设计,呈现出以人为本、亲和自然、文化多样性的风貌,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

(二)展示空间的基本特征

世博会为各国提供了展现自身最好一面的机会。其展示内容广泛涉及科技创新、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其展示空间的根本属性在于现场沟通,即通过对时空艺术的综合利用,实现表达、理解、体验和沟通。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主题化、前瞻性和实验性。

1、主题化

这是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有效表达和充分理解的基础,世博会对主题演绎有明确规定,要求展示空间代表国家、民族或企业,根据世博会主题,展现自己对现实的认识、对观众的召唤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符号意义、表达功能和纲领性作用。尤其是进入现代阶段,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努力设置独立的展示空间,客观上形成了主题演绎的水平竞赛,促使世博会展示空间的主题化倾向更加鲜明。

图8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富勒球

图9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苏联馆

图10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德国馆

主题化是世博会成熟的标志。展示空间通常需要结合民族特色、文化精神和现实需要,对主题做出尽可能确切而生动丰富的内容演绎,体现自身的独特风格。早期世博会虽然没有对主题做出规定性要求,但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表达着时代精神,展现了工业革命、科技创新、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对未来的期待。从美国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开始,国际展览局第一次明确做出了主题化的相关规定,要求参展国通过展示空间表现世博主题,进而成为惯例,形成了传统。比如美国1964年西雅图世博会的“太空针”尖塔,使人联想到空间技术和太空开发,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引向了美国领先的太空探索。比利时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球”,表达了人们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愿望,成功演绎了“科学、人口与人性”主题。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整体空间规划,受“树干、树枝、树叶”关系的启发,将“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主题演绎得丝丝入扣。

回顾世博史,传世之作多为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标志性展示空间。英国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法国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艾菲尔铁塔,标志着以玻璃和钢铁为主要建材的机械文明时代的到来。整个20世纪,“富勒球”、“太阳塔”等成为人们反思过去、改造现实、展望未来的象征,不仅在当时体现着展示功能,而且到后来已成为旅游名胜,以至城市或国家的符号化象征。

图11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英国馆

图12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栖居67

2、前瞻性

前瞻性主要体现为开拓生活世界和推出概念展品,为生活方式演进和人的发展提供新的目标。世博会作为当今人类沟通交往的顶级盛会,最佳途径是提供前瞻性视野,把人们带入洋溢着梦想与激情的理想生活世界,使观众心灵得到凝聚与升华。这一理想境界基于人类共有的生活经验,由经验材料和价值追求构成,从而为人类社会的理解互动、行为规范、归属认同和协调合作,提供了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现实依据。

所谓“一切始于世博会”,首先指的是现代社会的诸多发明创造,大到飞机、火车、起重机、桥梁、隧道、发电机、电影机,小到电脑、萨克斯、电灯、电话、相机、胶卷、冰淇淋、汉堡包,最早都是由世博会推广开来,进而丰富、发展以至改变了现代生活。其次还指在生活理念方面的创新突破,如美国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的好莱坞馆,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环保追求,在展示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造福人类的同时,激励着人们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为共同追求的未来目标,世博会上展示的生活世界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在工业与科技层面的交流,而且促成了理念与思路的协同。世博会不断地开拓生活世界,不断地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关注现实民生,为人类发展做贡献。在这一点上,世博会不仅是孕育梦想的温床,而且是通向未来的“时空隧道”。它所集聚的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创意,将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

概念展品即具备独特营销理念(USP)的理想化展品,用于表达独到功能,确立价值追求,引领消费走向,建构生活世界;代表着相关产品不断完善的新趋势,并将在未来市场上扮演路标性的角色。概念展品往往表达了龙头企业对下一代产品的理解,标志着行业共识和前沿水准,其质量与数量意味着展会的境界和水平。对概念展品的自觉选择和运用,便于展会明确地表达营销目标,建构生活世界,给参观者造成难忘的印象,提供情感认知和意愿发酵的温床。

概念展品自英国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即大行其道。进入后现代,展品在数量上进一步减少,质量上精益求精。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展品选择,即突出了概念化追求。爱知的展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现异域风情或文化多样性,譬如韩国馆的概念生活,斯里兰卡馆的概念工匠,蒙古馆的概念牧民,加拿大馆的概念骑警与导游;一类突出人类能力或科技成就,如双足行走型、服饰穿用型单人概念汽车,眼镜式概念电视,虚拟式幻游空间,以及接待、服务、特勤、表演等各类概念机器人。对世博会观众来说,概念展品的独特魅力,无疑将形成一种新奇而刺激的经验感受,为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思与向往,使人们终身难忘。

图13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图片

图14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前苏联馆夜景

图15 比利时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原子球

图16 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3、实验性

实验性概括了世博会展示空间的临时性特征和创新性探讨。实验意味着尝试,虽然未必成功或进入主流,却代表了一定意义上的先进性和未来流行的可能性。比如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人类·自然·科技”主题,即通过一系列实验性的生态空间,解释了人类如何与自然交融,以便友好共存。

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实验性集中体现在材料、技术和结构方面。水晶宫是展示空间高水平构建的历史性标志,导致世博会展示空间不断追求形式与结构创新,尤其是可组装可拆卸等特征的形成,以及钢铁和玻璃等材料的大规模运用。富勒球的球体网架结构,在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上的美国馆大放异彩,其特点是采用最少的节点数量,建造尽可能大的空间覆盖面积,体现了预制装配系统已日臻完善。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的美国馆,运用充气膜覆盖了九千平方米的面积,通过技术和结构的探索,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实验性。西班牙1992年塞维里亚世博会上的科威特馆,以其修长优美的指状可开合屋顶,为世界带来了一个轻灵可变的展示空间。

新材料的实验性运用,也是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突出特色。这包括以新的构造方式来诠释固有的材料,实现原构造所不能达到的表现力,比如索膜结构和充气结构;也包括将意想不到的材料开发运用于展示空间的构建,体现新技术支撑下的用途创新,如葡萄牙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上的国家馆,采用混凝土构造了一个巨大的悬挂屋面,造成了“漂浮屋顶”的虚幻感觉,与坚实沉重的固有印象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木伞屋顶”覆盖中心广场,通过传统的木质材料和现代力学的支持,实现了设计师的奇思妙想,给观众留下了温暖亲近、回味无穷的感受。日本馆则是一个“超级纸屋”,使用改良加固过的纸作为建筑材料,防火、防水、可回收,成为绿色环保主题下对新材料的实验性运用。此外,世博会一贯倡导科技创新,提倡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回归,推动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策略的实施,成为展示空间对先进理念的创新实验。

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如上属性,结合各参展国五彩缤纷的主题演绎,造就了世博会展示空间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为世界各地留下了许多标志性展馆、地标性建筑和公共休憩园区,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潮流。

二、世博会展示空间艺术风格的形成机缘

世博会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主要形成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民族特色文化的形塑和艺术思潮与流派的影响。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复杂性。

(一)艺术风格的时代特色

世博会展示空间更多地形成于集体智慧,体现着技术与材料创新的足迹,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表达着不同民族特定历史阶段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

1、呼应时代精神

世博会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总是呼应着时代的精神,满足了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审美追求和情感需要。世博会159年的历程,经历了从工具创新为主的物的展示,到内容创新为主的生活改善,再到文化创新为主的心灵沟通;展示空间也从工业化浪潮中的古典式巨构空间,走向了讲求效率与效益的现代简约空间,再到追求亲和力的后现代沟通空间。艺术风格的演变,带上了显著的时代痕迹。

艺术风格在物质条件、技术水平特别是生活内容的制约下,折射出时代的主题。譬如1851年伦敦“水晶宫”对工业文明的礼赞,1893年芝加哥“白城”表达了新大陆主人对历史文化的眷恋,1970年大阪“太阳塔”对自然与生命的顶礼膜拜,已经成为世博史的共识。早期世博会追求展示空间的大跨度大容量,体现了工业革命后人们对大机器生产的重视,对展示空间规模的追求。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则对展示空间的体量和容积做出了明确限制,主要鼓励形态与外观创新,体现了对生态环保的重视,成为时代变迁的鲜明标志。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工业化的负面作用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经济全球化排斥挤压着文化多样性,后工业思潮崛起,对传统的空间观念造成了冲击。世博会展示空间一方面出现绿色环保潮流,表达了新世纪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一方面更加关注历史意识、人文关怀和文化多样性,展示空间不再追求庄严伟大,而是走向了尊重个性、亲和自然。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展演技术与艺术,开始成为理念表达的基本手段,渗透到各个角落,昭示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工业文明的产品炫耀,到当下的环境保护和文化多样性发展,时代主题的变化,使世博会展示空间由最早的殿堂化陈设,发展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亲和设施,体现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和人类的心声。

2、演绎世博主题

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必须服从主题演绎的需要,其实质体现了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艺术把握。

世博会往往是出于举办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都期待借助世博会来提高自身的形象和地位。奥地利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暗示,奥匈帝国虽经战败仍然是欧洲强国,其工业宫顶安置的皇冠造型,彰显着奥匈帝国的霸权。法国1937年巴黎世博会出现了美苏两大国家馆的对峙,笼罩着浓重的冷战阴云。美国1939年纽约世博会代表全世界做和平祈祷。比利时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尤其是它的标志“原子球”,从形式到内容表达了人们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美好愿望。世博会展示空间本身作为一件特殊的艺术品,像其他艺术品一样,折射着时代的春风丽日和酷暑严寒。

图17 美国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太空针塔

图18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荷兰馆

图19 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阿拉米罗大桥

图20 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日本馆

图21 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丰田馆

世博会必须面对全世界瞩目的热点问题,其展示空间的独特内容与形式,常常体现出生动的时代风貌和历史特征。美国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其地标性建筑“太空针”强调“太空时代的人类”这一世博主题。在高耸入云的塔顶上,硕大的旋转餐厅状如飞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思和强烈的震撼,突出了此次世博会迎向未来太空的呼唤。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以“发现的时代”为主题,其间英国馆在貌似笨拙的外观之中,渗透了设计者对世博会主题的理解,体现了高新技术服务于人性需要的时代精神。其展示空间是由钢铁、玻璃、塑料等现代建材在现场组装构建而成,摒除多余的装饰,不仅承袭了“水晶宫”以来形成的预制组装传统,体现了英国工业的设计性精确性协同性,而且表达了独特的工业传统、现代追求和对高科技的探索。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主题。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在“自然的睿智”主题下,表达了尊重环境与自然,保护生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理念。作为热点展馆,日本馆不仅展示了极富特色的展品,利用360°环幕电影上演了自然社会史,其展馆风格同样表达了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以及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日本馆成为一座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实验场,展示空间大量使用了竹片木料等有机材料,整体上采用了鸟巢式可拆除再利用结构,给观众带来了纯真自然的感受,同时有助于降低日照辐射室内气温,体现了对“自然的睿智”秘奥机理的领悟和高新科技的能力。

(二)艺术风格的民族追求

世博会展示空间凝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体现了国家战略,成为国家话语的媒介和国家身份的表达。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动摇了民族身份的认同。世博会作为一个凸显民族特色的文化多样性舞台,民族文化与本土特色被自觉地融入展示空间,成为有关民族特色的自觉思考,民族子孙的仪式性集结,以至面对全球化压迫的奋力抗争。诸如此类的展示空间,有力地彰显、传播和捍卫了民族文化,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各参展国的“身份认同”。

正是以此为前提,世博会展示空间由最初对科技创新的一味追求和标准化工艺的普遍运用,逐步转入了展现民族特色、彰显民族身份和张扬民族精神的方向。

1、张扬民族精神

世博会展示空间的民族特色来自不同国家对自身民族精神的张扬。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社会生活历史、精神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积淀、独特风土人情、特定审美情趣以及世界观、历史观和伦理观等复杂因素的结晶。回顾世博史上五光十色的展示空间,往往可以看出各民族在世博舞台上竞相展现的审美理想和民族精神。世博会正是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考察法国19世纪连续举办的五次世博会,可以发现其展示空间在总体风格上一脉相承:钢铁结构加古典式外观与繁复精致的细节,显示出法兰西民族的浪漫情怀、文化特色和拉丁传统。美国一战前举办的世博会,其展示空间大多采取“庄严、肃穆、优美、典雅”的新古典主义样式,以抗衡欧洲文化,表达清教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民族自信,同时或多或少暗示了美国文化尚未成熟,仍然对外来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依赖。一战之后的艺术风格,则普遍体现了对高新科技的不断探索和持续推崇,如热衷于“富勒球”、“太空针”、“原子塔”等地标性展示空间,对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勇于大胆尝试,积极实验悬索结构、网架结构、充气结构,体现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2、运用地域符号

运用地域文化符号,是世博会展示空间表达民族特色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的变迁,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及其深入反思,世博会展示空间表达民族与国家形象的途径与方式渐趋多样。然而借用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符号形式来标志国家形象,仍然是最常用到的基本方式。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越南馆、老挝馆、柬埔寨馆、泰国馆等形象鲜明、异彩纷呈的国家馆,给人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此外,许多国家对如何通过有限的展示空间,传达无限丰厚的民族文化做出了新的探索,比如将特色突出的地域文化符号运用于现代展示空间,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探索民族精神表达方式的途径。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日本馆,采用了地域文化符号特征非常显著的日本元素和现代建造方法,不但使展示空间成为日本文化的表达,而且使人更容易理解日本的传统和历史,表现当代日本与古代的联系。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则采用了日本人很容易理解的西班牙传统文化中的红色,外立面则使用了由再生材料生产的六角形瓷砖,仿佛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蜂巢”,在纷繁奔放的色彩中传达了西班牙文化的特色。

3、选择传统材料

运用传统材料渲染本土风情,是世博会展示空间表现民族特色的又一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约能源、注重环保、尊重人性需求的时代潮流,使这一做法更加自觉。传统建材,如竹料、木材和纸等等被广泛运用于世博会展示空间,使参观者在不经意间从质料层面感知并体验民族特色。

在这一方面,芬兰馆在历届世博会上都有突出表现。其展示空间尤其擅长运用木材来传达北欧风情,彰显民族特色,以至备受瞩目。法国1937年巴黎世博会的芬兰馆即被誉为“木材的诗篇”,将钢材和木头结合在一起,成为展示空间最突出的视觉主题。馆内的柱子用藤条绑扎圆木而成,曲折的外墙用断面的企口木板拼接,外墙和内院采用曲折造型,细节精致。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芬兰馆则通过不同形状、不同材料和不同表面处理的材质空间组合以形成强烈对比,连同不拘一格的结构形式,体现了设计意图中人造材料和自然材料的对比,表现了芬兰传统文化对自然与人工的包容。

图22 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日立馆

图23 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中国馆

(三)艺术流派与思潮影响

综观世博会历史,其展示空间的风格演变经历了古典主义复兴、现代主义争雄、后现代主义探索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期间当然也出现过波折,如法国1900年巴黎世博会等;但就总体而言,不同思潮和流派的自由竞争,影响了世博会展示空间的演变方向,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世博会展示空间对艺术思潮和流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作用。

1、古典趣味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影响世博会展示空间的艺术思潮主要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兴起的背景是文艺复兴在欧美国家的广泛传播。人们崇尚理性,推崇古希腊、罗马风格。但与古典主义不同,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就使得世博会展示空间出现了人类史上的奇观,即用钢铁和玻璃的组合构建出前无古人的巨大结构,采取的却是华丽精美的罗马式穹顶。穹顶的直径和高度作为世博会记录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破,产生了如维也纳工业宫这样影响深远的作品。

纵观世博史,以现代技术支撑古典样式的风格,在法国和美国承办的案例中相当流行。19世纪法国曾连续举办5次世博会,其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均体现为古典样式,如1878年的工业宫和特罗卡特罗宫,1900年的大宫和小宫等。其特点是以钢铁和玻璃结构为主体,加以丰富的植物纹饰,使展示空间表现出浓郁的古典主义风格。即便是有“展示机器”之称的1889年巴黎世博会机械馆,其细部也经过了精致繁复的纹饰,可见古典趣味的影响力之广泛深入。

这一时期美国举办的世博会,则通过展示空间的古典式追求,力图摆脱盎格鲁·撒克逊的“殖民地风格”,大量采用了古希腊、罗马样式,作为美国式民主、自由和独立、光荣的表达方式。1876年费城世博会的总体布局和具体展示空间,即产生于这样的背景。其交通馆通过连续的富于韵律美的拱券及平和的屋檐,强调了古典式的特点,整体结构比例匀称,使原本并不高大的展示空间具有了强烈的文化震撼力。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同样追求古典主义风格,整个园区采用了富于古典气息的纯白色彩,因而被人们称为“白城”。

与新古典主义思潮并行的,还有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前者在艺术上强调个性、倡导回归自然、追求异域风情,主张采用中世纪艺术样式,抗衡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抗拒资本主义和大工业生产的弊端。其展示空间表现为模仿中世纪古堡或哥特式风格,追求超凡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折衷主义体现为不同风格的拼接综合,其成就在于过渡衔接不留痕迹。这在两个世纪之交的诸多案例中,都有明显体现。

图2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夜景

图2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轴夜色

图26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

2、现代风格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主义思潮崛起,世博会展示空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艺术大师纷纷利用世博会舞台,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空间理念,留下了长存史册的展示艺术作品。现代主义各流派对展示空间产生的影响,直到近些年仍能看到其流风余韵。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核心主张,在于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追求经济简约。1925年巴黎世博会的新精神馆由勒·柯布西耶设计,成为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在世博会展示空间领域的首次尝试。展馆通过新的空间形式,倡导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把现代性作为统一室内外空间的价值尺度。整个空间犹如一台机器,舒适、实用、美观,充分满足了所有功能需求。室内展出了模块化的卫生间,工业化生产的曲木椅,金属管制作的家具等等,颠覆了居住空间讲究奢华典雅的传统观念,表达了形式服从功能的价值取向。西班牙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由现代主义设计“包豪斯”流派的领袖密斯·凡·德罗设计。其展示空间通过特材利用、空间穿插和流动性感受,为人们展示了全新的现代形象,高度简洁而又气质不凡,使展示空间本身也成了一件杰出的展品。设计师在参观者与展示空间的互动中,体现了“少就是多”的著名理念。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流派长期居于主流地位,对展示空间的形制、结构与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艺术家以之为基础从事形式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极简主义是功能主义走向极致的结果,其特点在于从钢筋混凝土不修边幅的毛糙、沉重、粗犷感中寻找形式创新的出路,保持材料的自然本色,追求奔放不羁,表现工业化的力量和材料的内在美。比利时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法国馆,成为粗野主义的代表作,显示了法兰西勇于尝试的先锋意识。其展示空间利用当时还很少见的混凝土预制板直接搭建而成,既没有修饰,也没有打磨,所有的框架、结构、材料一览无余,给观众留下了冲击性的印象。

典雅主义讲究形式美,同极简主义齐头并进,但艺术追求却背道而驰。这一风格注重空间感的庄重与装饰的精美,致力于运用传统美学法则处理现代材料与结构,使之产生规整、端庄和典雅的安定感,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洁明快,以传神代替形似。美国1964年西雅图世博会的科学中心,即大量采用了经过简化的哥特式符号——尖券,以暗示美国所推崇的哥特式传统,同时追求钢筋混凝土造就的精美形式,保持空间错落有致,给观众带来了庄重、典雅的审美享受。

20世纪6、7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出现了高科技倾向,试图以之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和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出现了许多先锋性展示空间。它们在技术、材料和空间形式方面的实验,给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力的视听体验和空间感受,拓展了新的发展可能,推进了后现代风格的诞生。

3、后现代追求

后现代艺术思潮诞生于对工业社会、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批判。现代社会对功能与效率的片面追求,使生产与社会管理高度理性化,人类生活逐渐演变成为一架庞大、精密、不讲情义的机器,人则异化为这一庞大机器的零部件。后现代思潮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批判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达于鼎盛。其影响所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即以体现人文关怀,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追求绿色环保等特征,在世博会展示空间中缤纷亮相。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尝试。美国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专门聘请了后现代建筑大师查尔斯·穆尔作首席顾问。日本1985年筑波世博会及筑波科学城中,以矫枉过正的方式着力表达后现代追求,主要通过古典元素的拼贴、结构次序的颠倒制造出混杂无序的感觉,为展示空间创造了一种“虚的意象”。当然,后现代不仅仅是解构和拼贴,其主导倾向是以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新形式回归人性、回归传统、回归自然。

后现代思潮对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借助高科技支撑,实现三个回归,使展示空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凡俗的人性美和明显的自然元素。日本1975年冲绳世博会展示的海上城市模型,尝试通过新的空间形式为人类探索未来的发展。由于彰显了人本精神和海洋意识,被称为“20世纪最富于诗意的幻想”。意大利1992年热那亚世博会的主题是“船舶与海洋”,其号称“大讲堂”的展示空间,是一座用7片张拉膜和钢索结构建造的敞开式空间。高高架起的桅杆带有强烈的夸张意味,与横向构图轻巧柔美的膜结构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热那亚世博会的象征,绝妙地连接了过去与现在、历史和未来、传统手工艺与高新科技,传达了人类对自然和传统的依恋,极易引发共鸣。

图2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

图28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机器人

冷战结束促使世界的发展日趋多样化。人类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未来,关注可持续,走向绿色环保,呼唤回归自然。从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人们不约而同地将主题确定为对环境的关注、对人类自身进步的探索、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试图为世博会寻找创新与突破。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把对原有环境的利用视为首要原则,体现了尊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汉诺威世博会对自建馆明确提出了利用可再生材料,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从而把世博会办成了一届“生态空间”的展示,体现了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荷兰馆则以独特的空间造型、自给自足的能源供给和封闭的水循环系统,巧妙地向世人展示了“生态”与“环保”主题。

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以对周边环境扰动最小化为前提,通过“自然的睿智”,创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丰富途径,实现了预期目的。后现代思潮使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审美观念,从追求宏伟典雅之美,走向自然亲和之美;从物的展示,走向人的体验。

三、展示艺术的当代追求

近年来世博会对展示空间的探索与实践,在审美追求方面出现了三个趋势:强调个性体验的游戏化趋势,强调技术亲和的自然化趋势,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民族化趋势。后工业社会关注人自身的生活品质与未来的发展,需要回答自身所面对的紧迫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示空间体现出以沟通交流为基础的亲和、质朴、民族化风格。高科技不再与人对立,而是服务于人,服务于日常生活,走向人性化。展示空间开始远离高高在上庄严伟大的庙堂风格,转而追求自然质朴、生态环保和凡俗人性。

(一)后现代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审美特征

从1992年至今,世博会上涌现出了众多纷繁多样、风格独特的展示空间,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追求个性亲和力,吸引全身心参与沟通交流;注重生态化,倡导回归自然;突出特色文化,肯定民族或地域文化的重建和认同。

1、个性体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验化倾向在世博会展示空间得到了充分体现,催生出开放式的多样性追求。事实上,世博会自诞生始,即表现出体验化追求。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世博体验的途径与方式出现质的飞跃,表现为从看展品听讲解,向全身心投入体验情境转化,从单向信息灌输向多媒体互动沟通以唤起个性共鸣转化。

情境化是体验式空间营造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指的是展示空间对情境体验效果的追求,目的在于为观众带来真切难忘的感受。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设置了一个迷宫式的展示空间,使用由瑞士运来的松木条,纵横交错垒叠起架空木墙,穿插组合成一个露天空间,为个性体验提供了传统材质与林间路径的体验。风在木料缝隙中徜徉,阳光透过缝隙洒下了富于韵律的光影。林中路的漫步,仿佛一次不期而遇颇具意味的偶然事件,在轻松愉悦中带来了发人深省的感受。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罗马尼亚馆充满了游戏情趣,其外立面装满了镜面百叶窗,每位观众一抬头就能从镜中欣赏到自己的姿容,且移步换形,把人与他人、与道路、与绿地和景观汇聚在一起。

图29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小米宝宝

图30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世博会主题广场为展示空间提供了体验平台。从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太阳塔”广场,到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世博屋顶”,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森林感动区,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阳光谷,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目标追求却相对一致,即通过进入展示空间的切身感受,体验世博会主题,享受美与艺术,领会展示空间的韵律与和谐,在以空间为媒介的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回归成长需求和价值实现。

2、回归自然

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世博会展示空间依托高科技支撑,率先融入了绿色环境,表现出回归自然的倾向。事实上,将高科技用于营造亲近自然的空间,已经成为后现代世博会展示空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之一。

回归自然可以借助引入自然元素来实现,比如导入水流系统。爱知世博会的三井东芝馆,通过高科技手段,造就了一处宛如瀑布的“水之壁”,通过流水实现空调效果,把“自然的睿智”升华到了新的高度。再如引入绿色植物,汉诺威世博会的罗马尼亚馆被称作“绿色网络”,其外部空间由金属框架支撑的绿色植被覆盖,仿佛一道绿色的窗帘,吸收和过滤光与热,构成了一条天然的温度缓冲区域,把阳光、大地、水流和植物巧妙地融入了展示空间,使观众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科技与自然的和谐。

3、多样化特色

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文化日益趋于扁平雷同,甚至导致了千篇一律的文化荒漠。于是,“文脉主义”、“乡土主义”、“民族性”、“地方化”等主张纷纷出现,以此抵制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单调和贫乏。近年来有意义的探索,主要是通过现代形式以展示民族风格,比如复兴传统手工艺、重构民族文化符号、移植地域景观等等。

把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营造富于民族特色的展示空间,是后现代世博会的发展趋势之一。其长处在于把传统文化要素的传承,和现代高科技力量的展现结合起来。爱知世博会波兰馆的主题是“看到美丽”,通过发现多样化美感的过程,揭示原生态自然美与人类社会和谐美的统一。其外立面是用白色藤条编织的钢琴造型,由波兰匠人用传统手工艺编织而成,暗示了一个音乐的故乡。朴素典雅的质感造型,传统、现代与大自然结合的空间手段,把自然、历史、科技、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创造出充满想象的隐喻空间。

利用富于民族特色的色彩、形象、文字,突出国家符号的表达,成为展示空间的又一未来趋势。爱知世博会西班牙馆采用表现地中海鲜艳色调的六角形陶砖,把展示空间外部装饰起来,如同绚丽的点彩派画作,营造出热情奔放的西班牙风格。这种通过“像素化”手法凸现民族特色的途径,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吸引着纷至沓来的观众。

对最具特色的地域景观做片断移植和文化重构,是身临其境感受异国风情的最直接方式。汉诺威世博会上,芬兰设计师将空运来的100多棵白桦树置于四面围合的庭院中,作为最大的展品,散发出独特的芳香。白桦林体现着森林在芬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游人可以通过树林上方的木桥,往来于构成芬兰馆的两部分展示空间,呼吸北欧森林的气息。

(二)上海世博会的风格追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当代人类对理想展示空间的最新探索。这一探索的基本方向,是追求人性化的亲和空间、生态化的质朴空间和全方位的交往空间。在此基础上,世博会展示空间形成了多样化追求的融合并立和穿插交错,在亲和中表现质朴,在质朴中促进交往,在交往中展示亲和。

1、亲和:高科技的人性化

后工业社会被看作“高技术与高情感”的时代。人类的感受体验和心理认同,包括其边缘角落细枝末节,都在需求导向的名义下,得到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关注。这种科技人性化趋势支配下的展示空间的创造,就表现为肯定地域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和推崇个性体验,并以此促进心与物、虚与实、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

图3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

图32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前

(1)彰显特色文化。上海世博会的展示空间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特色符号。澳门馆采取“玉兔宫灯”造型,把民族特色符号、传统节庆氛围和引发怀旧思绪、刺激少儿好奇心联系起来。内部空间通过360度的环幕,讲述了澳门的历史与未来,因技术与文化交融而极具亲和力。

(2)融合虚拟与现实。主题为“畅想之洲”的澳大利亚馆,将极具本土特色的自然元素,以抽象手段和高科技手法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独特的方式演绎了亲和之美。展馆外观的橙红色波浪造型,模仿当地被视作大自然神秘力量集聚的“乌鲁鲁”巨岩,暗示了自然崇拜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高科技专用涂料,能够使其橙红色外观随着季节、温度和日晒的变化而不断有所改变,体现了与自然物候与节令的呼应。

(3)实现心与物的沟通。波兰馆外部的镂空剪纸装饰,和内部大屏幕上不断游走舞动的镂空木节巨龙,表现出与大多数世博观众亲和友善的真诚愿望。其中,剪纸图案的镂空外观在白天可以让自然光透过缕缕缝隙,营造明暗错落的光影氛围;夜晚,变幻的灯光可以穿过剪纸图案照射出去,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整个展示空间融入了波兰人对于生活的艺术想象和创造能力,营造出明显的认同识别和文化品格,表现了展示空间对心灵沟通的深层次追求和人性化演绎。

2、质朴:倡导生态环保

生态环保理念自从引入世博会,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高技术不再仅仅体现于造型抽象、新潮酷感的展示空间,而是回归自然质朴,借助本土材质、民族元素和传统造型,蕴蓄人文艺术内涵,使世博会展示空间借助传统审美形式,表现新追求,迎接新体验。

(1)常见途径是以高技术展示质朴美。日本作为生态环保的先行者,在近年来的历届世博会上,都力图以其展示空间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均衡,创造了许多质朴而又富于诗意的空间。上海世博会的日本馆宛若一个巨大的“蚕宝宝”,外部由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膜结构包裹,内部采用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被称为“会呼吸的展馆”。

(2)人与自然的多样化融合,体现了有意味的质朴风格。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外形宛如一个藤条编织的“大篮子”。近万块传统藤编材料,覆盖在高技术钢结构之上,阳光透过藤条的缝隙,光影斑驳,洒落在展示空间内部,体现了灵动与朴素的结合,为游客带来梦幻般的感受。

(3)质朴风格的追求,应当说既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内在一致,又体现了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的自我意识新觉醒。透过展示空间探讨人的发展,走向亲和质朴,成为世博会展示空间的普遍选择。

3、个性:人与空间全方位互动

世博会展示空间经历了从工业产品展示,到科学技术交流,再到文化理念沟通的发展过程,现阶段早已不限于发布信息,而是演变成为人与环境全方位互动的场所。后工业社会创新驱动,靠的就是多样性沟通基础上的知识生产与迁移。未来时代的社会进步与人的成长,需要作为生产和消费主体的个人与世界历史的全方位交流。事实上,世博会本身早已超越了单纯工业文明和国家成就的展示,成为全球性科技、文化与社会交往的平台。

世博会满足个人与世界交往的需要,通过开放的展示空间,分享生活经验和乐趣,在沟通中学会彼此欣赏。上海世博会进一步发展了用于交往活动的传统主题广场,在世博园核心区域以大开放式的空间组合设置了世博轴,把6个巨型喇叭花嵌入超大索膜结构的“阳光谷”,既错落有致又井然有序。其间,造型和大小各异的喇叭花多彩晶莹、飘逸灵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观众,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广大空间。

与此同时,网络多媒体的发展也使得展示空间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所谓网络多媒体,指的是服务器控制下的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性符号复合链接为超文本媒体流,实现更丰富多彩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对话沟通。多媒体强调感性符号系统的多重复合作用,其特点在于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其发展依赖于以高性能服务器、大流量互联网和大容量数据库为后台的高新技术支撑,在个人终端技术帮助下,进一步促成了主动参与、双向交流的体验情境,优化沟通效果,使得展示艺术进入了观众主动参与和感觉复合作用的新境界。

目前,不仅“网上世博会”的创新已经付诸实践如火如荼,而且世博园区大部分展示空间,也都设置了高技术大屏幕,实现了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展演表达与双向沟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身心一体的新型交往空间,为情境化体验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渗透和创新追求。或许,这将造成展示艺术虚拟化的倾向,从多维展演的时空艺术走向个性参与的虚拟艺术。

图33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澳门馆

四、结语:探索中国特色的展示空间

中国是最早参与世博会的国家之一。晚清官方曾三次组织参加世博会,独立建造中国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先后12次参与世博会,积累了一定的参展经验。中国馆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经历了由传统样式的全盘照搬(如传统园林、院落),到传统符号(如牌楼、塔等)的装饰化运用,再到抽象符号的演绎拼贴这样一个过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虽饱受争议,然而毕竟在展示艺术的探索过程中向前迈进了一步。

世博会上发展中国家的国家馆,常常几十年如一日走民族路线,传承本土风格,模仿本国某一特定建筑经典,创新不足,全球影响力不够,远离时代潮流和国际话语,难以和世界形成呼应共鸣。探索中国特色的展示空间,应当以整个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发展历程为参照系,适应后工业社会人类对交往空间的心理文化需要,展现改革开放30年来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的世博会展示空间,应该从中国特色出发,保持民族风格和独有魅力,同时也要主动引领潮流,扩大改革开放,敢于与世界接轨,真正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目标,通过世博会、奥运会以至世界杯等全球盛会的文化平台,不断加强与全世界的沟通和文化交流,建设发展“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国家。

注释:

①参见[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西]哈·蒙·福拉加著,于漫译《世界博览会和城市规划——2008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规划项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73页。

标签:;  ;  ;  ;  ;  

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_世博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