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发展越来越迅速,其中,作为推动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建筑领域,自然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2017年间我国建筑领域企业数量增长为840多家,遍布全国范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自然也多的数不胜数。如此庞大的市场构成也在提醒我们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给施工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本文就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为主题,详细探讨我国建筑行业现场施工管理出现的一系列状况,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施工质量,以带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场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近几年来,建筑行业把握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开始大力推行建筑工程改革措施。得益于改革领域的不断加深的好处,建筑工程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但建筑工程毕竟属于大工程项目,其具体施工会因为场地问题、环境问题、技术问题、设备问题等出现不稳定因素,其本身也具有工程施工量大、工程周期偏长、生产流动性显著、等多个特点。在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时,不同的管理手段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往往科学的管理手段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方法,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所以,建立一套合理的科学管理流程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它影响着施工的效益和施工质量,同样也影响着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本文就是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具有工期长、工程量大、工序繁琐、工作面延伸等特点,这就造成了现场施工管理任务复杂且困难。现场施工环节往往都是层层相扣的,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延误后续工程的完工时间,导致整个项目工期延长。但是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一个施工项目往往只派遣一个到两个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这就导致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且现场施工管理主观色彩非常浓厚。由于管理人手不足,现场管理往往采用抽查的方式来检测工序质量以及一些安全问题,这样虽然能够保证部分工程质量安全达标,但是仍然存在漏查的质量安全隐患,中间有一个概率问题,谁也无法保证。因此,缺乏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一个重要问题。
1.2现场材料管理存在严重不足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实体,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只要保证了合格的材料管理,也就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一般在材料管理这一方面,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层次不齐,有些厂家甚至没有一套完成的生产体系,都是以低廉的价格来赢取市场。受到利益驱使,难免会有些企业将眼光放在这些劣质材料上面,因为建筑工程毕竟是系统性工程,其效果展示的是整体外观,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不易用肉眼去检验,所以便有了可乘之机。劣质材料虽然效果一般,但是需要时间才能暴露出其隐藏的缺点,这就会给未来建筑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再者,由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品类复杂,规格各异,而且材料进场时间是根据施工情况分批次进场的,对于某一施工环节的材料使用标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若是现场管理人员分配不足,往往会导致在材料管理上面手忙脚乱,某一环节可能会出现材料使用偏差,也就导致了现场施工管理很难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甄别和规划。
1.3安全生产控制的复杂性
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建筑安全问题的不断变化,常见的有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建筑规模也有大有小,从几百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不等。不同的施工工艺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效果,应该说建筑产品几乎无一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如此庞大的建筑生产体系,对安全生产控制的要求可想而知。建造不同的建筑产品,对人员、材料、技术、硬件设施、以及现场管理等不同的要求,这些差别决定现场施工中会不断面临的安全问题。而且建筑行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往往当地的土壤类型,天气类型以及周边环境都会阻碍现场施工的正常运行,所以说,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控制存在较大的复杂性。
1.4高素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他对施工人员数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信息时代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施工人员素质需要不断提高,以面对新的现场施工问题,迅速找出解决的方法。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农名工所担任,企业为了节约人才成本,选择以包工头的形式管理施工人员,自然也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培训。长此以往,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理论,多以丰富的经验行事。但是时间总会为建筑工程留下新的管理问题,这必然会导致工程建设中指标不能完成,导致施工进度和现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解决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是按照施工阶段变化的,每个施工环节都对应不同的建筑管理程序。所以管理人员必须有精准的时间管理观念,针对不同施工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优化资源最大化配置,以保证工程施工效果最优化。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放眼于工程的始终,强化宏观管理意识,对整个施工工期做出科学规划,然后部署到各个部门实施。其次,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结构,并制定覆盖全工程的管理制度。现场施工具有复杂性,管理人员任务重且数量多,这就需要合理的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的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各职能部门,合理分工、默契配合、互相制约。明确各部门的功能与权责,下发具体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内容和要求做好传达,在开工前进行详细交底,做到事无巨细。施工组织实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体现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标志,就在于各项管理制度上。
2.2把握施工材料合理运用
对于建筑材料首先要考察的就是材料生产商。首先审查生产商经营手续是否完善,其次审查生产商的生产规模、销售业绩、售后安全等等,从根源上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工程前期选择建筑材料时还可以考察同行业建筑材料使用情况,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生产商会被建筑行业认可,我们采购时也会将风险降到最低。其次还需要把握建筑材料分类,对各个环节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统筹材料使用,并按照工序要求使用、检验以及考核,按规矩办事,完全可以避免材料使用过程中出现材料数量不足,劣质材料频发的现象。
2.3提高风险辨识手段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高风险作业,施工现场也是事故多发地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风险辨识能力,采用全面的风险辨识源,检测风险、分析风险、规避风险,可以系统、动态的检验各种控制隐患,做到‘安全大于效益’,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保证生产安全的目标。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不仅能够决定工程项目的完成效率,还能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对于施工企业发展来说,想要保证企业发展活力就必须重视对现场施工管理的人才培训,不断根据时代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企业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以解决未来将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唯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吉华.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环球市场,2016(16):290-290.
[2]季越峰. 浅议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筑,2015(6):109-109.
[3]谭福平. 分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工业技术,2015(2):148-149.
论文作者:万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