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国际经济地位展望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地位论文,未来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银行最新资料表明,2000年,按汇率法(注:世界银行按美元计算的各国GDP数据采用的是各国最近三年的一种平均汇率, 而不是当年汇率,这种平均汇率考虑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汇率变化因素,参见许宪春:《世界银行关于各国人均GDP的计算方法》,《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2月17日第三版。)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8万亿美元,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六位。表1列示了按汇率法计算的位于世界前十位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及有关的比重情况:

表1 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排名前十位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及有关的比重情况

注:表中第三列数据取自《国际经济信息》2001年第20期,第四列和第五列数据根据第三列数据计算。

从表1可以看出,按汇率法计算,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4%,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9%,日本的23.1%, 德国的57.8%,英国的76.4%,法国的84.0%。那么,按汇率法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何时才能赶上和超过这五个发达国家?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对中国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及法国未来经济增长率进行研究,并需要做出某些假定。本文在两种假定条件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一种假定是以2000年为基期,价格和汇率都不变;另一种假定是实际汇率发生某种变化。要回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中国未来人口预测资料,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科技统计司的预测结果。

一、已有的研究结果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问题进行过研究。

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认为,美国“能长期维持3 %的增长速度已经是相当不错,而中国经济则可以再维持30年左右的8%—10 %的快速增长。因此,下个世纪中叶前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有实力的经济(林毅夫,1999)。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京文教授等人利用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经济计量三者结合模型对2000—2050年5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国50年的经济增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10年,经济增长保持平均8%的高速度;第二阶段是2010—2030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平均6%的水平;第三阶段是2030—2050年,经济增长维持在平均4%—5%的水平上,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迈入世界前列(李京文,1999)。

郭道丽在美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3%, 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8%的假定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在47 年后赶上并超过美国(郭道丽,2001)。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的王小鲁博士根据过去47年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和制度贡献分析,对2001—2020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的基本结果之一是:未来20年中国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4%,其中,2001—2010年为6.58%,2011—2020年为6.22%(王小鲁,2000)。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解三明博士等人利用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十五”及2006—2015年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得出以下基本结果:“十五”期间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2006—2015年间,可实现7%或略高的经济增长(解三明,2001)。

在以上研究结果中,由于研究目的不同,王小鲁博士和解三明博士只预测了经济增长率,没有预测经济总量,并且涉及的时间较短,不足以回答中国经济何时能够赶上几个发达国家的问题。也是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李京文教授只预测了按人民币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没有预测按美元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也没有预测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因此没有进行经济总量的具体比较。林毅夫教授和郭道丽的估计过于乐观,中国经济再维持30年或更长时间8 %及以上的快速增长可能性不大。本文试图在对中国和美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历史资料、经济增长因素等方面情况的分析和未来情况的判断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何时赶上并超过美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问题做出个人的预测。

二、美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预测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各时期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见下表:

从表2 第二列数据可以看出,1930—2000年的70年间,按10 年分期,前四个时期美国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波动较大,其中1940—1950年最高,达5.57%,1930—1940年最低,为2.69%,最高与最低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差距接近三个百分点;后三个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非常接近,均在3.2%左右,差额仅在0.05个百分点之间;1950—2000年5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3.46%;1930—2000年7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3.65%。据此,我们判断,未来50—100年,美国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应当能达到3%,甚至会高一点,并且,虽然年度之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如果以10年为一个观察期,不同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波动幅度可能不会太大。据此判断,我们假定,21世纪,美国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

表2 美国、日本、德国、 英国和法国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注:本表第二列数据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网(www.bea.doc.gov)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资料计算;第三列数据根据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网(www.esri.cao.go.jp)中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第四至第六列数据中,德国1950—1960年GDP年平均增长率数据根据Angus Maddison: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al Perspective,Development 272页中德国1950—1960年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其他数据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November,2001(光盘)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

从表2第三列数据可以看出,1960—1970年, 日本经济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1970年以后的增速明显下滑,1970—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21%,1980—2000年仅为2.61%,1990—2000年,下降到仅略高于1%。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1998 年日本经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按1990年价格计算的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还没有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注:见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网(www.esri.cao.go.jp)中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到目前为止,人们还看不到日本经济复苏的迹象。据此,笔者认为,未来50年左右,日本经济能够以2.5%的年平均增长率可能并不是过于保守的估计。

从表2第四至第六列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从20世纪后50年和40 年来看,德国和法国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英国,但从20世纪后30年或20年来看,这三个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并不显著,都在2.5%左右。笔者认为,这30年或2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对21世纪前10—15年的经济预测参考意义更大。因此,本文假定英国和法国在未来的10年内,德国在未来的15年内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均为2.5%。

根据上述假定和世界银行公布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按美元表示的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我们得出以下预测结果:

从表3 第二列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2817亿美元,是2000年1.34倍;2050年达到433253亿美元,是2000年的4.38倍;2100年达到1899339亿美元,是2000年的19.22倍。从第三列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871亿美元,是2000年1.28倍;2050年达到160757亿美元,是2000年的3.44倍;2056年达到186429亿美元,是2000年的近4倍。从第四至第六列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150亿美元;2006年, 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6391亿美元;2005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4554亿美元。

表3 美国、日本、德国、 英国和法国未来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2000年价格和1998、1999、2000年本国货币对美元的三年平均汇率计算,单位:亿美元)

三、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经济总量及其国际经济地位预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52%。这一增长率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大致相同。

从表4可以看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增长期都持续了20年左右,并且高速增长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也都比较接近,即都在9%左右。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都出现了减速的过程,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在经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也必然会出现减速的情况。事实上,最近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趋势(见图1)。

表4 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的经济增长率

注:1.本文中的中国指中国大陆;2.表中的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日本数据根据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网(www.esri.cao.go.jp)中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新加坡、韩国和香港数据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November,2001(光盘)中相应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台湾数据根据《“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国民所得,2001》中的国内生产毛额核算资料计算。

图1 中国1991—2001年GDP增长率

从表4还可以看出,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日本经济表现为长期的低速增长,1973—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81%,与高速增长时期的9.22%的年平均增长率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一时期情况最好的年度也只有6%左右的增长率,并且出现了两个年度的负增长,(注:见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网(www.esri.cao.go.jp)中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1990—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1%。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则仍然保持了7%、5%和6%以上的较高年平均增长率。只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表现较低的增长率或出现负增长。香港经济增长率位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能够避免像日本经济那样,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长期陷于低速增长区间,因为同样经历高速增长的亚洲四小龙都没有陷入这样严重的困境。同时,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不同,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城市化水平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较大;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6美元,仅相当于同年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828美元)的2.3 %,新加坡(23063美元)的3.7%,韩国(9728美元)的8.8%,中国香港(23323美元)的3.7%。(注: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均取自《国际经济信息》2000年第3期。 )这些方面既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中国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这些因素都说明中国经济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因此,笔者认为,除非发生极为特殊的历史性事件,中国经济在经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会经历一个逐步减速的过程,但不会陡然减速。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样比例的经济增长率所代表的经济数量和质量是上升的,因此经济增长率的逐步降低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量和生活质量上升幅度的逐步减少。

根据以上判断和近些年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做出如下假定: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即2001—2010年,年均增长7.5%,以后每十年减少1个百分点,即2011—2020年,年均增长6.5%;2021—2030年,年均增长5.5%;2031—2040年,年均增长4.5%;2041—2050年,年均增长3.5%。2050年以后,年均增长3.0%。

在对中国经济总量进行预测时,我们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做出两种假定,一种假定是,未来一定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维持在1998、1999和2000年三年平均汇率的水平;另一种假定是,未来一定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将上升。

(一)价格和汇率不变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总量及其国际经济地位预测

我们首先在价格和汇率不变的假定条件下对中国未来经济总量进行预测。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按美元表示的中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上述经济增长率的假定,中国未来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值如表5所示:

表5 中国未来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2000年价格和1998、1999、 200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三年平均汇率计算)

从表5可以看出,按2000年价格和1998、1999、2000 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三年平均汇率计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260 亿美元,是2000年2.1倍;2020年达到41783亿美元,是2000年的3.9倍; 2030年达到71372亿美元,是2000年的6.6倍;2040年达到110839亿美元,是2000年的10.3倍;2050年达到156349亿美元,是2000年的14.5倍;2060年达到210120亿美元,是2000年的近20倍;2100年达到685420亿美元,是2000年的63.5倍。

将表5与表3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按2000年价格和1998、1999、2000年本国货币对美元的三年平均汇率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将达到15505亿美元,超过法国(14554亿美元);在2006年将达到16668亿美元,超过英国(16391亿美元);在2012年将达到25248亿美元,超过德国(25150亿美元);在2056年将达到186689亿美元, 超过日本(186429亿美元)。

从表5和表3可以看出,20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6349亿美元,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33253亿美元。那时,中美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10.9%上升到36.1%,相对差额(注:中美两国GDP的相对差额=(美国GDP-中国GDP)/美国GDP。)由89.1%下降到63.9%,但绝对差额(注:中美两国GDP的绝对差额=(美国GDP -中国GDP)。)由2000年的88028亿美元上升为276904亿美元。如果假定2051—2100年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均为3%, 则中美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额不变,但绝对差额进一步增大。

(二)实际汇率变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总量及其国际经济地位预测

前面的研究是将有关各国的价格固定在2000年,本币对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998、1999和2000年三年平均汇率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价格都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50年左右这样长的历史时期,没有一个国家的本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保持不变。所以,如果采用当期价格和当期汇率(名义汇率)来预测有关各国的未来经济总量及其国际经济地位,与前面在固定价格和固定汇率条件下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同。

影响价格和汇率的因素很多,所以,采用当期价格和当期汇率来预测有关各国的未来经济总量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主要不是关心这些国家未来经济总量本身,而是考虑它们所处的相对位置,我们就可以把问题简化,因为导致按当期价格和当期汇率计算的各国未来经济总量的相对位置与在固定价格和固定汇率条件下计算出来的各国未来经济总量的相对位置之间产生差别的只是实际汇率(即当期汇率扣除相对价格变化因素)的变化,而不是当期价格和当期汇率本身,如果我们能够预测未来实际汇率的变化,通过前面在固定价格和固定汇率条件下计算出来的各国未来经济总量,我们就可以预测出实际汇率变化条件下的有关各国未来经济总量及其所处的相对位置。

我们来考察一下日元、新元、韩元、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的变动情况。表6给出了1960、1996和2000年日元、新元、韩元、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当期汇率:

表6 日元、新元、韩元、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当期汇率

注:表中第二至第五列数据取自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Database and Browser,November 2001 (光盘)中的日元、新元、韩元和港币对美元的汇率资料;第六列中的后两个数据取自中国台湾“中央银行”网中的汇率资料,第一个数据根据《“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国民所得,2001》中的国民生产毛额和折合美元的国民生产毛额资料计算。

从表6可以看出,1960—2000年,日元、 新元和台币对美元的当期汇率是上升的,而韩元和港币对美元的当期汇率是下降的。

表7 给出了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它们表示的是这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变化幅度。

表7 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 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以1960年为100)

注:表中第二列数据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网(www.bea.doc.gov)中的国内生产总值隐含价格指数(implicit price index)资料计算;第三列数据根据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网(www.esri.cao.go.jp)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资料计算; 第四至第六列数据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Database and Browser,November 2001(光盘)中的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计算,其中中国香港没有1960—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这一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根据1966—1970年年平均缩减指数推算的;第七列数据根据《“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国民所得,2001》中的国内生产毛额核算资料计算。

利用表7中有关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就可以把表6中的日元、新元、韩元、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当期汇率换算成以1960年为基期的实际汇率,结果如下:

从表8可以算出,1960—2000年,日元、新元、韩元、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都是上升的,分别上升了213%、13%、30%、109%和47%,平均上升了82%。1960—1996年,日元、新元、韩元、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也都是上升的,分别上升了240%、51%、87%、140%和77%,五个国家和地区平均上升了119%。1960—1996年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汇率之所以普遍高于1960—2000年,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实际上都发生了贬值情况。笔者认为,考虑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化,应当剔除这一特殊事件的影响。所以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1960—1996年实际汇率的变化情况更具有参考价值。

表8 日元、新元、韩元、 港币和台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以1960年为基期)

注:2000年日元对美元的实际汇率=2000年日元对美元的当期汇率/(日本2000年GDP缩减指数/美国2000年GDP缩减指数)=107.77/(452.47/482.38))=114.89,以此类推。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同处于亚洲,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这些国家和地区曾经经历过的经济增长过程。根据这些国家和地区上个世纪后半叶实际汇率的变化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50年左右,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将是上升的,并且上升的比率不会低于50%。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我们做出以下两种假定,第一种假定是,2001—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维持在1998、1999和2000年三年平均汇率水平,2011—2050年提高100%, 并且每年增长幅度相同;第二种假定是,2001—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与第一种假定相同,2011—2050年上升200%, 并且每年增长幅度也相同。第二种假定的实际汇率增长幅度接近于日本20世纪后40年的水平。第一种假定的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每10年提高18.92%;第二种假定的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每10年提高31.61%。

上述两种假定相当于仍然将2001—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998、1999和2000年三年平均汇率水平,由于涉及的时间较短,我们仍将德国马克、英镑和法郎对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998、1999和2000年三年平均汇率水平。在这些假定下,中国经济将在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12年超过德国的结论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只需将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进行比较即可。在将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进行比较时,为简单起见,我们假定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不发生变化。

将表9与表3进行比较可知,在第一种假定条件下,中国经济将于2030年达到100935亿美元,超过日本经济(98105亿美元),在21 世纪中国经济赶不上美国经济;在第二种假定条件下,中国经济将于2026年达到89405亿美元,超过日本经济(88879亿美元),将于2048年达到414459亿美元,超过美国经济(408382亿美元)。

表9 实际汇率变化条件下的中国未来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注:表中第二列数据根据2011—2050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上升100%和表5数据计算,表中第三列数据根据2011—2050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上升200%和表5数据计算。

第二种假定是一种过于乐观的假定,上个世纪后50年,只有日本、瑞士等极少数国家的本国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上升了200%。 相对来说,第一种假定实际的可能性比较大些。所以,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经济赶上并超过日本经济,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可能的,但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到本世纪末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不大。

四、中国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要预测中国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需要对中国未来人口情况做出预测,这方面,我们引用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科技统计司的预测结果。

根据表5、表9和表10可以得到汇率不变、2011—2050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分别上升100%和200%三种假定条件下的中国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

表10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

注:本表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科技统计司提供。

从表11可以看出,在汇率不变的假定下,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16美元,赶上葡萄牙2000年的水平;在实际汇率上升100%的假定下,达到21832美元,赶上或接近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000年的水平;在汇率上升200%的假定下,达到32748美元,接近美国2000年的水平。(注: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2000年美国人均GDP为35046美元,加拿大为22244美元,澳大利亚为20738美元,意大利为18423美元,葡萄牙为10387美元,见《国际经济信息》2002年第3期。)根据前一部分论述,汇率上升100%的假定可能性比较大些,因此,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可能达到2万美元,达到或接近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000年的水平,但很难接近或达到美国2000年的水平。

表11 中国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注:本表数据表5、表9和表10计算。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国际经济地位展望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