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镜术对120例鼻窦炎鼻息肉鼻腔气流及疗效的影响论文_潘岩松

东安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湖南东安 425900

【摘 要】目的:比较鼻内窥镜下与传统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以期探索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鼻腔气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5.00%,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腔气流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嗅觉功能评分(1.26±0.14)分、鼻气道总阻力(0.56±.0.11)kPa/s/L,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较好改善鼻腔气流,疗效较佳,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疗效;鼻腔气流

Effect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on nasal airflow and curative effect of 120 cases with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Pan Yansong

Department of ENT,Dong'an People's Hospital,Hunan Dong'an 425900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Methods:120 cases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in our department in November 2015 ~2016 year in November,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ndoscopic surgery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raditional treatment group(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e and recor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asal airflow changes.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lfactory function score(1.26 + 0.14)points,nasal airway resistance(0.56 +.0.11)kPa/s/L,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nasal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can improve nasal airflow,the effect is better,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chronic sinusitis;nasal polyps;endoscopic sinus surgery;curative effect;nasal airflow

鼻窦炎鼻息肉临床以鼻塞、头痛、流涕为主要症状,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疾患之一,其复发率甚或高达98.6%[1],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患,已有研究表明,炎症、感染、过敏反应均是导致鼻窦炎鼻息肉发病的主要因素[2],然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致使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措施,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窥镜技术日渐成熟,而逐渐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之中[3],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以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2012年制定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符合手术指征;④患者意识清楚,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耳鼻喉疾患者;②有心肝肾等其他躯体及精神疾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要求保守治疗者。

根据上述标准,将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

1.2病例分组

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0例。

1.3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7岁,平均(34.2±2.6)岁;病程:1~18年,平均(8.4±0.5)年;病变位置:单侧34例,双侧26例;病变部位:蝶窦26例,上颌窦18例,筛窦10例,额窦6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9~65岁,平均(33.8±2.1)岁;病程:1~21年,平均(8.9±0.7)年;病变位置:单侧32例,双侧28例;病变部位:蝶窦24例,上颌窦18例,筛窦12例,额窦6例。

经统计学分析,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位置与部位的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1.4手术方法与措施

对照组:术前予以鼻腔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必要时加神经节阻滞麻醉,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位,鼻腔表面麻醉用1% 地卡因加 0.1%0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局部注射浸润麻醉用1% 利多卡因,多于粘骨膜下注射,为增强麻醉效果可加1:200 000肾上腺素,注射前回吸,防止误入血管。若手术范围较大,或者麻醉效果欠佳,必要时可再加行神经阻滞麻醉,根据不同的手术选择不同的神经阻滞如蝶腭神经节阻滞、眶下神经阻滞等。麻醉成功后行始行鼻息肉摘除手术、筛窦开放手术、上领窦根治手术等传统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麻醉措施同“对照组”,麻醉后在鼻内窥镜指引下将堵塞鼻腔的息肉摘除,暴露中鼻道,切除钩突,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即病变鼻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对性的鼻窦开放术,在手术过程中可采用微波进行止血操作,术后予以患者鼻腔填塞24-48小时,可静脉滴注或口服适宜广谱抗生素以治疗炎症或防止术后感染,常规2周左右。术后定期随访,另外可同时合用黏液促排剂如吉诺通、沐舒坦等药物,如果合并鼻痒、喷嚏和鼻分泌物增多症状可加用抗组胺药物等。外用可选取鼻喷激素喷鼻和0.9%氯化钠冲洗鼻腔,结束以术腔完全上皮化为准[5]。

1.5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参照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以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2012年制定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规定进行,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鼻-鼻窦黏膜恢复状态和(或)CT检查结果,依次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以及未控制,其中完全控制者为临床症状消失,VAS总评分为0分,内镜检查结果可见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并未出现脓性分泌物,根据公式(完全控制+部分控制)/病例数*100.00%计算有效率[4]。

鼻腔气流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嗅觉计测定仪进行鼻气道总阻力和及嗅觉功能的检测。

1.6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设定a=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5.0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内窥镜渐次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该治疗措施不仅具较好的照明,其镜头仅为3.5mm,较为细小,但却可放大500倍[3],进而在手术过程中可较清晰的探查病变的部位,并可使得主治医生在直视下进行相关手术操作,有利于达到病变较深及隐蔽之处[11],故而,其具有操作较为精细,对患者损伤小的优势,可较大程度上对于患者的鼻腔的生理功能进行保存,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现今临床已将其逐渐应用于鼻的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之中[4]。而鼻窦炎手术主要通过恢复鼻腔的通气与引流功能,以尽可能的消除鼻窦内的炎症组织,以改善鼻腔黏膜肿胀的问题[5],因此,手术治疗的结果与术中、术后处理以及复查、随访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鼻内窥镜由于可较好的在手术过程中保障主治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故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可借助于辅助CT检查结果,以及术前采用鼻内镜对于鼻腔进行全面的检查,而术中也应密切关注对于鼻甲、鼻中隔偏曲的处理,而术后随访时亦发现,术后3周之内患者的鼻腔黏膜肿胀以及分泌物均呈现增多的趋势,加之血瘀块状物的堵塞,极易导致鼻窦内分泌物潴留[6],故而,提示我们在术后更应及时局部换药,清理术腔,以最大程度上保障鼻窦内的引流通畅,有鉴于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重视上述因素对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可见,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较好改善鼻腔气流,疗效较佳,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伍克平.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00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28~29

[2]黄鸣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4):275~276

[3]何子瑜.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27~28

[4]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2~94

[5]李纪辉,朱汉平,磨宾宇,等.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0):1512~1514

[6]郑铜侠.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838

论文作者:潘岩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鼻窦内镜术对120例鼻窦炎鼻息肉鼻腔气流及疗效的影响论文_潘岩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