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是以体现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语义教学中更具有不可小视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用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小学生最常接触但又往往是最不重视的项目。从目前教育制度及教学实践上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依然侧重于书面考核,忽视了朗读考核,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只有用心地诵读、反复地诵读才能体会文章的含义,学生通过熟读优秀的文章,逐步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书面语言。笔者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①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门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②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标准、规范地朗读课文,是经过自己精心地备课,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感受、审美情趣,在对课文的意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的艺术再现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这样的范读,教师可以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很快地、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道文章的丰富内涵。③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备、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通过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④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读,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读的过程中语言艺术就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不知不觉间,内容与文章的写作技巧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一旦用时,就会自然涌上心头,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读过的名家名篇,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对于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并且不时地在运用。
二、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①通过正确指导,培养学生朗读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确的朗读方式是提高学生朗读积极性的重要基础,要求学生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不同学生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不同的生活经验,那样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不尽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同。如果我们不告诉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而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拥有情感的体验,那么,学生朗读动情时声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轻重缓急,有了变化就成了艺术。朗读技巧是为表达作品思想情感服务的,缺乏思想内容的技巧是无水之花,不符合作品感情的语调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朗读搭建了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思维的天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就如同开启了学好语文的窗户,通过朗读培养出学习的动力。②要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及教材特点安排朗读的时间,并进行监督,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切不可做个读书的样子,走过场。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练习;要留出读后评论的时间,通过评价沟通,达到总结的目的。教师针对有的浅显易懂课文,不必过多地进行分析,不妨空出时间进行朗读训练。 ③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中进行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注意朗读持续时间长短,单调机械的朗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失去兴趣。可以适当地设置情境,创造气氛让学生竞争着朗读。每个学生水平都不是整齐划一,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主动性。⑤理解与朗读的相互依存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比较常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朗读。教学中可以站在小学生的理解角度上,先进行剖析,然后示范朗读或领读,对一些较复杂的长句进行拆分,这样才会收到朗读的效果。
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朗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文章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等等。但要注意的是: ①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必须引导学生“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②教学中尽量少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这样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③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总之,朗读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读”的重要性。
论文作者:温云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教学中论文; 内化论文; 教师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