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华机电有限公司 辽宁葫芦岛 125000
摘要:文中建立了评定弹药战斗部效力的毁伤场理论,并提出了毁伤场、等毁伤面、等毁伤线、毁伤梯度的的相关概念。损伤场理论的建立将改变传统弹药战斗部的效能评估。介绍了弹药弹头的有效性问题,并将目标损伤引入三维空间场。
关键词:战斗部;效率评定;毁伤场
1前言
弹药战斗部的有效性在弹药的设计和弹药的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评价弹药战斗部效能时,有必要计算弹药对不同形状目标损伤区域的命中概率。目标损伤区域。它指的是弹药弹头在爆炸后可能摧毁目标的整个区域。在计算弹头的概率。目标损伤区域已知。常规弹药弹头目标损伤区域的概率计算。该区域以目标质心或几何中心为中心圆形、椭圆形、矩形或扁平形状的目标平面或加工处理,但实际上当弹药弹头爆炸可能摧毁目标时,所有区域和区域都不是平坦的,而是空空如也的固体区域。所以。当计算弹药弹头目标损伤区域的概率时,将目标损伤区域处理为平面区域是比较合理的。建立了损伤场理论,研究了弹药弹头对空间目标的损伤。
2毁伤场理论模型的建立
2.1毁伤场、等毁伤面、等毁伤线的定义
当目标命中时,任何弹头都在目标周围的三维空间中。所以有一个区域的空间目标n,n的弹药战斗部落任意点s(x,y,z)有一定损害到目标的概率P(x,y,z)和P(x.Y.Z)>0,根据场理论,n被称为毁伤场。用数学对毁伤场描述如下:以目标点或几何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zy,在目标周围有一个n的空间区域。如果弹药战斗部落在区域n(x,y,z)的任何一点上,目标的伤害概率大于零,战斗部落的战斗部落在该地区。没有对目标造成伤害,即:
在C为常数点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个表面上的点的损伤概率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这些表面等于残体,如图l(M代表目标点)。显然,有点损伤领域Ω都有且只有一个破坏表面,互不相交的不同的损伤如的脸,和所有的伤害,如表面充满了整个损伤场Ω。
这种消除的概念可以扩展到两个维度。P=P(x,y)是二维平面损伤场损伤概率的函数。等毁伤面被平面z=c所截得的曲线在面T(扫上的投影是一条平面曲线,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方程为:P(x.y)=C,(z.y)∈D(5)C是常数曲线上的点,损伤的概率是相等的,而曲线等于残差线,如图2所示。
图1等毁伤面及方向导数 图2等毁伤线
2.2毁伤场内点的邻域、边界点和边界
以毁伤场内的点X0=(x0,y0,z0)为中心,以δ(δ>0)为半径的球体内部点的全体称为X0的δ邻域,记作U(X0,δ)。设X=(x,y,z)是毁伤场内的一点,若在X=(x,y,z)的任何邻域U(X,δ)内,都既有属于ΩM的点,又有不属于ΩM的点,则称点X=(x,y,z)为毁伤场ΩM的边界点。毁伤场的全体边界点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毁伤场的边界,记为B(ΩM).
2.3连通场、非连通场、孤立域
如果损伤场中的任何两个点都可以连接到被破坏的区域内完全包含的一些直线,则损伤场被称为连通场,否则损伤场就没有连接。未连接到任何损坏区域的损坏区域称为隔离区域。
3毁伤效果评估系统
国内对目标损害评价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缺乏实验数据,大部分系统仅在模拟评估阶段,对损伤的仿真过于单调和理想化,实际评估要求之间的差距较大。高润芳等人结合了飞机目标的破片弹头损伤,建立了目标损伤效果评估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实现了目标损伤评估的高精度,更好地描述了复杂的战场目标,提供了目标数据匹配的损伤模拟。傅长海提出损伤效应的一般流程模拟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到仿真系统所需的信息,但实现有一定的困难,提出了建立模拟战斗损伤评估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武器伤害效果/目标脆弱性评估方法,分别从最初的动力模型,目标易损性模型和弹性网状交叉模型三个方面的目标损伤评估模型,给出模型的过程。目标损伤评估系统的研究包括武器损伤学习、导弹飞行力学、计算机应用、外延仿真建模等领域。摘要对各领域损害评估的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并最终将其应用于系统,是必要的。
结束语
损伤场论的理论将改变传统弹药战斗部的效能评估方法,为弹药战斗部空间评价和目标消解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损伤场理论建立后,弹药战斗部,特别是对防空弹药战斗部效能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李廷杰.导弹武器系统的效力及其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抄兆军.等.子母弹对集群目标射击效率评定模型及应用[J].弹道学报,2005.17(4);84—87,
[3]李向东.目标毁伤理论及工程计算[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1997
[4]高润芳,张永生,沈生.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仿真系统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29(3):109-111.
论文作者:陈建宁,余健,周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损伤论文; 目标论文; 弹药论文; 区域论文; 弹头论文; 概率论文; 理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