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通过阐述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将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教学效果的高质量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素养培养
1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数学核心素养亦包含于数学素养,是数学众多素养中的核心成分。学者们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不一致,但归结起来都集中为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生长性的数学素养,有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体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在各种社会生活情境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发挥数学应用价值,实现自身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最具生长性的相关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可见,核心素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个人发展成功的个人生活,二是由此促进功能健全的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
2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设置教学内容的合理问题是小学数学探究的出发点。在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阶段中,需要学生在这过程之中寻找问题、提出问题时,才可以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思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并融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方式迅速步入活跃阶段,由此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深入理解与学习。
例如《数学广角》的内容因受教材篇幅的限制,没有提供详尽的教学内容,没有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反复研读教材,参读《教师教学用书》及有关资料,深刻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更符合教学需要。备课时,教师应为学生的思考和辨析预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思有所依,辨有所托。如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题1是烙饼问题,例题2是沏茶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南方学生的生活经验,将例1烙饼场景换成人人都懂并都会做的煎蛋情境,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调整了例题的呈现顺序,将例2的教学内容与例1交换,创设帮助遇到难题的番茄娃娃解决问题的情境,先提出“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尽快沏好茶呢?”的问题,再探究“如何安排煎蛋顺序才能节省时间?”的问题,将抽象的运筹思想蕴涵在两个简单问题的解决当中。这样的问题情境预设,激起了学生帮助别人的关好心理,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新知的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最优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思辨营造一定的氛围和依托。
3.2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团。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3.4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所以要确立数学知识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考试的,强化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应用性和科学性。数学学科是一门创造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数学教科书的编制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的创新性,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应用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落实到数学教科书上,就是要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内容素材的选择上与时俱进,以更好的促进“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先要在理论层面上把核心素养研究透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素养教育落实到位,将理性转变为实际。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 : 23-25.
[2]李安鹏.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8.
论文作者:张东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学科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