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施工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论文_姜和

城市建设施工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论文_姜和

河南佳宜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450000

摘要: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建设施工活动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路段和非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道路两边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路段尘的负荷、尘的粒径分布特征的监测表明,施工活动明显加重了道路颗粒物污染。根据检测结果得知,施工活动是导致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施工;道路;颗粒物污染;控制对策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燃煤污染、工业粉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不断加强,道路2次扬尘在城市颗粒物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道路上飞扬的尘土不仅使城市道路设施、花草树木遭受严重损害,而且也对市民健康和生活带来危害和影响。

二、道路施工期间城市交通的特征

1、道路施工期间施工区域的基本组成

在道路进行施工时施工区域主要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预警区域、过渡区域、施工区域和终止区域。预警区域是指在距离道路施工区域的一段距离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正在进行道路施工,使驾驶人有相关的心理准备,避免直接接触到道路施工区域而引发各种交通事故。过渡区域是指在警示标志和正式施工区域的一段距离,过渡区域的设置可以引导驾驶人在可以顺利通行的道路上进行行驶,保证施工期间车辆的正常通行,避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施工区域为道路工程正式施工的路段,在该路段内进行道路养护、维修等施工作业。终止区域为施工区域之后的一段距离,可以引导驾驶人员进入到正常的交通车道进行行驶,保证后续路段的交通运行情况正常。

2、道路施工区域驾驶人员和车辆的相关特性

道路施工对驾驶人员的影响比较大,驾驶人员需要对道路通行情况进行判断,做出各种决策,在施工路段还要躲避路面上散落的施工杂物,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需要驾驶人员对车辆进行各种控制,还要注意突发事件的发生。在道路施工区域还需要车辆的强制汇流,对正常的交通通行产生了影响,极易发生各种道路交通事故。因为城市道路的施工大多为占道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局部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对正常的道路线性进行了改变,在天气情况较差的时候,极容易发生路面积水现象,对正常的交通通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监测方法

1、监测道路的选择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道路施工对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城区内的5个典型施工路段和8条非施工道路作为研究对象,施工路段的基本情况描述见表1。

表1施工路段基本情况描述

2、监测方法

颗粒物质量浓度:重量法。

颗粒物粒径:采用日产SKC-2000型微米光透式粒径仪进行分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结果与讨论

1、主城区非施工路段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主城区5条交通干道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表明:交通干道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达0.50mg/m3,超过0.15mg/m3的国家2级标准2.3倍。其中观音桥转盘PM10日均浓度最高,为0.69mg/m3,超标3.6倍。石小路重师分校大门PM10日均浓度最低,为0.416mg/m3,但也超标1.8倍。

2、施工路段空气中颗粒物浓度

对主城区施工路段(采样点离施工点的距离不超过10m)进行的监测显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高达4.379mg/m3,超过0.15mg/m3的国家2级标准28.2倍。与5条非施工路段相比,施工路段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是非施工路段的8.76倍,这表明施工活动对道路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影响严重。

3、主城区道路尘污染负荷状况

主城区道路尘污染负荷平均为11.57g/m2·d,而这些道路所在辖区日均降尘负荷为0.26g/m2·d,前者是后者的43.5倍。尘负荷最高的菜袁路新东福路段为30.83g/m2·d,最低的为歇台子后工路段为4.34g/m2·d。有建筑或道路施工工地的路段尘污染负荷平均为549.93g/m2·d,其中最高是五里店立交桥至溉澜溪路段,为1676g/m2·d,最低的为大石坝立交桥附近路段为50.67g/m2·d。将2者相比可以发现,施工路段尘负荷是非施工路段的47.5倍,说明施工活动是造成道路尘负荷增加的根本原因。

主城区8条主干道路面尘污染负荷比该路段所在区域降尘负荷高很多,而且有建筑或道路施工工地的路段路面尘污染负荷又比主干道更高。这不仅说明主城区道路尘污染负荷大,而且更表明建筑和市政施工是造成道路尘污染负荷高的根本原因。

4、施工路段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衰减关系

为了考察施工活动对道路两旁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范围,在与施工路段垂直方向上按10,25,50,75和100m布设5个监测点。结果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值都出现在距道路最近的监测点上,其浓度随着距道路水平距离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在距道路边10~100m范围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最大衰减幅度为9.2%,14.3%,23.8%和38.9%。

五、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控制对策

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控制可分为主动防治和被动治理2种方法,应将2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1、建议市政府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将每1个建设工地均视为“尘污染排放源”,综合考虑开挖土石方量、建筑面积、施工时间等因素,由环保局和建委联合收取尘污染排污费,用于车辆冲洗和道路保洁等防尘措施的投资。

2、对于运输弃土、水泥、河沙、碎石材料的车辆,不能只进行简单的遮盖,要求必须是密闭运输方式,杜绝“跑、冒、滴、漏”。

3、由市政府授权交警部门负责对带泥脏按违章进行重罚,促使驾驶员主动进行车辆冲洗,减少车辆带泥沙量。

4、设立施工扬尘污染公众监督举报电话。

5、加强对城区交通干道和施工路段道路尘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分析,定期公布结果,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道路尘污染的控制,切实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六、结束语

通过对这些道路两边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路段尘的负荷、尘的粒径分布特征的监测表明,施工活动明显加重了道路颗粒物污染。与非施工路段相比,施工路段尘负荷是前者的47.5倍;施工路段粒径大于30μm的颗粒物的重量百分比非施工路段高56.7%;施工路段大气颗粒物平均浓度是非施工路段的8.76倍;大气颗粒物浓度随施工点距离增加而减小,与10m处相比,25m处浓度减少33%,50m处浓度减少57%,100m处浓度减少63%。以上结果说明,施工活动是导致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范利强.道路施工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2] 邓敏.城市占道施工对交通影响的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3(4)

[3] 熊卫士.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2(24)

[4] 葛文璇.城市道路和城市环境关系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2004(6)

论文作者:姜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城市建设施工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论文_姜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