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下课堂教学观念的创新--数学自我能力发展必须理顺的几个辩证关系_数学论文

新概念下课堂教学观念的创新--数学自我能力发展必须理顺的几个辩证关系_数学论文

新理念下课堂教学观念的再创新——数学自能发展中必须理顺的几个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新理念论文,观念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他们培养成能用数学认识指导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归根结底即达到数学自能发展之目的.

数学自能发展教育如何实施,教育界正做着有益的探讨、实践,在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极端化.此前江苏省南通市教委组织了一次“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邀请了六县一市的八所省重点中学老师对外开示范课,共同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为数学自能发展研究课题提供了实践平台.笔者也应邀开设了一堂公开课,并有幸观摩了数十堂示范课.在活动初期,我自感到对新课改下数学自能发展理念还算“昭昭”,然而在活动中,我却对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实践感到“昏昏”.我与同行在评课交流中争论着,在争论中困惑着,在困惑中思考着,在思考中感悟着,在感悟中我探索着.一种责任感促使我对数学自能发展教学实践中“矫枉过正”的异化现象开始进行反思.

何谓数学自能发展?所谓的数学自能发展,是指学生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导,经过自探、自悟、自得,从而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实现自我身心连续不断的积极变化,促使自我独立而稳固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素养的形成.

如今,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正处于积极实施之中,笔者认为,数学自能发展教育要想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也许应该从祖先留下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的古训中寻求支点.如此,我们就能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期盼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方兴未艾而又能各显神通的新型教学方法伴随而来的是先进的硬件辅助.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所观摩的数十堂公开课都用了课件,这是时代的进步.它表明一本书一支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新手段就是用多媒体课件来替代吗?显然不是.

许多老师制作的课件中画面设计精美绝伦,文字色彩各不相同,图像显示动静有致,文字出现翻转飞动,真是叫人眼花缭乱,教学就是在这样“一问一答一显示”中次第展开.短短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其容量大得惊人,这真得感谢多媒体的支撑,否则,无论如何都完不成教学任务的.

但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如何呢?他们难有阅读、思考、反馈(尽管也让学生象征性地思考了,学生表演“回答”也非常到位),更谈不上自探、自悟、自得;或者正思考着,画面早已切换到下一个板块,屏幕上的归纳总结也早已“城头变换大王旗”了.在这种“繁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沉淀多少,怕都是个未知数吧!更有甚者,整整一堂课,“不著一字,尽显风流”,彻底拜倒在多媒体课件的大旗之下.

数学自能发展教育流程中的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和多媒体的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形象性、可视性,扩展教学容量,但它只应起辅助作用.我们可以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应该让它去喧宾夺主.

教育者要用语言去唤醒学生数学的灵智和欲求,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数学思维的碰撞,又谈何数学思想的挖掘、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语言的交流数学课的生命只能日渐萎缩.一段或铿锵或绵长的语言推理叙述,一手或刚劲或飘逸的数学推理、证明板演,一支粉笔徒手画出的立几图形,既是一个数学老师个性和魅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自能发展的潜在培养,又岂是小鼠标、花样的图片能替代得了的?

如果为了追求课堂“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了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去自探、自省、自悟,而误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替代,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变化上,为一节公开课,大包装、大容量、多样式,甚至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那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教学形式应服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多媒体的运用也必须服从这个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慎用,不能为了表演而影响教学效果;做到真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自主性;做到善用,让它作为师生互动的有益桥梁,并在整课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宗旨.

二、呼唤接受与探究的协调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上,导致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贬低和冷落探究与发现,这样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学习处于弱势地位,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必然会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之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凸显,提倡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样,我们是否就能把探究学习看成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并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分别等同于“意义学习”与“无意义学习”?不能.

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只要用于呈现的语言材料能够同学习原有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意义学习的心向,接受学习也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接受学习、探究学习与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这两组学习方式涉及到两个不同维度,它们相互独立、互不依存.从一个人的自能发展来看,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不可或缺.这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有个老师开了一堂新授课《椭圆》.他从“神州五号”轨道侃起,试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生成椭圆的第一定义.课堂气氛好不热闹,分组活动去探究,去发现,学生也努力了,可是结果却不妙.事实上让一个中学生去探究、发现椭圆的定义,也真是太为难人了.后来这位老师好不容易在满头大汗中含含糊糊交代了椭圆的第一定义.我悄悄地问身边的一位同学,是你们探究出了椭圆定义吗?他摇摇头.有个同学站起来质疑“椭圆为什么要这样定义”,还有个同学问“到两定点距离之差、之积、之商分别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时老师左右为难,如果掐断这个学生的疑问,有违新教学理念,似乎不恰当,那就把“皮球”踢给学生吧.显然这个话题太大,圆锥曲线第一课时是无法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圆满结论的.于是一堂原本可以很生动的新授课,在轰轰烈烈的热闹中夭折了.

评课时,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让学生讨论生成“椭圆的第一定义”.他说:“新课程标准不是主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吗?我这堂课就是要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许多老师的观念确有转变,但是不管具体内容、具体情况,一味地照搬照抄,教条执行,那是非常有害的.老师新授“椭圆的第一定义”时,如果引导学生假借接受性学习方式来掌握定义似乎更自然、更有实效.

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在人的自能发展中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要运用得当,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满足了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标准,接受学习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指由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筛选知识,并具有主动持久稳固的意识倾向,积极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三、寻求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我国中学教学的根本性问题是传递性教学的一统地位.这种教学把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知识技能的传递和训练,学生被迫成为装知识技能的“袋子”,而教师则沦为“装袋人”.这种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心灵的物化和精神生命的枯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就从源头剥离了知识和智能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被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参与,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并熟练解题的地步,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娴熟来代替思维品质的提升、能力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必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解放失去教育应有的功能,导致自能发展教育的失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新一轮课改实验以来,“讲堂”式的课堂或“教案表演剧”式的课堂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交往的“互动”式“学堂”.但数学自能发展教育强调过程,是不是结论就可以忽视了呢?不可.

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课,课题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老师课前让学生做了些准备工作,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经过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后,学生除总结出了等差数列的常见性质外,还有学生说出了诸如(1)a[,n]-a[,n-1]=d;(2)2a[,2]=a[,1]+a[,3];(3)等比数列{a[,n]}中连续k项之和构成一新等比数列等等.有学生提出质疑(1)、(2)是否属于等差数列性质之列,也有位学生提出(3)是否是真命题及如何证明(3)等问题.老师很民主,既然学生提出这些问题,那就让学生讨论吧.你说我评,最后一堂课也没能讨论出个结果来.而老师则始终在“倾听”学生的问题,也没有解答,更别说如何去应用了.显然,必要的教学任务没能完成.

评课时,我请教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他回答:“新课程不是说要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暂缓评价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教,既然学生有这些问题,那就要让他们讨论,不对吗?”诚然,我们的老师对新课程已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可关键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在“一切为了学生自能发展”的“价值引领”下,注重“互动、过程、结果”.笔者以为,暂缓评价不等于不评价、不解决问题;让学生讨论不等于不加引导地“乱说、胡议”“互动、过程”不等于不需要完成教学任务.

从自能发展角度来讲,结论表征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过程表征是达到教学目的或所需获得结论而经历的必要程序.自能发展教育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这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任务的完成难以保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种异化的景象:在交往、互动的活动中,为了凸显学生主体性,教学成了满堂的自探、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原生态的资源、情境不善于处理或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往往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这样的课堂要想实现“使每一个学生自能发展”“让每一个教师享受课堂的幸福”,也恐怕只能是“海市蜃楼”了.

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数学教学只有结论与过程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自主、自律、自为的能力素养得到提升.

四、追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自能发展教育中的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教师课前需要备课,需要预设教学效果,当预设与生成不能统一时,如何从生成的效果出发,利用教学智慧有效处理矛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由于教师的主观意识和对学习者原有经验的预料不足,容易造成教学方案的预设情况与课堂教学真实情境的脱榫.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预设方案忠实地加以实施,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当生成的新情境和新的课程资源不能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一致时,常强行按“预设”方案进行,实质还是在上演着“教案表演剧”.由此,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陈设化,缺乏一种对智慧的挑战,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阻碍和抑制.

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存在,学生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教学的,这就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数学教学不能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当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因此,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这是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的.可以这样说,强调互动生成的数学课程,一定会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那么,是不是因此就不要预设教学方案呢?不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方案的准备,教学只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活动.教师课前应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名师的课常常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常常能让学生“一通百通”,这样的效果绝不是偶然妙笔,恰恰是数十年以来的课前苦心经营、精心打造的结果.

强调互动生成,是对教师预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设并不意味着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精心设计每一句话、准确计算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等静态的“形案”,而是备好一个开放的容纳多种教学预案的“心案”.高明的预设,总是在课堂中结合学生表现,灵活选择、弹性安排、动态修改.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于互动的课堂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性思维,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沉淀、内化,成为个性化的“隐性理论”,要彻底改变,需要经过持续的、深刻的、全面的反思.如果教师缺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预设”和“生成”的问题上,会不自觉地选择“预设”而忽视“生成”;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的反思,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预设”而彻底倒向“生成”.无论那种极端,新课程改革最终都将流产.在新课堂上,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式,应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情绪的起伏,从而生成新的教育资源,以多变的教育机智调整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如此,课堂才会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

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平台,作为教育者应该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引导,与他们一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所具有的潜能禀赋,最大程度地去满足学生企图成功的愿望和要求,形成主体积极主动的自我开发能力,学生自能发展教育需要新的思考、新的选择,需要我们以理智、勇气、信心来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标签:;  ;  ;  ;  ;  ;  ;  

新概念下课堂教学观念的创新--数学自我能力发展必须理顺的几个辩证关系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