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邢磊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邢磊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骨伤科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选35例患者所有骨折在11~21周愈合,1例发生螺旋刀片轻微切割但未切出股骨头颈。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FNA;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髋部骨折的常见病例,常发于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概率明显增多。加上老年人骨质条件差,多有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使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表现为复杂的粉碎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致残率及死亡率高,随着医学的发展,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为了探讨临床疗效,本文随机选取35例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情况

随机选取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3例,女22例;年龄55~87岁,左侧14例,右侧21例。伤因主要来源于摔伤和交通事故,均为闭合性骨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术前准备

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患肢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以制动患肢减轻疼痛,利于消肿和术中骨折的复位。有合并症的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情况,积极治疗合并症。一般在入院后3 d后,患者内科疾病调整到接近正常范围后手术。

1.3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待麻醉满意后,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采取牵引复位,经C型臂X线机透视闭合复位满意后消毒铺巾,由股骨大粗隆顶点上方4~5 cm向近端作长4 cm的纵形切口,用三棱锥自大粗隆尖稍偏外侧前、中1/3处向股骨髓腔方向开口,透视见三棱锥进针点和方向好后插入导针,联合钻沿导针对股骨近端扩大成形。将PFNA主钉沿导针插入髓腔并在透视下调整主钉的插入深度。利用瞄准器将导针打入股骨颈,正位透视导针位于股骨颈中下1/3,侧位透视下导针位于股骨颈正中,深度达股骨头关节面下5~10 mm,测量螺旋刀片的长度,股骨外侧皮质扩孔后将螺旋刀片捶击至限深处,最后固定远端锁定螺钉和拧入主钉尾帽。常规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刀口内放置引流管引流。

2 结果

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21周,平均12周。1例螺旋刀片发生轻微切割但未切出股骨头颈。股骨颈干角仍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髋内翻畸形,发生螺旋刀片切割可能与螺旋刀片置入深度不够和术后过早负重有关。患肢限制负重后,骨折于12周愈合。所有随访患者无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和患肢短缩畸形。35例在术后3个月,6例在术后4个月随访时已能下地行走,基本恢复到患者术前的生活状态,1例因冠心病于术后9个月死亡,另2例骨折虽已愈合但因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等内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仅能在床上活动。根据Harris评估髋关节功能:优2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1.4%。

3讨论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常见传统髓固定(DHS)、锁定钢板(PCCP)及髓内固定系统(PFNA),而PFNA以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牢靠等多方面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的频发,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且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老年骨的骨量明显降低,股指数松现象严重,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发生率增加,且老年患者伴发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较多,保守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多不能明显改善,因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确保患者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保守治疗可导致长期卧床,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故应考虑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可以减少骨折对线不协调、骨折不愈合、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PFNA在生物力学应用上存在诸多优点,PFNA系统为AO组设计的髓内固定系统,他不仅继承了PFNA生物力学上的优点,更在具体设计上不断创新,使得内固定系统更加稳定,操作更具可行性,尤其螺旋锁定刀片的设计,其宽大表面积和内径不仅对骨质起到最大填充作用,还保证了最佳的把持力和对松质骨的锚合力,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更为重要。相对于DHS等固定系统,髓内固定,力臂较少,可增加主钉与骨结合处的结合,有利于骨折的愈合;PFNA可以有效减少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失败率,使患者获得了更加稳固的固定,生物力学的优越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PFNA临床应用体会及手术注意事项: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手术治疗中应了解和疾病相关的全面信息,根据骨折类型及损伤情况,确定明确的术前计划;术中要求对线复位良好,术中操作准确;术后积极预防血栓感染及其他内科并发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术后功能恢复,X线示骨折线消失,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才可完全负重锻炼,以期患者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大鹏,黄永辉,沈铁城,左华,孙太存,孙继芾. DHS与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03)

[2] 张立国,张学斌,庞政生,孙长林,于斌. 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短期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10)

[3] 李钰军,黄远翘.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04)

[4] 左文山,戴志堂,田纪伟.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部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04)

论文作者:邢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邢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