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延安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精神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39X(2009)04-0006-05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正向我们走来。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复兴正由梦想变成灿烂的现实,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一种现实的运动,还是一种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创新。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的提出,自然会引起人们思考: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源头在哪里?我们党的“黄金时代”之一延安时期客观上是否也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与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怎样理解核心价值体系

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涉及到对价值、价值观等一系列范畴的理解问题。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其基本特性有主体性、客观性、相对性。通俗地讲,价值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好坏,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如得失、利弊、祸福、荣辱、应该不应该、轻重缓急等,这些都可以用好和坏来概括,好和坏就是哲学中的正价值和负价值。

价值观是主体对价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人们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人和某种事物好坏的观点、看法、态度,也是对人们行为的作用与意义的评判,是人的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作为认识、情感、意志和理想的综合体,既是人们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价值认识和价值态度,又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价值理想。价值观也可以理解为人关于价值目标、价值状况、价值实现手段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的社会功能包括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价值与价值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的作用方向是由客体到主体,价值观的作用方向是由主体到客体。

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反映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价值体系。比如,封建社会就具有以“家庭本位”、“家长主义”和“君权至上”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资本主义具有以“个人本位”或“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也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是“核心”,这是由它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自身的特征决定的,它有如下特征:

第一,引领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引领,对引领主体来说,不仅表现为对社会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占据和控制,而且表现为其影响的覆盖面;对被引领的客体来说,引领不排除对其活动的空间范围进行限制,包括抵制、批判和必要的斗争。引领主要指对学术思潮、政治思潮、民间思潮的引领。

第二,唯一性。一个社会只能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否则,就不叫核心价值体系。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

第三,相对稳定性。既然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当然,相对稳定只是基本内容具有稳定性,并不意味其不发生任何变化。

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辟概括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举什么旗、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而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理想目标、精神风貌、行为规范问题又是意识形态的本质问题,也是关系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构建体系问题。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乃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理解为包括主导价值思想、共同价值理想、核心价值精神、基本价值标准这样的四个方面,这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个黄金时代,一是延安十三年,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什么说这是两个黄金时代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两个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不是还可以这样认为,党在开拓新境界时,始终重视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毫无疑问,党在改革开放年代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问题是在延安时期,党有没有一个核心价值体系,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伟大的延安精神就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从主导价值思想来看:我们党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且在延安时期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见,在延安时期党不仅具有主导价值思想,而且这一思想还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思想旗帜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已经树立起来了。

从共同价值理想来看:我们党在建党伊始,就始终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依据中国的国情,科学地规划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为此而奋斗,绝不能半途而废。”[1]651显然,党坚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正是在这一理想的旗帜下,我们党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形成了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从核心价值精神来看:党在延安时期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特有的无私奉献精神。无论是从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从人们对延安精神内涵的认识和概括,从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还是从当年革命圣地延安的吸引力、引领力、凝聚力、辐射力来看,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爱国主义是延安精神题中应有之义,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或实质。关于人民至上的理念,毛泽东曾精辟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都是我们的出发点。”[2]可见,延安时期已经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使得在旧中国黑暗污浊的政治氛围里,形成了洒满阳光的延安净土。

从基本价值标准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基本价值标准或正确的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1]522毛泽东同志的论述第一次对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从内容上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可鄙的、是耻辱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可尊敬的、是光荣的。在延安时期,党不仅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而且认真践行正确的荣辱观,比如,毛泽东一方面号召全党学习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另一方面又坚决支持法院对黄克功、肖玉璧等人处以极刑。毛泽东认为,共产党和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为严格的纪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具有了明确的主导价值思想、共同价值理想、核心价值精神和基本价值标准,这些内容处处闪烁着延安精神的光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一段时间里,有些人研究延安精神,往往是做“注释”工作多,偶尔也联系一下实际,那也只是理论加实际,而不是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用升华了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际。理论研究如果长期脱离实际,理论就可能僵化,延安精神就不可能得到时代的回应,其时代价值就不可能被科学地揭示出来。

目前,有的同志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是把重心放在“注释”工作上,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们党提出这一命题的大视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智慧研究不够。这样研究问题就不可能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来源,更不可能揭示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之间内在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联系。

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研究问题还没有找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如果将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理论创新方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明确当前研究延安精神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可使延安精神乃至中国共产党的所有精神得到时代回应,弘扬延安精神就可落到实处。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就可能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被揭示出来,这样就增强了延安精神的时代感,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深刻涵义。二是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不可能凭空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可能凭空产生,需要有思想理论来源和精神来源。如果把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研究,我们就可能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头乃至原生形态。这样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历史厚重感,可使人们认识到党的革命精神、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如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需要有理论来源、精神传承及社会历史条件,需要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所以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它能引发许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源头。当年的延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革命队伍中既有久经考验的工农干部,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既有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又有知识化了的工农干部,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有很大差异,但他们都能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种团结友爱、艰苦奋斗作风的成因主要是,他们都高度认同和执着践行党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信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原则。第二,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坚定”是指能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始终带领群众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用共同理想凝聚人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第三,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把近代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爱国主义的理想要求同正确的政治方向、争取胜利的途径相结合,使抗日战争成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第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作风,特别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不仅提出而且认真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在延安时期,党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可见,在延安时期,尽管还未提出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范畴,它的主要内容也未体系化,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和涵盖的基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然是承接了延安精神之脉。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与时俱进的。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历史方位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思考,较之延安精神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有重大的发展和升华。

首先,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有了新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把严格的科学性与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高峰。当今世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预料的,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正一天天多起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资本主义绝不会收起它狰狞的面目;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社会主义的中国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更不会有光明的未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88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共同理想的内容有了新变化。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统一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

第三,价值精神有了新升华。精神包括一个民族或民族群所共同具有的意识观念、文化传统、意志情感、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内容。它是文化的生命、民族的灵魂、人性的根本,是社会与历史发展的活力所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自我意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精神。它是一种客观的精神,是大多数人的活动、追求和观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它是一种实践的精神,产生于实践,又转过来对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一种历史的精神,既承继上一时代的精神,如延安精神,又引发未来阶段的精神,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改革创新的精神就是锐意改革、创新进取的精神。恩格斯说过:“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年代大力培育、中国人民在改革创新实践中焕发出来的伟大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这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时代精神具有民族性,民族精神有时代性,二者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第四,价值标准达到新境界。恩格斯讲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要求结合起来,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何以为荣,何以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把握价值标准,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了延安精神又发展了延安精神,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包括延安时期的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和概括,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

标签:;  ;  ;  ;  ;  ;  ;  ;  ;  ;  ;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