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陈苗苗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陈苗苗

身份证号码:44528119880418xxxx

摘要:工程造价是工程成本控制重要部分。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控制水平成为了判断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标准方法。开展工程造价的目的是合理的预算工程费用和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提升工程效益。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问题,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控制;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管理下,建筑工程造价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之前传统的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相关建筑单位已经加大了成本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从各个方面控制成本,减少成本输出,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

1.1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是指投资人员在进行某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时,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决策、设计招标和工程招标,一直到工程后期验收,工程项目投资活动中所预期开支或者实际开支所花费的全部资金,进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2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的市场体系主要是以质量为主的竞争体系,因此,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目标不再是短期内实现企业的营业利润,而是考虑怎样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将建筑工程造价和营业利润发挥到最大价值。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出其竞争优势,可不管企业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动态管理中优化成本控制的支撑。从中可以看出,建筑工程优化成本控制是动态管理的重点,建筑工程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控制成本,把握好造价,才能够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建筑工程造价的成本管理是企业动态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现代建筑工程造价企业管理目标的一个有利途径。

2、建筑工程造价和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综合应用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建筑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建筑工程造价有关的资源、成本以及风险等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是指建筑工程初期建设成本和建成之后的成本相加到一起,它包含建设前期阶段、使用阶段以及后期拆除阶段的成本。在实际的造价管理期间,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使得很多不确定因素出现,因此,在全寿命周期内控制造价中,要遵循整个周期内造价最小化的原则来指导造价管理施工,正确引导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2.2全过程控制原则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一般只重视于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的审核,这种控制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有的工程存在着隐蔽性,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结合力度不足,因此,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采用各种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目标。

2.3全要素控制原则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从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各个方面去考虑,进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以及环境的统一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工期影响着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一般而言,造价人员比较注重量化造价本身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而忽视了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环境等对造价的隐蔽性影响,比如通过合理缩短建筑工程工期,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注重安全环境,这些方面都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要想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要素控制,就应当把握好造价因素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影响,不断对影响要素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调整好工期、质量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

2.4全方位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有一定的特殊性、单一性,大多数一次性成品的价格比较高,要想控制好工程的预期目标,就需要把材料的价格、人工工资以及机械设备等放在预期的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市场中的价格变动情况,监督建设各方的主体,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一旦发现造假现象或者控制目标要素相互分离,需要立刻启动预警机制和反馈机制,将此消息报告给多个部门。成本控制的主体建设单位和施工范围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得整个工程造价得到有序的管理,进而达成经济造价目标。

3、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的现状

3.1缺少丰富的管理经验

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部分建筑企业缺少管理理念和经验。有的建筑施工项目在没有明确了解市场情况的前提下,就随意的进行施工项目的决策、设计,从项目招标到完工都缺少具体的调查,没有将造价管理理念引进施工中去,使得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影响了施工质量,阻碍了施工的开展。

3.2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市场经济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受建筑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市场的动态随之产生了很大波动,这样一来,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如果建筑企业采用传统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手段,那么企业将无法准确判断和分析工程实际开展情况,导致问题频繁发生。

4、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分析

4.1工程准备阶段的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

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中,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招标,在这一过程中,招标的好坏体现了后期工程造价的使用性能。招标设计阶段主要包含设计、施工以及招标材料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招标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质量和造价。比如,某建筑企业在招标期间,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项目资金需要600万元,可是有的施工企业表明只要400万便可以完成整个施工,这一类型的竞标显然是不具备合理性的,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输出,在施工期间偷工减料,或者使用其他方式来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招标中要确定底标,多加了解投标单位,选择信誉度高的施工单位,进而保证质量,实现成本优化控制的目标。

4.2施工阶段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措施

在施工阶段中,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那么在建筑工程造价上进行成本控制也进入了比较重要的环节。施工应以施工设计和施工合同为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调节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认真分析施工中可能产生的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采取和施工实际相符的管理措施,尽最大程度地控制施工项目成本,以此提升效益。

4.3完工阶段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措施

在工程完工之后,要开展工程造价的计算管理工作,而且竣工造价是最后一个环节,应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结算资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和最后结算有很大的联系性,它影响着编制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建筑施工环节众多,在接近完工的时候需要对相关支出和开销进行确定和整理,做好记录,明确反映出施工情况。

5、结语:

造价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部分,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多加配合,让成本管理更加动态化,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唐丰丰.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7,01

[2]赵双梅,刘长凤.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

[3]邓劲松.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

论文作者:陈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陈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