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国力电气有限公司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由于智能变电站具有智能电子元件多、信息类型复杂等特点,进而降低了的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某何种程度上给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隐患。随着我国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智能变电站发展应用的普及,加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及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提升其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进而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引言
当前,智能变电站保护调控实现了一体化功能,使得系统和系统间能够互联、互通,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交互水平,保证电网能够安全、保质保量、稳定运行,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控制变电站。但是,在我国变电站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素质没有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而提高,导致工作人员和工作岗位相脱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变电站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容易造成继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需要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准确分析和计算变电站可靠性数据,有效提高变电站的稳定性,从而推进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发展。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
1.1 电子式互感器
以往使用的电子互感器多是电磁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光电子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电磁互感器逐渐被电子互感器所取代。电子互感器和传统互感器相比,更加轻便,占地面积大大减小,且不使用油,避免了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电子互感器主要有无源型和有源型两种。这两种互感器各有优势,但是有源型电子互感器更加轻便,因此人们对其更加重视。
1.2合成单元
合成单元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组合数据信息,然后利用系统的处理功能对其展开加工,进而使整个系统受到作用。它大大降低了线路复杂的程度,有效降低了接线的消耗成本,同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数据共享功能。
1.3交换机
交换机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设备。交换机的作用是对传统信息运输方式进行改进,有效地采集和传输电网中的信息,从而有效保障数据信息的传输。尤其是在现代电网工作时,各个部分设定的参数有很大差异,如果无法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会对调控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利用交换机可以有效克服这一困难,且可以使数据、地址表等信息的交换更加简便,进而有效保障整个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
1.4智能终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非常规互感器,且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实现监测断路器设备内部的电、磁及温度等带来了可能。通过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对断路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运行状况安排检修和维护时间,不需像传统方式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以实现实时检测设备。于是,智能终端应运而生。智能终端是进行远程遥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工作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监测和调控的实时性,使各项功能符合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形。
1.5 同步时钟
通过使用同步时钟可以解决变电站中运行不一致的问题,能够协调好变电站的时序和基准。在判断信息和执行指令方面,它能够大大提高实时性,有效发挥继电保护系统的调控作用,提高其检修效果。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要求,要求继电保护不发生误动、不拒动。建立分析模型作为当前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必要环节,主要包括模拟法、解析法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加侧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指标的分析,通过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元件、整体系统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要分析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既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又要加强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监控。其中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包含对可修复系统以及不可修复系统的综合分析,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多的是采用控制的方式进行,以更好地在控制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继电转化。
当前通过控制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包括直采直跳、网采直跳、直采网跳三中形式,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提升。由于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电子元件数量较多,因而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对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和引进,导致电力系统的过程层设备更加复杂,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加强对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交换机、智能终端以及同步时钟源等电子元件的日常监测和维护,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策略
3.1通过数字化保障继电保护的性能
加强重视互感器的传输性能,以减少互感器故障,降低其他因素对继电保护造成的影响。这能够保证传输电气量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合理利用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组网方式分析和计算数据,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继电保护的性能。
3.2提高硬件系统可靠性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采用信息收集的合并单元占据重要地位,其可靠性对整个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较大。由于在传统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采样环节多是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组合。为了增强合并单元信息采集环节的可靠性,需要在每个采样环节加入A/D系统,通过同时输出两个采样值进入到继电保护系统中,进而增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交换机的冗余度与光缆线路的可靠性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依赖于交换机的稳定运行,而光缆线路的安全性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中,要加强对室外光缆线路的日常监测和维护保养,始终保持光缆线路具备应有的电力传输能力。
3.3提高软件系统可靠性
在当前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在这种依赖上实现安全运行,需要提高软件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使用插值算法来代替时钟源,通过对时钟源发出同步对时信息流,将光纤同步到智能电子设备中,以确保智能电子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同时,可以使用软件积分的形式来增强报文信息的可靠性。SV报文作为继电保护系统保护单元的数据报文,能够对整个保护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软件积分,能够对数据采集器以及保护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进行了解,增强保护系统维修的精确性,进而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目标。
结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正常运行,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成为当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该系统日常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浩.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232.
[2]钱世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28.
[3]付洪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232-233.
[4]赵一园.基于GO法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5]王同文,谢 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58-66.
论文作者:车顺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可靠性论文; 互感器论文; 数据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