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苏州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上海与苏州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上海、苏州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比较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州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上海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增长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为实现区域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必须通过区域经济联合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同一经济区域内各地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上的互补。上海和苏州同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域上非常接近,经济发展的动力相似,目前上海以较大的优势占据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增长极的地位,但苏州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因此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经济增长极的上海,在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上应与苏州有一定的差异,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区域间产业转移,使得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进而推动自身乃至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而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则不仅不利于中心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由于工业在两地产业结构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故在简单分析了两地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对两地工业内部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一、上海、苏州产业结构比较

(一)三大产业结构上的比较

笔者选取了上海和苏州自2000年至2003年三大产业的相对指标分析其结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上海、苏州2000~2003年三大产业比重(%)

  上海

苏州

产业分类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第一产业 1.8

 1.7

1.6

1.5

5.9

5.3

4.4

2.8

第二产业 47.6

47.6

47.4

50.1

56.5

56.7

58.2

63.1

第三产业 50.6

50.7

51.0

48.4

37.6

38.0

37.4

34.1

资料来源:①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4;②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公报有关数据整理

在分析的四年期间内,上海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均在50%左右摆动,可以称得上是平分秋色;相对而言,第三产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不明显。而苏州的第二产业始终具有较大优势,其比重占总体的一半以上,而且上升速度很快,是苏州三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相对而言,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就三大产业而言,上海二、三产业并重,而苏州侧重于第二产业,两地有一定的互补性。由于两地的第二产业都占据着产业结构的重要地位,以下进一步对其工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二)工业内部结构上的比较

下面采用霍夫曼系数和相似系数来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增加了杭州的相关数据。

1.霍夫曼系数分析及结论

霍夫曼系数是指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之比。霍夫曼系数的接近程度,可以反映各地区间工业轻重结构相似的程度。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999~2003年上海、苏州、杭州霍夫曼系数(注: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数据计算。)

上海

苏州杭州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霍夫曼系数 0.4494 0.6079 0.5494 0.5126 0.3865 1.1152 0.9127 0.8518 0.8081 0.5510 0.9758 1.0778 1.0370 0.9580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苏州、杭州统计局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霍夫曼系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上海和苏州的轻重工业结构虽然具有一定差异,但趋同的趋势明显。

从霍夫曼系数分析,虽然上海和苏州的两个系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越来越接近。如表2所示,1999年的差距为0.6658,2001年的差距为0.3023,2003年两者的差距缩小为0.1645,已经非常接近。差距的缩小说明:从轻重工业的角度看两地工业内部结构越来越接近了。

第二,苏州和杭州的轻重工业结构的差异性越来越显著。

从霍夫曼系数分析,2000年苏州和杭州的霍夫曼系数非常接近,差距仅为0.063。之后差异性一直在扩大,到2003年扩大为0.4070,说明从轻重工业的角度看两地工业内部结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

第三,上海和杭州轻重工业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

从霍夫曼系数看,上海自1999年起,重工业的比重就远远大于轻工业,到2003年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了;而杭州霍夫曼系数一直在1左右,说明其轻重工业一直是水平相当。这说明从两地轻重工业角度看,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本来就差异明显。而两个系数差距的扩大,从2000年的0.3679到2003年的0.5716,更进一步说明两地工业内部结构没有趋同的趋势。

2.相似系数分析及结论

将相似系数S[,ij]定义为:

S[,ij]=∑[,n]X[,in]X[,jn]/(∑[,n]X[,in][2]∑[,n]X[,jn][2])[1/2]

上式中,i和j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区域,X[,in]和X[,jn]分别代表部门n在区域i和区域j的工业净产值结构中所占的比重。0≤S[,ij]≤1。若S[,ij]=1,则说明两个区域的结构完全相同;若S[,ij]=0,则表示两个区域的结构没有丝毫一致。由于相似系数只适用于两两比较,所以下面把全国的工业净产值结构作为比较的基准,用三地的结构与之对比,从而得到相应的相似系数值。

表3 上海、苏州、杭州相似系数(注:上海1984年至1991年的相似系数引自翁君奕、徐华“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1996;苏州、杭州缺少资料。)

年份 1984年 1986年 1989年 1991年 2000年 2001年

上海  0.93  0.91

0.94

0.91

0.84

0.86

苏州  0.76

0.78

杭州  0.14

0.20

从相似系数看,从1984年至今,上海自身的相似系数总体来讲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与全国的工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在下降,上海相似系数与苏州相似系数的数值非常接近,而且差距保持不变,说明与苏州不但具有相当相似的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而且这种相似性还在保持。杭州相似系数与上海、苏州相似系数的差距均很大,说明其工业内部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

霍夫曼系数和相似系数的分析都显示:上海与苏州工业内部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与杭州差异较大。

二、上海与苏州工业内部结构趋同的分析

(一)上海与苏州工业内部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

1.主导产业的相似是两地工业内部结构趋同的原因

在工业内部,目前上海选择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产值、销售收入上表现明显突出。1991~1999年每年增长都在30%以上,1999年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2003年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2204.96亿元,为全市的21.31%;销售收入2183.62亿元,为全市的20.59%。2004年截至9月,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0%;实现出口172.2亿元,同比增长70%。据上半年统计,实现增加值379.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已达11.1%(注:数据来源:根据上海统计信息网相关数据整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上海工业的支柱产业。

苏州确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三大重点行业。截止到2004年10月,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903.12亿元,三大产业分别占35.35%、8.55%、7.2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明显突出,为2086.43亿元。2003年其高新区的鼠标、液晶显示器、扫描仪、电脑主板等7种IT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苏州工业的支柱产业(注:数据来源:根据上海统计信息网、苏州统计信息网相关数据整理。)。

可以看出,两地工业内部主导产业均为电子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的类似必然导致两地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的相似和趋同。相比而言,杭州以食品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为其支柱产业,产业选择上的不同,使得其工业内部结构与上海苏州有较大的差异。

2.两地主导产业的相似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地域上如此接近的两个地区具有相似的主导产业和趋同的工业内部结构必然导致竞争,那么两地确立相似的主导产业是否带有盲目性?下面从两地的经济地位开始分析。

首先,如表4所示,上海在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上均具有绝对的优势

表4 上海、苏州部分年份产值情况

年份  生产总值(亿元)⑤  人均生产总值(元)⑥

  上海

 苏州

上海  苏州 上海/苏州

1978

2498  634

3.9401

1990

5910  3617  1.6340

1995

18942 15784 1.2001

2000

34547 26692 1.2943

2001 4950.84 1760.28  37382 30384 1.2303

2002 5408.76 2080.00  40646 35733 1.1375

2003 6250.81 2802.00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苏州、杭州统计局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整理。

(注:⑤苏州2001、2002年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其余均为生产总值指标。)

(注:⑥上海1978~2003年、苏州2003年指标为人均生产总值指标。苏州1978~2002年指标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其次,上海在工业指标上也具有优势。

在上海以四大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六大支柱行业为龙头,全面推进工业新高地建设的同时,苏州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非公经济推动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虽然快速发展,但与上海仍存在有一定差距。2002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56.9亿元,是上海的44.7%。产销率为98%,比上海低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50.4%,比上海低20.2个百分点(注:数据来源:苏州统计信息网相关数据整理。)。

以上分析显示,上海和苏州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有明显不同的经济地位,那么主导产业也应该有明显的差异,苏州和上海为什么会有相似的主导产业?

后发展经济学提出,从一个地区发展过程的横截面看,存在相对的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所谓“先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阶段领先或超前的一类区域。所谓“后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的另一类区域。两者可以按照不同的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先发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顺序发展的,工业内部主导产业基本遵循轻纺行业、重化工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顺序发展,产业结构转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后发区域在产业结构转换时,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模仿和选择先发区域的结构,提早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3]。

前面的分析显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先发区域,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后发区域。

作为先发区域,上海自1993年明确提出发展汽车、通信设备、钢铁、石化、电站设备、家用电子电器等6大支柱产业后,又在1995年提出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导。1998年,提出6大支柱产业要升级换代,实现高科技化。2000年,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建设被确定为市政府第1号重大建设工程。目前提出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都市型产业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上海的主导产业转化是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优化的结果。

作为后发区域,苏州为尽快实现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流域转移的有利机遇,将现代制造业作为融入世界经济的链接点,在工业内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直接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为主,通过直接占领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

以上分析显示:两地主导产业的相似是在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的选择,是经济主体理性的选择。

3.结论

两地工业结构趋同是由于沿着不同发展途径进行结构优化的结果,是经济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下的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上海与苏州工业内部结构趋同的影响分析

既然确定相似的主导产业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么由此产生的工业结构趋同以及伴生的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地位不同的上海和苏州如何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要看竞争诱导出的结果。

目前,有两种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现代制造业,上海与苏州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竞争。另一方面,有分析显示(注:宁波市统计局:“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内各个城市在多年发展中已基本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集群,上海与其他城市产业结构已过渡到以产业链为特征的经济合作。

过度竞争和合作并存说明了:工业结构趋同导致的竞争在初期必然是无序的,同一市场空间上的平面竞争使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区域处于不利的地位,地区之间争能源、争原料、争资金、争市场的矛盾不可避免,在现象上表现出两地的过度竞争。但从长远看,这种竞争不仅不利于上海和苏州的长远发展,也破坏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期共同发展的经济环境,最终必然妨碍经济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既然经济主体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在竞争通过供求机制有效地对经济发展做出调节的同时,理性的经济主体必然也逐渐产生调节行为,最终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实现整体优化,在现象上表现为两地一些大类产品的“错位”。也就是说,在竞争的诱导下、甚至强制下通过调整各自主导产业以及主导产业内部的结构最终实现产业整合和整体优化。

从工业内部结构的角度看,经济区内各部分之间首先表现为分工基础上的竞争,这时结构趋同很明显;但进一步就应该表现为由分工而合作,这时表现出的是产业间的互补,由最初的趋同向差异逐渐扩大转化。但前文霍夫曼系数和相似系数的分析结果都表明,上海与苏州的工业内部结构趋同的状况并没有缩小。这说明:两地趋同的工业结构正在诱导出经济区内部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化,但目前并没有完全实现,仍处于由竞争向合作转型的时期。

三、两地应对工业结构趋同的建议

处于转型期的上海和苏州必然要在一定时期内忍受竞争带来的压力甚至无序,但认识到工业内部结构的趋同的客观状况及其必然结果,那么主动进行产业整合就成为两地的必然选择。

后发展经济学认为,先发展区域要保持自己的先发优势必须在制度上、技术上保持一定速度的创新。而后发区域的后发优势必然随着后发区域对先发区域的追赶而逐渐减少,因此后发区域必须找出自身的优势。笔者建议:上海必须加速自身工业产业的高度化,并主动进行相关、相似产业的整合;而苏州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商务成本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一)上海应对工业结构趋同的建议

1.坚持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在上海的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中,虽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产值、销售收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他产业也各有特色,其中汽车制造业是六个行业中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最高的。2003年其工业生产总值为全市的13.16%,但其利润总额为全市的28.1%,利税总额为全市的19.64%,远远超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8.6%和6.16%,因此,关注汽车制造业的回报很丰厚。当然,随着汽车制造业进入成长后期其利润率会有所下降,但同时汽车相关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这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此外,目前被认为是重工业的汽车制造业中电子配件比例已达30%,未来可能达到50%,通过找出其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结合点,可以形成跨行业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布局横向化。

因此,上海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的同时,应坚持主导产业与其他先进制造业共同发展,既可以主动降低和苏州的工业内部结构趋同的程度,也可以更好地加强上海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2.在主导产业上发挥优势,占据产品链的高端,主动引导产业整合

目前看来,苏州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并不多。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费为4.6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为11.2万元,私营企业仅2.4万元。相比而言,上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就比较多。如,国内首条拥有自主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上广电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展讯通信公司成功开发的全球第一块3G手机芯片TD-SCDMA。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威盛电子全球同步推出采用0.13微米工艺技术图形处理芯片,其芯片设计、功能测试和芯片驱动软件全在上海完成;复旦微电子的32位CPU、交大汉芯的32位DSP,作为最先进的“中国芯”被市场采用。

因此,上海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科研、教育与生产一体化,使其产品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并通过主动引导进行趋同产业的整合,最终逐渐形成有效的空间分工体系:上海以研发中心为主,而将生产、加工中心以及制造基地放在周边城市。

(二)苏州应对工业结构趋同的建议

1.振兴纺织业,使之与主导产业相互呼应

纺织业曾经是苏州传统支柱产业,其产出总量自2000年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追上后位居第二,现在与第一位的差距越拉越大。2003年纺织业全年实现利税28.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现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0.7%;电子行业全年实现利税53.8亿元,同比增长102.9%,其中实现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27.2%。无论总量还是增幅,纺织业与电子行业相比均有较大的距离。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加以改造,提高其生产效率,改进其工艺和设计,也可以更好地与目前的主导产业相互呼应,使苏州的工业结构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两方面各有侧重,回避因与上海工业产业结构趋同而引致的过度竞争。

2.在主导产业上发挥成本优势,以制造基地为基础向产业链高端靠拢

相对上海而言,苏州人工成本较低,加之目前在电子及通信设备产品上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苏州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苏州可先将自身的电子及通信设备业定位于生产、加工中心以及制造基地,在完成一定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培育自有品牌,最终与上海共同更好地推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标签:;  ;  ;  ;  ;  ;  ;  ;  ;  

上海与苏州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