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了某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通风与空调设计的系统组成、冷源设计、水系统等设计、防排烟设计。
关键词: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超高层;通风与空调;设计
1.1工程概况及范围
本项目由51层的主楼2号商业、办公楼(建筑高度236.8m)带5层裙房(建筑高度29.2)和11层的附楼1号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楼(49.95m)及四层地下室组成。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的二期工程,包括2号商业、办公楼及3号地下室。商业、办公楼栋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01532.844㎡。3号地下室一、二层为商业;三、四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室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为38896.51㎡,总建筑面积约140429.354㎡。
设计内容;地下室、商业、办公楼带5层裙房商业、办公的舒适性中央空调、防排烟及车库、设备用房通风防排烟设计;
1.2设计参数
室外设计参数(地区:参考广州市)
地理位置:北纬:23.16° 东经:113.33°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2℃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5.3℃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7.8℃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4%
空调日平均温度:30.6℃ 通风计算温度: 10.3℃
通风计算温度: 31.9℃ 风速: 2.4 m/s
室外平均风速: 1.5m/s 大气压力: 1020.027hPa
大气压力: 1002.9hPa1.3空调设计
1)本工程出租商业、商业办公、出租办公中央空调系统冷源选用 4台离心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大机组单台制冷量3516KW,COP值5.79,夏季提供7/12℃空调用冷水;同时配置 4台冷冻水泵(三用一备),流量:670m^3/h 扬程:350KPa;配置4台冷却水泵(三用一备),流量:804m^3/h 扬程:270KPa;离心式小机组单台制冷量1759KW,COP值5.09,夏季提供7/12℃空调用冷水;同时配置 2台冷冻水泵(一用一备),流量:350m^3/h 扬程:350KPa;配置2台冷却水泵(一用一备),流量:400m^3/h 扬程:270KPa;配置 14台流量为195m^3/h的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与制冷机组一一对应,提供32/37℃的冷却水,冷却塔设置在裙房屋顶,系统采用膨胀水箱定压补水,膨胀水箱设置于裙房屋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本工程轨交办公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冷源选用 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1055KW,COP值5.61,夏季提供7/12℃空调用冷水;同时配置 3台冷冻水泵(二用一备),流量:210m^3/h 扬程:320KPa;配置3台冷却水泵(二用一备),流量:250m^3/h 扬程:280KPa;配置 2台流量为248m^3/h的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与制冷机组一一对应,提供32/37℃的冷却水,冷却塔设置在塔楼屋顶,系统采用膨胀水箱定压补水,膨胀水箱设置于塔楼屋顶。
3)空调风系统
小型商铺、裙房办公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商业及餐饮、公共通道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主楼出租办公及轨道办公采用VAV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单风管型变风量末端,靠外区部分VAV带电加热。避难层设置带热回收新风机组,新风集中处理后送至每层变风量空调机组,与回风混合后送至空调房间;
4)空调水系统
超高层主楼(B4~F38):主楼为超高层公共建筑。空调水系统按照建筑功能和分区对水系统进行分区,分高低2个区:低区:-2F~5F(地下商业、裙房商业及商业办公)及10F~23F(出租办公);高区:25F~38F(出租办公)。高区换热设备设在24层避难层,低区水系统承压1.6MPa;高区水系统承压均为1.2Mpa。高、低区补水定压均采用膨胀水箱定压,低区膨胀水箱架设在避难层。低区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中区及高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8.5/13.5℃。空调冷热水由设在地下的制冷站提供;空调水系统采用二管制一次泵系统,冷机侧管道定流量运行,负荷侧管道变流量运行,在分、集水器间设压差旁通。主楼F40~F51层轨交办公::独立设置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水平干管主要敷设39层避难层,立管为异程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二管制一次泵系统,冷机侧管道定流量运行,负荷侧管道变流量运行,在分、集水器间设压差旁通。
1.4防排烟系统
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设计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兼排烟,排烟量按6次换气/小时、补风量按5次换气/小时,有直通室外的车道的车库防火分区进行自然补风。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位于排烟机房前的280℃防火阀关闭,同时排烟风机停止运行。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0m3/h. m2设计,不具备自然进风的防火分区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超高层办公部分内走道及办公区设计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为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乘120m3/h.m2,空调机组机械补风;中厅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h计算,消防排烟时,中厅上部开设的平时通风百叶关闭;裙房及主楼防烟设施分开设置,以避难层为分隔,分段设置加压送风系统;避难区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防烟;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设计正压送风系统。
1.5结束语:
本文从4个方面论述了该综合体的冷源设计、水系统、风系统、防排烟设计。鉴于个人掌握资料的不够全面和个人能力的局限性,难免存在问题,诚请同行们给于帮助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海亮.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设计注意事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5):106-107.
[2]张文泉.多业态商务综合体暖通空调设计要点[J].广东建材,2016,32(05):57-58.
[3]赵侠,李顺,袁白妹,杨鹏,史晋明,董巧玲.城市综合体暖通技术方案和运行分析[J].暖通空调,2013,43(02):40-44.
[4]胡晨炯.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暖通空调设计[J].制冷,2013,32(02):51-54.
论文作者:莫俊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系统论文; 排烟论文; 综合体论文; 空调论文; 商业论文; 流量论文; 扬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