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41.1±8.4min,实验组手术时间为35.2±5.85min;对照组出血量为23.7±1.5ml,实验组出血量为7.2±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腹股沟疝;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052-01
腹股沟疝是医学中常见的外科类疾病,据调查发现,其主要发病人群多在老年群体,腹股沟疝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容小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且相对于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治疗而言具有优势,疗效显著。对此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并在患者知情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为32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在40~72岁之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将疝囊充分暴露后,使其游离直到顶部,随后进行结扎处理,将大疝囊切断后用丝线结扎,小疝囊无需切断可直接游离还纳于腹,之后进行Bassini修复手术,对其组织进行缝合,最后闭腹。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准备相应补片,补片内放入直径为10cm的弹力环。选择腹股沟韧带上方两厘米处作为手术切口,找出疝囊位置,使其游离至顶部,将腹横筋膜沿疝囊顶部环形切开,充分暴露腹膜外脂肪,使用手术器械将腹膜前间隙扩大,直至最大标准:内侧到达腹直肌后侧,内下侧至耻骨联合之后,外侧至髂血管,下方过于耻骨梳韧带。利用补片将腹壁下血管提起,使血管保持朝外方向并将其处理,将后壁与补片连接,利用食指在间隙滑动游离,来判断腹横筋膜后侧和铺前是否贴紧。通常情况下,补片一般位于腹股沟韧带上部,小部分位于下方。腹横筋膜与平片固定2~3针,缝合肌腱膜,及其皮下组织,关腹。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和分析。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1.1±8.4min,实验组手术时间为35.2±5.85min;对照组出血量为23.7±1.5ml,实验组出血量为7.2±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讨论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其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群体,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症状,出现不良后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它不同于以往的疝修补术,是在传统的手术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新术式,得益于腹股沟区解剖学进展的启示是目前最理想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
综上所述,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德青.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3-53.
[2]陈永强,陈臻,夏传生,等.腹膜前间隙补片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及疗效的对比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9):8-9.
[3]赵振波.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50-650.
[4]孔德霖,朱增杰.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1).
论文作者:牛全军,李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腹股沟论文; 腹膜论文; 间隙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