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牟家镇中心小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自由阅读,自然感悟。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4-031-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学生通过示范朗读、鼓励性言语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发展品读思维,通过积累丰富语言构建读写平台。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效果,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抓训练点,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 不待解说、自知其义 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此时的精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1、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品读,读中感悟。
《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中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通过让学生个别读,个别读后评价,挑战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由于三年级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心中明白的很难表达出来。开始时,学生只说到秋天,果子成熟了。这时,可马上点拨, 你挤我碰 这说明了什么?学生马上脱口而出: 水果丰收了。 学生通过读句子、讲感受 和老师的点拨,达到在读中感悟。
2、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当学生品读完第二自然段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一张张美丽的秋景图片,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演读课文,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进一步感悟秋天的美,从而轻松地找出本段的中心词:五彩缤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理解,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精读课文恰恰是感悟的重点。
3、范读促感悟。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 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示范作用是相当大的,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时,范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地受到熏陶。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感悟文章的内涵。因此,可以说成功的范读是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的一个法宝。
三、训练突出一个"读"字,提升阅读能力。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侧重于教师的精讲,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与课程标准背道而驰。新课程强调"少讲多读,读中品悟,不可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科学的,是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也是有益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是不同的,对人物的评价与情感也是各异的。因此我们的阅读训练必须强调一个"读"字。
四、在平等对话中引发思考。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也说道:"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能让每一名学生各抒己见,甚至相互争论的学习氛围。
五、加强句段的训练。
阅读教学还要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只有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加强学生的语句训练就要将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使用中加深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支柱,只有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报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课程教育研究》.2015.01
[2] 陈红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10.
论文作者:梅俊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