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424251989****0752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工程,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建筑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大型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一旦建筑工程出现问题,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有可能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工程不可小视,科学合理地运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清楚问题的发生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实施方案,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建筑行业正如火如荼、高歌猛进,处在发展的黄金期。然而,迅猛发展的背后掩盖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导致近来我国不断发生建筑工程问题的根本原因。多数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建筑行业本身的制度和管理也存在漏洞和缺陷,这些都是建筑工程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和绊脚石。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作为有效避免工程问题的有力武器,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建筑企业的广泛重视。只有依赖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才能从制度上、从观念上、从思想上、从管理上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解决工程中的技术管理难题,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保证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建筑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赢得更好的口碑。
2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问题概述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近年来迅速进入黄金期,但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基础薄弱也是客观现实,在着急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是问题颇多,尤其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为题,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管理成败的关键,只有不断的完善、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才能提升制度的执行水平,才能发挥工程管理的巨大优势,才能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先进的、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体系会对工程的管理水平有着很大的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缺乏改革和创新,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更在管理竞争中处理劣势地位。同时,管理制度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守,没有专门的制度管理部门,这都亟待解决,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2.2管理模式问题
管理模式是建筑企业为了实现其自身盈利的目的而组织资源和经营生产的方式方法。这种框架式的模式就好像习惯一样,一旦形成很难改变,陈旧的、过时的、腐朽的经营管理模式会使得建筑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会使得施工和技术人员缺乏奋进的动力,会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成为一潭死水,自然严重影响建筑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不愿意改变自我,不愿意与时俱进,仍然坚持着过去的管理模式,在新时代、新技术中难以发挥出自身的经营优势,工程技术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2.3管理人员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从来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工程相关人员,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快速且大量的人员流动是人员管理的重大阻碍。尤其是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于包工头或是短期工,难以进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我国的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还很低下、管理经验严重不足、高素质人才紧缺,甚至出现一人身居多职的情况,这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不够重视。这种管理人员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管理系统的不作为和难作为,导致了管理水平难以提升,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
2.4资料管理问题
工程资料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料管理问题上相关部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工程资料,如施工建设之前的施工建设计划资料、正式施工建设中的施工日志以及相应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中的这一系列工程资料对建筑工程后期的质量评定工作、维修保养工作以及工程改造工作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资料的重要性,没有设置专门的技术资料收集管理部门,存在施工技术资料跟进不及时、技术资料内容不全以及保管不当等现象。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企业应高度重视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制度是基础,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保证所有的建筑施工活动都有工作依据和施工标准。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协调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高效而有序的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第一,要建立规范化的技术管理机构,有效明确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第二,完善相关的技术管理规范,坚持依法治企以及依法论责,清楚了解建筑施工建设中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分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以及进度要求等。第三,健全民主制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全体人员实施民主讨论,日益更新工程技术管理的民主制度,从而达成共识。
3.2及时更新管理模式
新的管理模式虽然需要时间的检验,虽然有可能对建筑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管理人员应该大胆的进行尝试,不断引进先进的、优秀的管理经营模式,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提高产业适应性,才能增强自身的企业竞争力,才能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新型的管理模式将会更加开放,更加有生命力。企业自身也应该注意为管理部门提供创新平台,并激励管理人员参加管理模式创新交流,转变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3.3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的甚至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和人才储备的竞争。不断进行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仅为当下的工程管理水平提升有帮助,更为将来的人才储备做准备。一方面需要进行在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可以给予优秀人才外出深造的机会,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补助,可以定期进行考核等;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可以与各个高校进行合作培养,使得大学生不仅获得专业知识技能,更能得到实践锻炼,积累宝贵的经验财富。
3.4提升资料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作为技术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建筑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价值,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企业要加大技术资料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程度,并且要加强监督检查。第二,建立完善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安排专业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并积极督促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部门按照规范化要求正确编写技术资料并按时上交工程资料,保证技术资料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经济支柱的作用。建筑行业能够快速而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虽然还比较低下,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没有高效的模式创新,没有高精尖的管理高素质人才和规范的资料管理体系,这些问题都对建筑行业产生冲击和威胁,但是已经引起了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迈出工程技术管理新时代的第一步,是走向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正轨的第一步。只要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更新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资料管理机制,最终就能大大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能够为建筑企业获取最大化利益,为中国建筑工程行业赢得好口碑。
参考文献:
[1]沙金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5(03):277-278.
[2]潘华珠.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几个问题[J].门窗,2013(06):73-74.
[3]牟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3):121-122.
论文作者:丁灿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技术资料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