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优质高产重夏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产论文,葡萄论文,重夏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葡萄种植面积发展较快,但相应的管理技术在部分地区还较缺乏,葡萄能否优质丰产,夏季管理是关键。这里从夏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等方面提出管理措施,供参考!
A、夏剪
夏季修剪的主要内容包括定梢抹芽、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
1、抹芽定梢 抹芽多在新梢展叶2~3片时进行。就是把双芽、三芽中较小或侧生的1~2个芽抹去,只留1个生芽;同时将细弱、歪头芽和从老蔓、地下发出的无用萌蘖全部抹掉;如负载量不足时,可在空间大的地方,留母枝带花序的双生芽。当新梢长出6~7个叶片,花序显露时,及时除去无果穗的梢蔓叫定梢,植株生长正常、花序发育良好的,要留足结果枝,不留发育枝;植株生长过旺或偏弱,结果枝少,负载量不足的,除结果枝全部留下外,还应留一定数量的发育枝。留梢多少根据品种、架式、土质、管理条件和植株发育状况综合考虑,通常篱架整形的每隔8~15厘米留1个新梢,棚架整形的每平方米架面留20个左右。
2、新梢摘心 将新梢的顶端摘去5~10厘米左右称为摘心,摘心能提高座果率并促使幼果膨大。根据各地的生产经验,对结果新梢,一般在盛花前3~5天摘心,最晚在初花期进行。对落花落果比较严重的品种,如巨峰、紫玫瑰等品种,可在花前8~10天摘心。如摘心过早、过重,虽能使花序变大,座果率提高,但由于主梢在一定时期内叶片数量少,易造成果粒小,果实糖分低。如摘心过晚过轻,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无果的营养枝开花前后摘心,以10~12片叶子期间为好。凡第1次摘心后,叶片达不到所需数量的新梢,待长出副梢后,留足叶片,在副梢上进行第2次摘心。对营养枝和培养枝,则一次性留足12~15片叶摘心即可。摘心方法:摘心时,应掌握摘后留下的最顶端的叶片应大于(起码等于)正常叶片的1/3以上大。第2次摘心,是在新梢上发生的副梢上进行,这时在副梢上留足所需叶片予以摘心即可。一般说来,每个结果新梢共留足12~15片叶片。待到7月中旬以后,多数地区雨量充足,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高,此时副梢上继续长出副梢。对这些新生的副梢,除在顶端留2~3个,并留3~5片叶摘心外,其余部位的全部清除。对因冻伤或病害、机械损伤、枝条缺乏、架面空当的部位,无论从老枝或根部生出的新梢,都应合理留用。对这些新梢摘心尤为重要,如果任其生长,往往长势过旺,饱满芽眼上移,翌年修剪,多被剪去,而无产量,对这类新梢,应待长至10片叶左右时,留取7~8片叶摘心,迫其发生3~5枝副梢,待长到10~12片叶时摘心,以培养翌年的结果母枝。
3、副梢处理 新梢摘心后,副梢会大量萌发,因此要进行控制,以免过多消耗营养物质。果穗下部的副梢全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各留1~2片叶反复摘心。主梢摘心部位以下留1~2个副梢,各留2~3片叶摘心,其余全部去掉。其他新梢发出的二次副梢,均除先端的1个留2~3片叶摘心外,其余应全部除去。
4、除须绑梢 卷须不但消耗养分,而且缠绕在果穗、枝蔓上,造成枝梢紊乱,会给新梢绑缚、采收、修剪等操作带来不便,故应结合夏剪,随时加以摘除。在新梢长到20~30厘米时开始绑蔓,以利通风透光和避免被风吹折,整个生长期随新梢生长不断进行,1年绑3~4次。绑蔓时不可交叉绑缚,一般应倾斜绑住,以缓和生长势。常用的梆法多为“8”字形或马蹄形。
5、抹芽 进入初夏,及时将葡萄主芽旁萌生的副芽和隐芽全部抹掉。果穗整形。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开花前3~5天将穗尖的1/4~1/3掐去,以利坐果。开花后到小浆果豆粒大小之前,对夹挤、交错果穗进行理顺,同时,对某些粒大、坐果率高的品种进行疏粒。保证适当的留果量,提高葡萄品质,要疏去过多的花序。先疏弱枝花序,中庸枝留1果穗,壮枝可留1~2穗,一般一个结果枝留1穗。掐去花序末端1/4~1/5,剪掉歧间和副穗。葡萄多次结果在北方可以通过激发冬芽或诱发夏芽来实现。激发冬芽当年萌发结二次果:在开花前3~6天,在主梢花序以上留5~7节摘心,并抹除所有夏芽副梢,经7~10天左右,主梢最顶端的冬芽被迫萌发,待冬芽二次梢露出花序后,在其花序以上留2叶摘心。为了提高冬芽副梢的结果能力,在主梢摘心后暂时保留最顶端的一个夏芽副梢,其余的副梢均抹去,以延缓主梢顶端冬芽的萌发,使冬芽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花序分化。在谢花后1~2周内摘除顶端暂留的夏芽副梢,再经过7~10天后,顶端冬芽被激发,一般都能得到花序质量较好的冬芽副梢。诱发夏芽二次结果:主梢开花前15~20天,在主梢花序以上,夏芽尚未萌动的节上,对主梢进行摘心,同时将下部已萌动的夏芽副梢全部抹除,使营养集中于顶部尚未萌动的夏芽中,以获得质量较好的花序原基。如夏芽二次梢上没有花序,待其展叶4~5片时,再留2~3叶摘心,利用夏芽三次梢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品种不同,夏芽副梢与冬芽副梢的结果能力也不同,在生产中要注意区别对待。
B、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是夏管工作的核心。
1、花期管理 (1)在开花期叶面花穗上喷施钙、硼营养元素,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实硬度。(2)在花前花蕾时掐尖除副尖,使果穗形状、大小保持一致。(3)果粒达到豌豆大小时,疏除过小果粒与过密果粒,并及时套袋。选用优质双层纸袋,套袋前及时喷药保护,采前及时除袋促上色。
2、疏果 在经过掐穗尖和花序整形后,花序中坐住的果粒数,一般减少很多,但有时为了生产果穗整齐、果粒硕大的葡萄,还要将过多的果粒除去。要求疏果后.每一果穗只保留30~35个果粒,使单粒重保持10~20克,单穗重保持350克。疏果最好在果实绿豆大小时即进行第一次疏果,坐住果(果粒达黄豆粒大小时)后,再进行第2次疏果,葡萄果实色泽鲜艳,果皮薄,抗病能力差。
3.套袋对葡萄果穗进行套袋能有效减轻黑痘病、炭疽病、日烧病等病对果实的侵染,保持果面的光洁,防止裂果。葡萄应选用半透明纸质或纸质较厚的专用葡萄袋.规格一般为215~290×330~360毫米,塑膜袋和自制报纸袋尽量少用或不用。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坐果后15~20天)后进行套袋.即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经疏粒、整穗后立即套袋,赶在雨季来临前结束,以防早期侵染的病害和日烧,另外葡萄套袋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在阴雨连绵后突然晴天,如果立即套袋,会使日烧加重,因此要经过2~3天,使果实稍微适应高温环境后再套袋;摘袋时期依袋种、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别,红色葡萄在采收前1~2周摘袋,以促进浆果着色,其余葡萄采收前不去袋。
C、棚室葡萄浆果期管护
棚室葡萄浆果生长期的管理既具有露地葡萄浆果生长期的一般共性的要求,也有着棚室栽培条件下不同要求。葡萄自子房开始膨大至浆果着色之前,一般可持续;早熟品种35~45天;中熟品种50~60天;晚熟品种70天以上。葡萄浆果生长期,新梢生长速度放慢,但加粗生长,同时也正是冬芽和花序突起形成的时期。根据棚室栽培条件,葡萄浆果生长期的管理主要是加强肥水管理,同时注意新梢摘心、副梢处理。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温度与湿度控制 棚内适宜的温湿度,是保证浆果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棚室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管理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花后15天内,夜间温度应保持在20℃,以后控制在18℃~20℃,白天气温可控制在28℃~30℃。气温高时,要注意通风。到浆果成熟期,可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过32℃,夜间逐渐下降到15℃~16℃或更低些。棚内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在果粒膨大期要注意灌水,到浆果成熟期要控制灌水,使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
2、肥的管理 幼果生长和枝蔓生长都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浆果生长期,肥水管理是重中之重,要及时追施肥料和灌水。此期的肥料使用原则上不施氮肥,防止枝蔓旺长,如果树势生长较弱,需要施用氮肥时,可用尿素进行叶面喷施。此期肥料使用以磷、钾肥为主。磷肥在花后和硬核期前分批施入,施用纯量约3公斤/亩;钾肥可在硬核期前后1次施入,施用纯量约1.5~3公斤/亩。施肥方法:环施或沟施,施后浇水,使肥料溶解于水易被根系吸收,防止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肥害。同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葡萄叶片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补偿点为60~80PPM,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每平方米土壤中施入4公斤充分腐熟的纯厩肥,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可长期维持在70~80PPM;每平方米施入8公斤时可长期维持在120~150PPM。要重视叶面肥的施用,棚室栽培葡萄,施用叶面肥能补充葡萄营养,对增厚叶片,加深叶色有显著效果。叶面肥施用,新梢长到20厘米即可施用,前期每1个月喷用2次,后期1个月喷1~2次,全期喷用8~10次。各种叶面肥交替使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应混合施用。喷施时间最好在多云天或阴天喷施,晴天施用时应避开午间气温高时段。另外,要根据葡萄缺素症状,注意微量元素肥料使用。
3、水的管理 葡萄浆果生长期的前期,即幼果迅速膨大期,是果粒生长发育阶段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也是促进设施栽培葡萄提早成熟的一个关键管理时期。此期期要小水勤灌,每周1次。进入硬核期要谨慎地少量给水,一般每10~15天灌1次。为保持棚内的地温和夜间温度,灌水时间宜在上午进行。
4、果穗疏理、疏粒和修整 果穗疏理和疏果是调整葡萄结果量、提高浆果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棚室栽培条件下的果穗疏理和疏果同露地栽培葡萄果穗疏理和疏果的基本要求相同,每个结果枝保留1个果穗,同时疏去过多的花序和50%~60%的小花朵,使花序变成圆锥形。到果粒开始膨大时,疏去穗上的小果粒和畸形果,使果穗整齐美观、松紧适度,提高其商品价值。在果穗整形和疏粒后,喷1次世高或戴唑霉等内吸性杀菌剂,药液风干后套袋。对着色好的葡萄品种,可一直套到采收,对不易着色的品种,要在采前1~2周去袋。
5、搞好枝蔓管理 棚室葡萄落花后容易徒长,此期副梢萌发生长高峰。因此,要加强枝蔓管理,及时处理副梢。对花前、花期摘心后的营养枝发出的副梢,只保留顶端1~2个、每个副梢上留2~4个叶片,反复摘心。对摘心后的结果枝发出的副梢,一般将花序下部的副梢抹去,花序上部的基本保留或疏去部分,只留2~3个副梢,副梢上留2~3个叶片摘心。到果实着色时停止摘心。
6、病虫害防治 棚室栽培葡萄由于采用了大棚设施,使葡萄降低了因雨水而发病的几率,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D、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直接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夏季应根据气候条件做好葡萄的病虫害防治。6~7月份将进入多雨季节,有利于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和炭疽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蔓延。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合理选药、用药防治,是控制多病危害,保护幼穗、幼果及叶片的前提。
1、花后(6月中旬)重点防治对象是霜霉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可单喷1次25%阿米西达2000倍液。如果降雨较多,湿度较大,霜霉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并发,可采用68%金雷或霉多克600~700倍+世高2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混合喷雾。
2、果穗形成期(6月下旬)防治的重点是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可在以上喷药的基础上,用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可用1∶0.7∶200倍波尔多液,或75%达克宁(百菌清)、78%科博等600~700倍液喷雾。
3、果粒膨大期(7月上中旬)已进入汛期,是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发生关键时期。应密切注视病害发生的动态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霜霉病发生可采用68%金雷或霉多克600~700倍喷雾。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发生可用10%世高2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混合喷雾。如果以上病害并发,可采用10%世高2500倍与68%金雷或霉多克600倍液混合喷雾。
联系电话:0931-882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