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分析论文_李俊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分析论文_李俊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浙江杭州 310005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文章对村庄人居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进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村庄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提供指导。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人居环境;优化提升

引言

村庄公共空间为村民提供了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理想的活动空间,如娱乐、观赏、交流、运动等室外活动空间。它具有满足相宜的生活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功能,与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生活行为最为接近。规划设计时可通过祠堂广场、村民广场与村庄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改造控制,满足村民的基本公共活动需求,保障村民的安全、无障碍,维护村民身心健康,加强村庄精神文明建设。

1村庄人居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现阶段的村庄建筑违建、杂物乱摆、垃圾遍地、污水横排等现象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强化管理与整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村庄数量众多,历史欠账沉重等诸多原因,目前,此类问题依然存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居住空间无序。村庄建设布局散落,土地资源过度浪费。新村存在占用耕地问题,旧村闲置却没得到复垦或改造,出现了不少“空心村”现象,造成了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村庄整体的村容村貌。(2)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水体造成了污染。垃圾处理方式过于粗发,未能做到源头节排,垃圾量过大,超出治理承载范围,导致二次污染。(3)市政基建落后。村庄建设远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如给水管网、排水系统等落后不完善,污水直排,未能做到雨污分流,造成村庄沟渠水塘、溪水河流等水体遭受污染等。(4)公共设施缺乏。当前村庄依然存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或现有设施失修问题。另外,部分村庄存在公共活动空间缺失,导致村内邻里关系疏远,交流屏障等“城市病”的出现。

2乡村振兴村庄规划

2.1村庄规划先行

十九大提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做出系统部署,指出要“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两会中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未来五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指出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是规划重点内容之一,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生态宜居,而前提基础是村庄规划。首先,村庄规划要科学实用。须统筹考虑村庄的功能布局划分,重点考虑功能区的多样性与合理性,确保科学性。同时要进一步细化规划内容,确保实用性。其次,村庄规划需因地制宜。要让更多的村干部、村民参与到编制工作中,保证符合村民意愿和编制科学合理,确保村庄近、远期发展切合实际。最后,村庄规划要落到实处去。不但要将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中,还要进一步强化过程控制中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更好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2.2村庄规划编制的人居环境优化考量

2.2.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1)注重生态保护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现村庄原生态的面貌。村落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但是随着生产工业化发展,生活现代化进步,生活污染,生产污染没有得到及时治理,使村庄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使人类社会误入歧途,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因地制宜,回归自然,打造绿色生态家园。充分利用区域地形地貌,加强绿地建设,保护水系和植被;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营造高品位的乡村居住环境;让人居建筑融合于自然,在自然中存在与生长,实现人们回归自然的田园梦想,打造新时期的“绿色生态家园”,创造舒适的人居生存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2.2.2分区布局,完善公共设施

(1)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土地资源。村民居住分散,人畜混居,人均占地大等问题较为严重,不仅造成了土地浪费,也对后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影响较大。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当地生产、生活需要,将村庄分为村民居住区、农业耕种区、畜禽圈舍区和科技种养区、公共活动区五大区,部分旅游型村庄可以增加农家乐体验区,既可以整合空间土地资源,也有利于环境的塑造。(2)结合地域条件,改善生存条件。以方便居民生产生活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核心,把人的行为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改善居民房屋采光、通风、日照等卫生条件,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展现现代场所精神,适当增加公共空间与设施,搭建人景交融的人际交往平台,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体现对人性的关怀,促进人性的理性回归。(3)推广应用科技,转变生活方式。重视基础设施的科学化建设,配套文化服务设施,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应用新科技,通过科学规划完善村庄配套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卫等基础设施,营造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居住围合空间,保留小片树林和水体,既满足日常生产“打、晒、堆、放”的要求,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交流协作空间。

2.2.3注重发挥聚落地域特色

村庄的发展演变具有延续性,记录保留了村庄的个性特征,是历史信息的真实反映,是文化景观多样性的表现。村庄规划应注重对自身特色的挖掘。例如,山地型村庄需注重景观设计与坡地的良好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变化营造山地村庄景观;以果树种植为主的村庄可以可虑开展采摘园,体验农家生活等农家乐活动,将生产与旅游结合起来。只有发挥自身特色与专业优势才是巩固和提高村庄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3村庄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的对策与路径选择

村庄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的对策与路径选择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1)通过加强规划引领,规范村庄居住空间行为,维护村落空间有序发展,是村庄人居环境优化的重要选择路径。规范村庄居住空间行为可以从村庄规划、村民居住点建设和宅基地流转三个方面入手。(2)引导村民生产生活行为,防治村庄人居环境恶化。村庄土地抛荒和村庄环境污染是村庄人居环境恶化的两个特征和趋势。优化村庄人居环境还需通过制度建设引导村民生产生活行为。解决土地抛荒关键在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解决村庄环境污染可以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和村庄整治,改善村庄人居环境。(3)积极培育当代新型农民,通过提升村民内涵,引导村民合理的空间行为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村民的人居环境意识。

结语

本文借鉴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构想,结合上述研究成果,以萧山区河上镇村庄规划为例,将乡村人居环境分为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形态、建筑以及环境四个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区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研究成果能为同质的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且现阶段特色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在市域城镇体系中所占比重大,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合理引导规划乡村设计中人居环境的考量对推动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沈山.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2]杨贵庆.农村社区规划标准与图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胡伟,冯长春,陈春.农村人居环境稳优化系统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13(6):11-17.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与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分析论文_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