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策略分析论文_王晓娜

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策略分析论文_王晓娜

绥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通常在课堂中呈现出不能够对知识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及缺乏对知识思考的动力。究其原因为学生的初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相关知识的要点,从而对中职阶段的专业知识不能够深入理解,另外,相关学生由于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所以在接受中职阶段的专业教育时往往是初中学习阶段的延续。而在中职的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堂,学生学习的消极现象尤为明显。本文对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策略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1.教师从自身出发进行多元化教学

1.1严格的课堂纪

中职学生通常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中职教育,但学校仍应以育人为本,使中职学生不仅能够学好相关专业技术,也能够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以为学生的未来带来益处。中职学生通常基础知识薄弱,尤其是电子技术专业学科。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知道较少从而也不能够对电子技术教学提高兴趣,并因对相关电子知识不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课堂中的教学纪律,使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也能够认真听讲,待教师教课结束后可以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培训或课后帮助相关学生进行补习,以使其跟上电子知识教学的进度。

1.2直观简易教学法

基础知识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例如,电子技术专业中的电流,一般可以将其形容为生活中的水流,通过恰当的比喻及比拟,使知识显得更为直观学生也会感受到知识的通俗易懂,所以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

1.3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十分浓厚,利用多媒体进行电子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产生兴趣,也使电子技术知识更为直观。如,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将电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进行视频讲解,学生对知识的内容理解会更为直接,但虽然视频内容较为新颖及实用而教师的讲解更为重要,只有教师将自身教授内容与视频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更多作用。

1.4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是学生课余时间对知识学习的另一种方法,而微课的教学内容通常较为具体且直接,将微课的优质内容应用到电子技术教学也可以大为提高电子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微课中对电子技术的总结性归纳,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将微课内容分享与电子技术的学生们,学生可以根据微课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及学习,从而通过微课的加入课堂不仅使教师教学压力减轻,也使教学效果明显。另外,学生对微课知识可以近一步咋课余时间理解,以有利于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深入掌握。

1.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电子技术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用心教学,所以电子技术教学的效果如何是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相关任课教师应以教会学生知识为己任并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将生活中有利于教学的实际案例进行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电子技术教学基础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子技术教学中,涉及到电子设备元件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身边可用的元件进行辅助教学,如费电脑,教师可以将报废的电脑元件分解,使学生对电子元件的电路有更深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表述,既要准确恰当,又应该有针对性。中职生中的大多数是没考上高中被分流下来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知识储备少,学习难度大,而电子技术这门课知识面广,知识点多,理论性强。这样的课程,对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讲难度也比较大,更何况对中职生来说呢?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迎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教学目标设计应充分地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把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大问题分割成小问题,化整为零,逐一消化。

2.1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教学目标的期望性要求,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是一般了解,还是重点掌握,等等。但是了解到什么范围,掌握到什么程度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是目标必须达到的结果,如能熟记某个知识点,能区别哪些电路元件,等等。这样既能对学生有期望性要求,又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取得了期望的结果。

2.2教学目标要突出评判作用

教学目标要既能表明教师期望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能表明学生自身行为结果,两者有机结合。例如,讲授晶体二极管一节时,如果把教学目标制定为"使学生掌握二极管",就是一个不够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这一教学目标只是表达了教师的愿望,而没有能表明学生的行为结果或学习结果。同时,这一教学目标也没能表明学生"掌握"的程度,这就很难进行评判。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既难以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恰当地组织教学过程,也无法成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这是一个模糊的教学目标。但如果把这一教学目标改为"使学生掌握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识别二极管的正负极,正确使用万用表简单测试二极管",那么这一教学目标就比较明确,它表明了教师可观察到学生的行为结果,而这一结果可作为检测的条件和标准。

2.3教学目标要有一定弹性

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活动中,企图制定出对全班每个学生都适应的教学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班级教学活动又必须围绕着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进行,这就面临着一个矛盾:如何使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用同一教学尺度去要求每个学生而引发的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使好的学生得不到提高,挫伤其学习动机;差的学生越来越差,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由于其入学的特殊性往往不能够提高对电子技术学习的热情,及形成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但作为学生的任课教师,其主要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习,及掌握电子技术的技能以利于其未来在社会中的生产实践。通过本文叙述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中职教师进行多元化教学并使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但在实际的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仍需要任课教师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从而进行更为优质的教学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代敏.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策略分析[J].电子世界,2014(14):283-283.

[2]董琴.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举措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4(6):5

[3]常伟.提升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举措[J].好家长,2018(14):159-159.

论文作者:王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策略分析论文_王晓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