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和殖民问题的文学纲领--列宁民族和殖民问题纲要初稿的注记_苏维埃论文

关于民族和殖民问题的文学纲领--列宁民族和殖民问题纲要初稿的注记_苏维埃论文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等文献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地论文,文献论文,民族论文,纲领性论文,初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12-0023-006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是列宁在1920年6月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文件之一。《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则是他在1920年7月代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向大会所作的报告。

共产国际二大于1920年7月19日至8月17日先后在俄国的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举行。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是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列宁的提纲是作为这个问题的决议草稿提交大会的。英属印度的代表罗易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由20人组成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于7月25日审议了这两个提纲。委员会对列宁的提纲稍作修改后予以通过。罗易的提纲“主要是根据印度和亚洲其他受英国压迫的大民族的情况写成的”。列宁认为,这“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P276)同时他也批评了其中的某些观点。补充提纲经修改后,也经委员会通过。7月26日,这两个提纲被提交大会审议。当天,列宁代表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对提纲的基本思想进行说明。他说:“我们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修改后的提纲初稿和补充提纲。这样,我们在一切最重要问题上完全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P275)7月28日,大会通过了这两个提纲。

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他代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共产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立场和任务,是共产国际在这个问题上制定的第一个完整的革命纲领。

列宁对民族和殖民地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1903年7月)、《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年10月—12月)、《论民族自决权》(1914年2月—5月)等著作中,列宁不仅阐明了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而且论述了研究这个问题应当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解决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2](P375)比如,在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和帝国主义时代,在同一时代中的西欧国家同俄国、同东方国家,其民族问题的状况和面临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必须“用具体的历史的方法研究”。[2](P376)

列宁认为,我们不仅“坚决要求在一般的历史基础上提出问题,而且正是要求在阶级基础上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现代的民族生活”,[2](P335)使“民族要求服从阶级斗争利益”。[2](P384)因为无产阶级“把各民族无产者之间的联合看得高于一切,提得高于一切,从工人的阶级斗争着眼来估计一切民族要求,一切民族的分离”。[2](P385)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完全承认民族运动的历史合理性。然而,不要把这种承认变成替民族主义辩护,因此应该极严格地仅限于承认这些运动中的进步东西”。[2](P347)

列宁强调:“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享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打成一片,——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教给工人的民族纲领,全世界经验和俄国经验教给工人的民族纲领。”[2](P401)

这些原则和方法,也是列宁在起草《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作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时所遵循的。了解这些原则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两个重要的文献。

一、世界划分为少数压迫民族和多数被压迫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本身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什么是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3](P64)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发展,按照斯大林的表述,经历了一定的阶段,即:由氏族到部落,再到Народноттъ(指古代民族,即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也译作部族。在中国一般称作民族),再到Нация(即现代民族,主要是资本主义民族),到社会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民族逐步被改造成为新型的民族——社会主义民族。[4](P318)

在近代世界的历史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整个革命发展、社会发展的总问题的一部分。

列宁指出,研究民族问题,必须“准确地估计具体的历史情况,首先是经济情况”。因为民族问题只有和发展着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解决。某个民族所处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条件是解决该民族究竟应当怎样处理自己事情的关键。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问题是和战胜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斗争相联系的。民族运动的目的,是建立独立的最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民族国家。“这种运动的经济基础就是:为了使商品生产获得完全胜利,资产阶级必须夺得国内市场,必须使操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用国家形式统一起来”。[2](P370)近代西欧国家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

与此同时,由于对殖民地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随着资本主义向世界的扩张,在东方,殖民地、附属国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宗主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发展起来了。这种运动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封建王公领导的,有的是当地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它在多数情况下,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性质。

在这个时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属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有了新的情况和意义。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是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列宁指出:“垄断是从殖民政策生长起来的。在殖民政策的无数‘旧的’动机以外,金融资本又增加了争夺原料产地、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即进行有利的交易、取得租让、取得垄断利润等等的范围)直到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的动机。”[2](P684)他用无可辩驳的论据证明:“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2](P581)在向共产国际二大的报告中,他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就是现在全世界已经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少数几个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世界人口的大多数属于被压迫民族”。[1](P275)他们占世界人口的70%左右。“他们有些处于直接的殖民地附属地位,有些是像波斯、土耳其、中国这一类的半殖民地国家,还有一些则是被帝国主义大国的军队打败,由于签订了和约而深深地陷入依附于该国的地位。”[1](P276)研究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必须准确地估计这种新的历史情况。

与世界上划分为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这个特点相联系,在这个时期,民族问题变成了附属国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桎梏的世界问题。在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新的世界历史时代,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锋芒,是直接针对国际帝国主义的,虽然它本身还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但在客观上是帮助与帝国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力量的,所以它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已经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5](P667)

正因为如此,列宁着重指出:“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之间的区别”,[1](P275)这就是“我们提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为只有认清这个基本的历史情况,我们才能把握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制定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处理这个问题的正确的战略思想和策略路线。

二、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1.各民族和各国无产者和劳动群众应该共同进行革命斗争

由于在金融资本和帝国主义的时代,“为数无几的最富裕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大多数人实行殖民奴役和金融奴役”,[1](P217)是世界上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现象的总根源,所以,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奴役和金融奴役”,就成了为推翻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和消灭民族不平等现象、实现民族平等所必需实现的首要任务。正如共产国际二大指出的那样,对于殖民地和附属国来说,“外国的压迫始终妨碍着社会生活的自由发展;因此,革命的第一步应当是推翻外国的压迫”。[6](P146)

大会认为:世界革命历史正经历着这样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非欧洲被压迫各国的人民群众与欧洲无产阶级运动,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集中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从殖民地所取得的超额利润,是现代资本主义财力的最主要来源。欧洲工人阶级只有在这种源泉完全枯竭时,才能够推翻欧洲资本主义。“为了世界革命的完全成功,这两种力量的共同行动是必要的”。[6](P144-145)

正因为如此,列宁强调:“共产国际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的全部政策,主要应该是使各民族和各国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这是因为只有这种接近,才能保证战胜资本主义,如果没有这一胜利,便不能消灭民族压迫和不平等的现象。”[1](P217)他强调:“各国共产党必须直接帮助附属的或没有平等权利的民族(例如爱尔兰,美国的黑人等)和殖民地的革命运动。”[1](P219)

1920年12月,列宁在一个报告中说,共产国际为东方各民族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他指出,“从现在的政治情况来看,这样的提法是正确的”。[1](P326)

2.民族解放运动与苏维埃国家应当结盟

十月革命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欧洲掀起了一个革命浪潮,巴伐利亚、芬兰、匈牙利等一度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另一方面,帝国主义通过发动武装干涉和支持反革命叛乱,企图将新生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针对这种情况,列宁认为:“目前的世界政治形势把无产阶级专政提上了日程”,[1](P217)即把无产阶级专政由一国的变成国际的(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的)专政。同时,“各民族的相互关系,全世界国家体系,将取决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反对苏维埃运动和以苏维埃俄国为首的各个苏维埃国家的斗争。”[1](P276)据此,他提出:“必须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1](P218)同时,苏维埃俄国应当“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1](P217)

尽管后来形势的发展并没有完全符合列宁当时的预计,比如,欧洲革命被镇压下去了,社会主义突破一国的范围在多国得到实现,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发生的事;但是,他提出的应当使苏维埃国家与民族解放运动结盟的思想,在根本上是正确的,具有长远的意义。因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这两种力量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它们有必要、也有可能联合起来。

在论述苏维埃国家这个问题时,列宁还提出了“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形式”这样的主张。

本来,列宁曾经多次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是反对联邦制和分权制的”。“在各种不同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的情况下,并且正是由于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者是决不会主张实行任何联邦制原则,也不会主张实行任何分权制的”。[2](P358)既然如此,这时他又为什么要在提纲中提出实行“联邦制”这个主张呢?这个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政治形势进行考察,才能得到回答。

当时的情况是,在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俄国的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俄国的边疆地区也建立了许多资产阶级民族政府。十月革命以后,这些政府纷纷宣布脱离俄国而独立。而边疆地区的工人、农民,则同俄国中部的工农政府联合起来,以革命战争推翻这些资产阶级民族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这些分散的国家能够走向统一,列宁才提出“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形式”。[7](P720)

由此可见,列宁关于“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形式”这样的主张,是针对当时这种特定的形势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实行联邦制作为多民族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普遍原则。

3.划清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原则界限

为了实现和巩固无产者与被压迫民族的国际团结,列宁提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资本是一种国际力量。资本主义各国的资产阶级尽管有种种矛盾,但是它们在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反对本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并且往往为此而采取联合行动。针对这种情况,无产阶级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就必须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实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列宁指出:“没有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以至全体劳动群众自愿要求结盟和统一的愿望,战胜资本主义这一事业是不能胜利完成的。”[1](P222)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第一,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有决心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1](P219-220)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同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是一致的。恩格斯早就说过:“国际联合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之中。”[8](P84)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必须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划清界限。在这之前,列宁就讲过:“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敌对口号,这两个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阶级营垒相适应的口号,代表着民族问题上的两种政策(也是两种世界观)。”[2](P339)

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往往把本阶级的私利冒充全民族的利益,以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抽象地或从形式上提出平等问题,散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民族能够和平共居和一律平等的市侩的民族主义幻想”。这将毒化无产阶级的意识,对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在实际上,“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2](P344)“当发生任何真正严肃而深刻的政治问题时,人们是按阶级而不是按民族来进行组合的”。[2](P349)所以,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纲领“要维护国际主义原则,毫不妥协地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哪怕是最精致的)毒害无产阶级”。[2](P340)

当然,也要看到,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我们反对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但对于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则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列宁明确地讲过,“每个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都有反对压迫的一般民主主义内容,而我们无条件支持的正是这种内容,同时要严格地区分出谋求本民族特殊地位的趋向”,[2](P386)并且反对这种趋向。同时,他提醒“各国有觉悟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对于受压迫最久的国家和民族的民族感情的残余必须持特别小心谨慎的态度”,[1](P221)为了更快地消除他们的不信任心理和各种偏见,“必须作出一定的让步”。[1](P221-222)

三、落后国家民族革命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前途

列宁在报告中说:“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问题。”[1](P276)

这里所说的落后国家,主要是指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资本主义前的关系还占统治地位”,[1](P277)即“封建关系或宗法关系、宗法农民关系占优势”。[1](P220)“这些国家里几乎没有工业无产阶级”;主要群众是农民,他们“处于半封建依附状态”。[1](P278)

对于全世界的共产党人来说,怎样对待这些国家的民族运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怎样在这些国家中开展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在提纲中,列宁提出了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中进行工作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主要是:

1.民族运动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怎样判断落后国家民族运动的性质?列宁的观点是:“任何民族运动都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因为落后国家的主要居民群众是农民,而农民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关系的体现者。”[1](P276)

应当怎样理解列宁关于“民族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这个判断呢?我们知道,列宁在论述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革命时曾经说过:“我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内容,指的是消灭俄国社会关系(秩序、制度)中的中世纪制度,农奴制度,封建制度。”[1](P564)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他们的最终目的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在全部土地转交给全体农民和全体人民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会更广泛地更蓬勃地发展起来。”[9](P674)因为小农经济是不可能长期稳定的,它必定要分化出大批的农村雇佣劳动者和少数农业资本家来的。这个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列宁的上述判断,可以提供直接的启示。

在落后国家,民族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民族问题的基础、它内在的本质,农民是民族运动的基本军队。正因为如此,列宁强调,“必须特别援助落后国家中反对地主、反对大土地占有制、反对各种封建主义现象或封建主义残余的农民运动,竭力使农民运动具有最大的革命性”。[1](P220)“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它一般地说能够在这些国家里产生的话)不同农民运动发生一定的关系,不在实际上支持农民运动,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里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策,那就是空想”。[1](P276)

在提纲中,列宁所以要“各国共产党必须帮助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解放运动”,[1](P220)其主要的根据和根本的意义就在这里。

2.被压迫国家中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应当怎样认识被压迫国家的资产阶级?这是共产党人为了正确对待落后国家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列宁对被压迫国家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作出了科学的分析,指出他们“往往是,甚至可以说在多数场合下都是一方面支持民族运动,另一方面又按照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意志行事,也就是同他们一起来反对一切革命运动和革命阶级”。[1](P277)

在讨论中,列宁表示不赞成关于共产国际不应当支持殖民地国家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观点。他说:“在俄国,我们在反对沙皇制度时支持过自由派的解放运动。印度共产主义者必须支持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但又不同它融为一体。”(《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公报》,1920年第1号)与此同时,他也表示赞成把提纲初稿中的“资产阶级民主”的提法一般都改为“民族革命”。他说:“我们这样修改,意思是说,只有在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解放运动真正具有革命性质的时候,在这种运动的代表人物不阻碍我们用革命精神去教育、组织农民和广大被剥削群众的时候,我们共产党人才应当支持并且一定支持这种运动。”[1](P277)

根据以上的分析,列宁的结论是: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融合,要绝对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性。[1](P221)

对于这个问题,大会通过的补充提纲还作过进一步的论证,指出:殖民地附属国内存在着相距日远的两种运动,即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民主运动和工农为摆脱各种剥削而进行的群众性斗争。第一种运动企图控制第二种运动。共产国际应当反对这一类的控制。诚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前的关系占统治地位,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还不具备。因此,补充提纲强调:“殖民地革命在最初时期不会是共产主义革命,然而要是它从头起就由共产主义先锋队所领导,那末革命群众,由于渐次地获得革命经验,将达到所抱目的的正确道路。”[6](P147)

3.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过渡到共产主义

既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还谈不到纯粹的无产阶级运动”,那么,这类落后民族的国民经济是不是必然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呢?这是共产党人为了正确制定这类国家的民族纲领时所必须答复的又一个问题。列宁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4](P279)对此,补充提纲还进一步指出,落后民族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强制地向东方各民族移植的外国帝国主义,无条件地阻止了他们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剥夺了他们达到欧美已经达到的水平的可能性”。[6](P145)

那么,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运动的前景究竟将会是怎样的,共产党人在民族运动中应当争取实现一种什么前景呢?对此,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实行“两个过渡”的思想。他说:“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1](P279)

这里所说的苏维埃制度,是指劳动者的采取代表会议形式的政权。所谓“过渡到苏维埃制度”,就是说在这些国家中首先要解决建立劳动者的政权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在苏维埃成为唯一的国家机构时,全体被剥削者才能真正参加国家管理”。[1](P237-238)也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真正为自身的利益去进行建设,使社会与经济得到发展。所以,列宁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考虑如何在各个非资本主义国家内为组织苏维埃运动奠定头一块基石”。[1](P273)

尽管在这些被压迫的落后国家中几乎没有工业无产阶级,列宁仍然认为,“我们在那里还是担负起了领导者的作用,并且也应该担负起领导者的作用”。[1](P277)因为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要组织苏维埃运动、建立苏维埃制度,是根本不可能的。补充提纲明确指出,在这些国家中,最主要和必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农民和工人的共产主义组织,以便能够领导他们走向革命和创立苏维埃共和国”。[6](P146)这是实行第一个过渡的必要条件。

至于如何实行第二个过渡,即建立苏维埃制度以后应当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对于这个问题,列宁并没有具体地进行说明。他认为,“这不可能预先指出。实际经验将会给我们启示”。[1](P279)

列宁关于两个过渡的思想,为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昭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总起来说,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代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所作报告中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不仅对于帮助共产国际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人(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我们要科学地研究近代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历史,可以从中获得重大的教益。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民族和殖民问题的文学纲领--列宁民族和殖民问题纲要初稿的注记_苏维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