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金良 临河区审计局
摘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越发重视。201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实施、责任界定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公正、客观且准确的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落实的关键。因此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前言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特殊审计方式,其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演化的一种特色审计制度,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经济责任审计随之创新。在国有企业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了对权利使用的有效监督,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履职尽责能力,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管理效率,为国有企业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用发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展开探析。
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国有企业负责人所应承担的法律、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保障负责人行使权力与履行责任的一致性,有效规避舞弊行为,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内容包含了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等。具体来讲,首先,在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时,应充分核实国有企业资产与负债,对收入与资金的合法性重点审查,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审查,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其次,对资产来源是否可靠进行审计,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执行与管理,有效规避资产浪费问题。最后,加强负责人决策合理性的审计,并对影响结果进行评价。如此,全面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权责一致性原则
权责一致性主要是指国有企业负责人所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始终保持一致。若负责人在行使权力时无责任约束,极易导致权利的滥用,行为无效,若负责人所承担的责任超出职权,将失去公允。而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必须保障权利职责的统一,否则将导致评价缺位,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2.重要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指标越多,则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越广泛,审计结果的准确度越高。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应充分考虑审计的效率,因此,指标应以直观反映经济责任的履行为核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此,对重大经济事项着重评价,有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代表性以及审计效率。
3.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以详细的数据作为基础,能够保障评价结果的直接与客观。对指标进行定性,以此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无法量化的因素进行评价,是对定量指标的补充与完善[2]。两者的结合,有效提高指标评价覆盖的全面性。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国际关系总监Marco Siebert说:“全球化和数字化正在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全球商界、制造业界和政治界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两大议题以及当前工业面临的其他问题和挑战。例如,我们如何确保算法能够使机器合乎逻辑地处理和响应数据,而不做出恶意行动?”
三、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1.科学选取评价指标
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评价指标可直接采用百分制形式,其中,定量指标所占权重约为80%,定性指标所占权重仅有20%。在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建设中,为保障快速计算,可将定性、定量指标的权数分别以100计算,最终还原,以此提高计算效率,增强审计效果。
2.对评分标准进行分类
在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建立,离不开科学的评分标准。具体来讲,可将评分标准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优秀层、良好层、平均层、较低层以及较差层。标准系数可以利用100分表示,优秀值的标准系数为满分,良好值的标准系数为80分,平均值的标准系数为60分,较低值的标准系数为40分,较差值的标准系数为20分。
3.评价指标的权数
在评价指标选择时,首先,应对指标进行定量。主要包含以下几类:其一,对反映财务效益情况的指标定量,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获利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净资产的收益、总资产的报酬、资本保值的增值率、营业收入的利润、成本费用的利润。其二,对反映资产营运情况的指标定量。能够准确展现国有企业资产周转利用的能力,以及创收能力。其中包含了总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的周转率,以及不良资产与资产损失的比率。其三,对反映国有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定量,能够准确展现国有企业偿债能力,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定量指标包含了:资产负债率、流动与速动比率、已获息的倍数、长期资产的适合率、现金流动负责的比率等。最后,对反映国有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定量,为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其次,对于非量化的指标,应进行定性,其中包含了领导班子的素质、产品市场的占有能力、基础管理的比较水平、在岗员工的素质情况、技术装备的更新、行业影响力、国有企业发展策略、长期发展的能力预测等。对评价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推动力。
最后,我国有句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基于此,相关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紧扣时代的需求,了解掌握目前社会市场各个行业在工作时要求分工落实,重视工作人员的相互合作。通过调查发现,现代企业多数会有“团结就是力量”“拧成一股绳”“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之类的标语。由此可见,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职称评定的影响下,学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但是部分单位并不承认夜大和函授毕业的文凭,进而影响部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16]。针对上述问题,应学习国外经验,不重视形式,而重视结果,主要目的是让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根据护理人员的层次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法、考核办法和学分管理办法,促进护理人员的相互竞争,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7]。
4.加强可持续发展责任评价
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负责人在任职过程的权利执行、职责履行情况至关重要,此为审计项目的关键[3]。并且,负责人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超前的发展目光,避免局限于短期效益,只有向长远利益看齐,以长久发展执行工作,方能发挥更高效果。对此,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应将可持续发展责任评价包含其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领导者的职责落实,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此,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定性、定量,科学分类评分标准,加强可持续发展责任的评价。以此全面发挥评价指标的推动力,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飞.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5):34-35.
[2]石曰丹,史元.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研究 [J].商业会计 ,2017(2):106-108.
[3]董静.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7(14):105-105.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8-0255-01